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王立新
摘要:区域规划是对城市发展所依托区域的研究,是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城市发展新常态阶段的耦合,区域规划更多的是倾向于各项的专项规划,本文从现代区域规划内容即空间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体系规划等等专项规划入手,将区域内部的关系分为资源利用关系、经济发展关系、人文关系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规划;关系耦合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区域规划的发展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时间点来确定它的开始,就像自然界动物拥有自己的区域地盘一样,人类早期的活动也有很强的区域感,而且人类的懵懂时期,其实生活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生产劳动,所以区域这一概念,在人类早期更多是一种活动范围,人类甚至会通过所在区域的不同来判断敌友。因此,人类早期的城市活动中早已不自觉地渗入区域概念,只不过由于当时人们对于城市认识的狭隘性,而使得他们更多的从其他方面考虑城市的建设。所以,就像盖迪斯所说的那样,每个生物的生存需要以它周圍的化境为依托,而作为一个城市,一个人类生存的单元体,则也像生命一样,需要与它所处的区域范围内的同等个体、整体环境通过资源、经济、能量上的交融,从而保证城市的运转和活力。而也只用对城市通过区域层面上的利益分配与职能分工,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城市的能量,才能更充分的进行资源利用,才能更有效的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都已经开始了对区域规划的探索,从他们对城市规划发展的理论中也能看出霍华德的主要是从社会学方面里解读区域,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则更多的从空间层次入手,以现在来看两位大师的规划视角,其实已经成为现代区域规划内容的不同方面,而在他们之间的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更是让我们认识到区域规划对城市的近期及远景发展的宏观而又深入的调控作用。
区域规划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全方位把握的宏观规划,是一个从经济到文化,从空间到产业,从资源到职能的深度规划,所以现在区域规划包含的内容已经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规划也比过去更加细化。现在的区域规划更多的是倾向于各项的专项规划,因为对于每一区域复杂的地理人文内容,若想通过一次全面的从经济到社会人文等方面去规划,将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现代区域规划也慢慢地演变为空间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体系规划等等专项规划,而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规划也更有深度和广度。由于对区域规划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或者还很片面,因此在对区域规划的解读也只从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所要处理的关系入手。
2、区域规划的内容
2.1空间战略规划
空间战略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战略性规划,城市是要发展的,不管是城市覆盖建设范围还是城市建设发展方向,都需要战略规划的宏观把控和指导。一个城市的发展,包括它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等等,就是根据城市在其周边区域内的城市等级、区位优劣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来制定相应的空间战略规划,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态总会向与它联系最为紧密的相邻城市发展,因此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也往往会在这个发展方向上产生异化,因此在处理城市与区域辐射型城市之间的发展地带是协调两者关系,实现区域互补的重要方法,而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的自然环境也是最容易遭到破坏的敏感地带,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还会进一步的阻碍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空间战略规划这一层次在过去的规划中一只被理解为区域规划,其实随着区域规划的不断发展,区域规划早已超出了空间战略规划的范围,内容更加广泛,层次也不断加深,但是空间战略规划始终都是区域规划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2产业规划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于其合理的产业营销和规划,特别是对于区域内城市不同的职能分工,更需要城市根据自己的传统产业和区位条件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产业规划更应该做好区域内的产业分配,产业属性以及产业的创新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产业集聚群和产业的模块化发展模式则为区域产业规划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业集群其实就是将统一产品或具有相关联的产业分解为不同的生产程序,并通过负责这些生产程序的单元之间的有效合作而最终完成整个产业的制造,其实就是产业的流水线生产程序,把不同的部分通过模块化分配与组合,这样更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每一生产模块更能专注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也更能通过某一模块技术的提升来提高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同时又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
2.3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是协调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关系,根据区域内城市的不同的发展情况,通过区域内城市职能分工和城市等级的定位,制定区域内城市发展政策,合理进行区域内资源分配,避免区域内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比通过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协作,共同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区域内部不同文化的交融,共同创造区域内的繁荣。
3、区域内部的关系
其实说白了,区域规划的实质就只在处理区域内部不同方面不同单元之间的关系,而在此也说明区域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只有通过每个器官之间的正常运作以及其关系的耦合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
3.1资源利用关系耦合
区域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应该是保证资源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而城市之间的资源耦合主要包括空间资源、人才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耦合,就是要把不同城市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到区域的发展中去,并充分注意资源流的流向和以及导致这种流向的原因,同时要注意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等级及规模,避免由于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盲目扩大规模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所以,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资源需求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视角来进行考虑,更是要通过区域资源利用的耦合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率。
3.2经济发展关系耦合
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区域的发展,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能够带动其内的城市发展。其实,从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情况更能让我们认识到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区域的经济互补以及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所带来的好处。经济发展关系的耦合其实就是在对城市进行分工之后,做好对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展业的正确定位,使其能够合理的融到整个区域发展的需要中去,同时通过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达到区域内经济发展互不冲突比相互补充。
3.3人文关系耦合
芒福德曾说过,一个好的城市规划首先应是一个好的区域规划。对于倡导人文主义的芒福德来说,区域不仅仅地理学层次“地理区域”,而且更是具有共同文化语言的“人文区域”,所以对于不断重视社会文化方面的现代城市规划来说,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更应该得到充分体现,文化的价值是不能用时间的先后和其发展的地域来体现的,不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落后的农村,其文化价值的利用都应该充分重视和发展,所以在区域规划中,更应该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侵略,中心城市文化对卫星城市文化的侵略,避免区域内文化的趋同所带来的单一和乏味。区域内城市的特色,甚至整个区域的特色都需要通过它们独特的历史文化来体现。
4、小结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的发展根本不能忽略它所依托的区域,而对于区域规划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深入。过去的区域主义更多的是强调区域内部的合作,甚至是一致对外的排斥性,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而单独存在,所以,新区域主义的出现无疑是全球性大分工的结果,它强调的更多的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包括世界上众多的经济政治组织,都是希望借助本区域的优势来提高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分量,也是通过区域的力量来放大自己的声音,以此来增加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筹码。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经济全球化更多意义上就是城市全球化,而城市全球化更多的是转移到区域这一层面,所以,对于一个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扩大规划视角,加深区域规划规划认识,培养区域观念都是规划过程中的必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