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需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教学、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需要得到多方大力支持,形成全社会真正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诉求。为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一个文件,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部署。
2.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言文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创新之所以面临诸多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文教育没有跟上。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台湾地区非常重视文言文教育,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应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将文言文作为一项学生的基本素养,力争通过一代人的努力,使青少年文言文水平有质的提高。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加大力度,着力打造一支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建议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各类教师培训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塊。
4.形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建议国家层面建立统筹工作机制,有效整合教育、文化、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实施。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充分利用和调动各方面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秦和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