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
随着“四基”的提出与推行,作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一的“综合与实践”逐渐成为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然而尽管其地位的日益突出,仍有很多教师难以把握其实质内涵,更难进行行之有效的操作。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综合与实践”这一内容进行深层探索,以获得澄明的认知。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拓宽了数学课程的外延
静心沉思,我们会发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质,其实就是将数学课程从“知识”这一单向维度拓展到“知识与经验(或实践)”的双向维度。
首先我们来理解“课程的内涵”。“课程”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以前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即将课程理解成“学科”,如我们把“语文课程”看成“语文学科”,把“数学课程”理解成“数学学科”,这种狭隘的认知将“课程”窄化了。因为在这种理解下,“课程”变成了“学科”,进而变成了“知识”,于是“课程”与“知识”间画上了等号。当我们产生这样的认知,我们就无法把握新课程“结构性”的特点,就无法窥视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这显然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违背了学生培养的规律。为此,我们就必须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课程”。那么如何审视“课程”,才不会让它窄化吗?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学科”与“知识”的限制,将目光放得更高远一点,如我们可以将课程理解为“机会”,即国家所设置的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机会,“课程的改变”就是“机会的调整”。从这一层面来理解“课程”及其“课程改革”,会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其内涵实质,就会贯通国家近年来的课程要义。
其次我们要知晓“综合与实践”是对“课程”的拓展。经过历代教育者的努力,现行的课程,不论是哪一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在传授知识同时,增加了“实践类”的教学活动,这种拓展是国家课程改革在内涵层面上的重大进步。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慕菊在向国际友人介绍我国课程改革总体方向的时候,就使用了“超越学科知识”这一理念。“超越学科知识”就是“课程”要识破“知识”这个单一结构的限制,让“课程”融入“机会”的元素,或经验的成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时,能够获取与之相应的机会,积累相关的经验。
再次我们要把握“综合与实践”拓展的要义。“综合与实践”的设置,是数学课程的丰富,是让数学教学回归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综合与实践”地融入不是孤立的设置一个项目,而是将“实践”贯穿于整个具体的数学教学之中。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数学训练中插入一些有关实践的词,那不叫实践,综合与实践不是改变数学的表述方式,而是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比如统计教学,原先的教材设置是让学生将书本中的数据进行整理,而改编后的教材,在进行统计教学时,要求学生去生活中“搜集数据”,然后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统计,这样的改变就是“实践”,就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趋向学生数学的认知
一般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另一种活动生成。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有低效的。如要让学生掌握“2+6=8”这个知识,就存在着两种渠道:一种是从“符号到符号”,即我们教师直接告诉学生“2+6”=“8”这个结论,并让学生进行识记;另一种渠道是从“活动到符号”,即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活动的层面上获得“2、6、8”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与之相应的经验。表面看来,第一种策略是高效的,因为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这个学习的任务。但是,这种从“符号到符号”的渠道是“空洞”的,需要“表象”来支撑,试想让一个不懂化学的人去识记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让一个不懂数学的人去理解微积分……其难度可想而知。而第二种渠道——从“活动到符号”,就可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因为这种渠道让学生在手脚并用中,在不断试错中,在反复积累中,生成了大量与“符号”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效地支撑学生去并构、接纳新知识、新体系。
三、小学數学“综合与实践”确立了学生本位的逻辑
“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设立,进一步确立了学生“本位”的逻辑。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基层学校,都将教育教学的指向聚焦到学生的身上,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知识”。然而从现实的执行情况看,能不能在一线教育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这与教育文化的传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从中西方国家的对照来看:中国式的教育教学就是教师把一些知识教给学生;而西方式的教育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产生新知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综合与实践”拓宽了课程的外延,趋向于学生的认知系统,确立了学生本位的逻辑。设立“综合与实践”,突破了思维的封锁,将学生带到活动中去、让他们经历活动的探索、问题的形成、经验的积累,从而真正形成学生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