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要点及预后分析

2015-10-21 20:03江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

江琳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实施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作为研究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此类患者采取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要点及效果,根据患者预后,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32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妊娠孕妇,在综合诊治护理下手术完整进行,所发现的子宫肌瘤均得到成功剥离剜除,无孕妇及婴儿死亡。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以及临床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充分的准备措施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利于子宫肌瘤产妇得到良好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及预后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35-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不少见,有数据报道其发病率占妊娠的0.03%-1.1%,孕妇年龄与发病呈正相关联系,虽然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但它不断地长大可能会压迫膀胱直肠或下肢神经血管,成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高危妊娠,黏膜下肌瘤及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阻碍受精卵着床,甚至导致流产,而小肌瘤会迅速增大,导致胎位异常,阻塞产道,引起难产及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及产程延长等情况[1]。为更好的使孕妇顺利分娩,我院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孕妇提供最佳的手术诊治方案及综合诊治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下面就措施的应用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作为研究观察病例,患者年龄28~34岁,平均31岁,包括初产妇22例,经产妇10例,产前检查B超检查发现者24例,剖宫产同时发现者8例。子宫肌瘤类型上浆膜下肌瘤19例,肌壁间肌瘤8例,其它类型5例,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1.2临床概述子宫肌瘤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根据肌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而产妇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多发生于年龄30-50岁之间,可对妊娠各时期、分娩期和产褥期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对分娩的负面影响与肌瘤的数目、生长的部位、子宫肌瘤大小等因素有关。产时手术治疗并监测和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是妥善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关键。

1.3方法我们采取综合性的手术前后诊治方案,具体为:1.3.1基础措施积极完善产前检查,对孕妇进行相关妊娠健康教育,嘱注意休息,定期监测,阐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疾病知识及对策,进行心理引导,消除心理顾虑1.3.2术前措施对中晚期孕妇密切监测宫缩、产程进展及胎心情况,孕妇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不急于处理,待分娩时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了解一般情况,过敏史,检查结果,必须掌握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征,若肌瘤(d>5cm),胎盘种植于肌瘤表面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或宫颈子宫肌瘤可阻塞产道、并发胎位异常者适宜进行此类手术。术前进行相关的皮肤、肠道准备,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对孕妇进行心理引导,与患者讲明利害关系,包括小肌瘤难以发现剔除不净的可能,术中出血不能控制,子宫切除的可能,日后仍有肌瘤复发的可能1.3.3术中措施进入手术室后,可利用消毒铺单和麻醉起效前短暂的时间对孕妇进行心理引导,所有病例孕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配合要稳、轻、准,,由于妊娠时肌瘤的软化,加上妊娠子宫肌层肥厚,需要仔细探查子宫,为预防术中出血可准备缩宫素、麦角碱、米索前列腺素醇等,若术中出血较多,可在宫颈内口上方阔韧带无血管区阻断子宫动脉的血供。注意在胎儿娩出后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10u,胎盘剥出后,清理宮腔,尔后行肌瘤剔除术,以子宫肌瘤正中为切口,找到肌瘤与宫壁分界后,予以分离,可采取边分离边结扎包膜血管的方法,逐步将肌瘤剥除,以减少创面出血。最后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瘤腔逐层缝合1.3.4术后措施注意监测,去枕平卧6~8小时,术后次晨取半卧位,观察下肢感觉恢复及子宫收缩、恶露情况,注意营养及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结果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在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诊治护理下,手术完整进行所发现的子宫肌瘤均得到成功剥离剜除,无孕妇及婴儿死亡,手术时间为52±6分钟,手术出血量为2502±22毫升,肌瘤个数2~4个,肌瘤直径1.4~9cm,术中并发1例出血,术后1例(3.12)感染,产后予以缩宫素静脉持续点滴和防治感染得到恢复。

3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但是由于会引起妊娠并发症的增加,尤其在分娩期肌瘤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引起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嵌顿在盆腔内的肌瘤如宫颈肌瘤、巨大的子宫下段肌瘤等可以阻塞产道,造成难产[2]。因此剖宫产手术时只要产妇不是非常危重的状态,将子宫肌瘤剥除是临床治疗原则。

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指征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学者也认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我们认为,剖宫产时是否同时切除肌瘤,需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对病情的评估和完善的手术前中后完善的准备和准确的操作。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应该准备充足的血源供应以防止可能的大出血情况,同时应了解肌瘤及胎盘位置以决定手术切口位置及方式,同时注意术中护理的目标是使患者感染、贫血得到纠正,并且使患者适应术后生活方式。

综上,严格掌握适应证以及临床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充分的准备措施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利于子宫肌瘤产妇得到良好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庆梅;4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06):156—158

[2]于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03):126—128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垂体后叶素止血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研究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