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颖
【摘要】本文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聊斋志异》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关系。以人物的描写刻画、写作的手法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为切入口,浅谈中国古代神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从《聊斋志异》中看中国古代神话在清代的发展。
【关键词】聊斋志异;语言;内容;影响;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71-02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①这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序言里对自己所绘白画像,但他的谦虚却掩饰不了其作品的伟大。在当时《聊斋志异》己被誉为“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第一”,“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人或鬼,所用的描写手法,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中国古代神话相比,虽有相似之处,却更进一步地发展了神话小说。
一、语言特色上的差异
《聊斋志异》在语言描写上运用大量的古代文学语言,同时又大量提炼和融合进了当时的方言俗语,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绘声绘色,多姿多彩,雅俗结合,更生动活脱,谐谑有趣。如描写《邵女》中的媒婆的口声,《刘姓》中恶霸的流氓强调,《小翠》中姑娘们的斗嘴形态,《阎王》中村妇的口吻,都写得神采飞扬,声口如闻。尤其是《翩翩》中翩翩和花城娘子的一段对话,把古语典故和俚语方言熔铸在一起,运用自如,不着痕迹。此外,如《仙人岛》《狐梦》中的对话也十分传神。而书中短篇,文字虽不似长篇出色,但叙事简净,用笔明雅。
归视嫂,嫂卧榻上,创血殷席。时以妾拂意故,方致诟骂。李遽劝日:“嫂无复尔!今日恶苦,皆平日忌嫉所致。”嫂怒日:“小郎若个好男儿;又房中娘子贤似孟姑姑,任郎君东家眠,西家宿,不敢一作声。白当是小郎大好干纲,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媪!”李微晒日:“嫂勿怒。若言其情,恐欲哭不暇矣。”日:“便曾不盗得王母箩中线,又未与玉皇香案吏一眨眼,中怀坦坦,何处可用哭者!”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話的内容丰富但故事短小,情节性不强。屈原在《天问》中就一口气提了170多个问题,而且许多都是神话的问题。“康回冯怒,地何以东南倾?”再如《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在语言特色上,中国古代神话的描写会更加具体形象,如《女娲补天》中描写女娲擒杀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龙蛇的嚣张气焰,在造人的时候分高低等等等。再如《八仙传》中对汉钟离的刻画,身材奇伟,顶圆额广,口方耳厚,眼深眉长。总而言之,古代神话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浮现在眼前。
二、创造内容上的异同
冯镇峦说:“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想去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警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②《聊斋志异>的题材广阔浩瀚,包罗万象。写人间的世俗生活,异想天开的龙宫、仙岛,域内海外,天上地下。在众多篇幅短、寓意深的篇章中,不仅有花椒狐媚、神鬼精灵、草木竹石、鸟兽虫鱼等非人物形象,而且连士农工商、娼盗官吏、兵艺侠医技、僧尼倒巫毒都囊括其中。作者时而写家庭、邻里的微妙关系,入情入理;时而写时代的风云变幻,委曲婉转;时而写壮士斩妖除怪,正气凛然;时而写书生落魄,催人泪下;时而写忠贞爱情,娓娓动听;时而写纯洁的友谊,感人肺腑;时而讽刺贪官污吏,令人称快;时而痛斥豪强权势,淋漓尽致。但当中要说特别的要数作者对文中女子女妖的刻画了。
高兴起读聊斋如是说“美妇、富有、修龄(长寿)、香火连绵和一生平安,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理想和愿望”。③《聊斋志异》中的大多数女主人公在对待爱情及生活上,一反旧社会的封建传统态度,勇敢坚强地追求真实、自主的人生,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自身的意义,而是显示出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的精神。在《瑞云》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纯真美好的爱情和婚姻。从此看来,在当时的社会,也许是受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女性的思想是有所觉悟和提升的。虽当时社会处在“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缔婚方式中,但对一些两情相悦者,作者也力图使他们以“合法”的方式结合。虽在蒲松龄仍旧是趋于保守的、封建的,但他己朦胧地感到自由相恋、自愿相许给青年男女带来的幸福了。
而在中国的神话里,很难找到自由爱情的痕迹,中国神话中的女神过着简单的生活。她们成为女神,多是由于她们的纯洁与温柔否则,就得失去人们的喜爱。其次,古代神话中是没有过多关于爱情的描写的。“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置于很低的位置。作为一个男人,你可以娶很多妻妾,但不能大谈爱情,否则会被认为淫恶。女人则必须忠于自己的丈夫,不能有婚外情,中国古代神话反映并证明了这一严格的贞操观。中国神话是男性神的神话,诸大神都是以原始父亲或专制家长的形象出现,在神的家族中无民主可言,女性地位卑微。
在内容上看,古代神话大多来源于民间故事,在民间口头传播,再由人修改记录的,多采用象征形式,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从这点上讲,《聊斋志异》与古代神话是有相似之处的。《聊斋志异》虽是蒲松龄所创作,但当中的故事有来源于民间的传闻,寄托着人们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光明与黑暗同在,正义与邪恶较量,使《聊斋志异》这部文言小说登上了艺术的高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④,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不过,《聊斋志异》“不是一般的传奇志怪,而是用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⑥
《聊斋志异》揭露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残暴社会、统治阶级的贪婪愚蠢,热情地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无情地嘲讽科举制度的腐朽,赞扬人民群众高尚的品质和无穷的智慧。蒲松龄的思想于当时社会的氛围来讲,是较先进。他勇于揭露旧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对美好的理想寄托着不懈的追求。当文人秀才都趋之若鹜地去考取功名利禄时,他却从中看到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并寫下《叶生》来告诫后人一旦名落孙山之外,文章也会处处被批有毛病,古往今来,痛苦白己被埋没的,不止 -个卞和,能够识别骏马的,除了伯乐还有谁?在《偷桃》《狼》和《田七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老百姓的无穷才智以及积德心善的品格。诸此种种,都或多或少引发当时人民思考,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当时社会的进步。
而中国古代神话则侧重于引导人们崇善向美,一为当时统治者需要,二则是当时社会的大流所趋。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同尊重,是中国文化一贯的精神。与此同时,亦体现着深重的忧患意识。从《二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害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惕恐惧之情。相对于当时的制度而言,古代神话则较少提及或抨击,它较多的是给予人们美好的希冀,鼓励人们在而对难以征服的白然时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开垦土地,播种耕种,水利运用等等,在这一程度上对当时的经济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结语
作者穷困潦倒一生,这使他对黑暗的现实产生无比的愤恨,对美好的理想寄托着不懈的追求。他呕心沥血创作的《聊斋志异》,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统治阶级的贪婪愚蠢,热情地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可以说,在创作上,古代的神话故事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创作是有一定影响,如鬼怪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但蒲松龄又在神话的故事上进行一番创新,添加入更多女性的描绘,对社会不满的抨击,这创新来白于所处社会的不同,思想启蒙的不同。
注释:
①蒲松龄.聊斋志异[M].岳麓书社版,1988:1.
②冯镇峦读聊斋杂记[J].丈史知识,1998(3)
③高光起谈狐说鬼话聊斋[M]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1.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通略[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98
⑤蓝翎.略论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J].文史知识,1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