何晓静
摘 要:中专音乐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基础的音乐鉴赏、作曲方法和歌唱技巧,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专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的音乐兴趣,塑造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中专音乐教学的特征作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加强中专音乐课教学对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专音乐教学;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中专音乐教学的特征
1.音乐教育的概念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有生命和情感的,它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师基于中专生的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和兴趣,以音乐教学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音乐创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中专音乐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中专音乐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传授给他们学习方法,灌输一些基础的价值观,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认知,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2)判断标准:中专音乐教育的关键不是看学生的歌唱技巧有多高超,或能否创造出优秀的作曲,而是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来找出其不足,窥探其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潜力。(3)牵引性:音乐教育综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锻炼其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等,它可以将自信、快乐、健康灌输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中,为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二、中专音乐课教学对培养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作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中专生职业规划的指路明灯
给中专生开展音乐教育是为了让音乐成为开启学生思想、情感、能力宝库的钥匙,是以学生自觉、自愿、自发为基础的,因此培养中专生对音乐的兴趣,能为其职业规划奠定基础。中专生年龄小,心智和性格都还不够成熟,就要面临社会残酷的就业压力,大部分中专生选取音乐学习主要是出于兴趣,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们容易感到迷茫和沮丧,而中专音乐课教学,可以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基础的音乐鉴赏、作曲方法和歌唱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由兴趣到职业的完美转变。
2.中专音乐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脑生理功能开发来看,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右半球是视觉、知觉、身体协调、情感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中专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积累,充分开发学生的各项智力水平,净化其心灵,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积极、乐观、开朗、上进的优秀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加强中专音乐课教学,是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考量,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也能为社会输送紧缺的专业人才
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专业的开设不切合市场需求,很多学校为了迎合家长的“高薪”心理,设置了很多如法律专业、医学护理专业等专业,而对于像绘画、音乐这类的“高投入、实用性低”的专业,一般家长都不建议自己孩子选取,加强中专音乐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实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既服务于社会,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加强中专音乐课教学的措施
1.以兴趣激发潜能
中专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视觉和角度思考,用他们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唱方法等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玩”,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愿意自主、自发、自愿地进行音乐学习,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对象。
2.創新是目的
中专音乐教育的重心不只是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依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少设框架、模式或要求,让学生尽量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氛围下表演和创作,让学生的音乐完全成为其自由想象、主观情绪的反应结果,多鼓励、少要求,开发学生敢想、敢表达的创造能力和追求新奇特意的冒险精神和求异精神,让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顺应自然天性。
3.让音乐教育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创作活动和音乐的表达形式往往可以体现创造者对人、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认同。因此,音乐教育的实质是为教师引领学生人格发展和价值判断形成,提供得天独厚的平台。教师在组织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音乐体现学生的身心感受,还应该注意传达积极、乐观的正面能量,比如热爱生活、关爱环境、保护弱小、助人为乐等,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学生人格,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中专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其日常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以人为本观念的引导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建构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是每一位“音乐教育人”都应该努力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卫.论新时期高师音乐课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定位[J].陇东学院学报,2012,23(3):121-123.
[2]梅峰.如何打造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