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加敏
【摘要】不同区域的区域文化总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在人员流通频繁的今天,具有不同区域文化性格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受到其影响,我们如何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这种影响,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本人主持的课题的研究重点,并提出一些基于区域文化性格理论的假设性分析。
【关键词】区域文化性格;广府文化性格:潮汕文化性格;学生交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23-02
文化区域的划分在学界已经形成普遍的认识。其中,特定文化区域中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的总称就是区域文化。世世代代生活在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在区域文化的渲染中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就是区域文化性格。而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中的人们,在性格特征上总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具有稳定性和群体性,它在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与他人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主持的院级基金课题《东莞文化与潮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影响研究一一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2013d09)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广东内部不同区域文化性格对生活在其中的特定人群(这里指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通过更加微观的考查角度,有针对性展开分析,为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
一、研究区域文化性格差异对地方高职院校学生交往活动的意义
1.帮助学生克服因区域文化性格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性。进入大学阶段后,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发现,比之高中时期,他们在日常交往、学习、生活中更明显地感受到来白外部环境与自我心理之间的冲突。这里的外部环境的含义既是狭义的,又是广义的,不仅仅指学生日常交往、学习、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转变,更多的是指一种文化环境的转换。学生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无比熟悉的居住地,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更容易受到当地文化的冲击,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应,假如没有学校教师的外力介入和学生的自我调整就很容易产生问题,不利学生身心发展。
2.迎合东莞地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东莞采取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稳步进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据该院招生办的数据,目前东莞和潮汕地区(含汕头、揭阳、潮州)己成为该院学生的主要来源地之一。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移,在东莞职業技术学院培养的适应本土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来源中,来自东莞市外的学生数目和比例必定逐渐上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管理思路,为这部分市外的学生能在学校阶段开始克服这两地区文化性格差异带来的不适应,吸引所需技能人才稳定扎根东莞,全力支援地区产业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3.满足地方新建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东莞地区唯一的公办高职院校,硬件条件较好,发展空间和潜力都比较大,但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办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该院学生以东莞本地和潮汕地区学生数量为最,随着地区产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将一直持续。因此,在学生管理方而如何克服两种不同区域文化性格对学生交往活动产生的影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学生管理工作良好运行,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性格差异的比较
广东汉族有3大民系——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历史上南迁的汉人和当地的南越族群及其文化相融合,和周边的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交流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说他们二者同源于岭南文化.又具有各自的区域文化特点。根据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黄淑娉教授等学者的研究,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角度看,在3大民系里头,广府人和客家人相似性比较大,和广西壮族有比较大的相似性,而潮汕人跟15省的汉族群体的相似性比较大。这也许可以说明,在不同族群融合的过程中,广府民系形成的广府文化与潮汕民系形成的潮汕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也是我们对两种文化性格进行比较的基础性条件。
通过查阅大量研究资料,结合笔者的理解,我认为广府文化性格和潮汕文化性格的差异可以表现为以下方而:一是广府文化性格中的开放兼容与潮汕文化性格中的盲目排外;二是广府文化性格中的不善“抱团”与潮汕文化性格中的群体认同;二是广府文化性格中的务实享乐与潮汕文化性格中的精简节约;四是广府文化性格中的灵活多变与潮汕文化性格中的过于保守。
在笔者看来,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传承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广府文化性格和潮汕文化性格差异的根本原因。白汉代以来,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北向南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到广东地区,儒家思想的影响就不如中原地区那么深厚。可以说,广府文化更多地传承古越人的文化,这与上述提到的,通过对体质形态的研究,说明官府人跟南方百越族融合程度比较高的看法是相吻合的。而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代,同时期的广府地区正处于百越文化圈的发展时期,该地区岭海环抱的白然生态一则阻隔了中原正统儒家文化的传播影响,二则赋予了该地区百越文化的浓重色彩。
相反,白唐代起潮汕地区便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特别是南宋以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这就加深了儒家文化对潮汕地区的影响,比之中原其他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史料表明,唐末之后,由于北方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大量北方汉人尤其是北方的大家族从中原河洛地区南迁经福建涌入潮汕,数倍于原住民人口的大规模移民带来的强势文化 儒家文化以数量的绝对优势将这里的原生文化覆盖掉。其次,白唐代韩愈被贬到潮汕地区后,潮汕地区的历任官员均有意识地利用文化教诲的方式对地方进行治理,大力倡导儒家学说,以儒家思想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再加上潮汕地理位置与文化原因,儒家的宗法观念,二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潮汕人心中根深蒂固,直至今天,儒家传统文化理念对潮汕人的影响仍显非常显著,其文化性格带有强烈的儒家文化特征。
三、课题研究假设阐释
正如前文所述,不同区域文化性格既非一种理性,又非一种本能,它从人们内部无形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往往在没有经过外部提示或引导的情况下就白发自动地产生某种趋向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基于上述前提,为了明晰区域文化性格对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学生存在何种影响,以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考查区域文化性格对来自广府民系的东莞本地学生和来自潮汕民系的潮汕地区学生相互交往的影响。该问卷的设计思路基于以下假设:
1.学生能够理解问卷中关于区域文化性格的表现。区域文化性格是一个学术概念,要正确掌握其含义并准确区分不同區域文化性格的表现,需要相关的学科基础。但是区域文化性格概念的表现又是感性的,学生虽然没有系统接触过区域文化性格的概念,但基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心理上的直观感受,能够在思维和心理中将不同区域文化性格的特征与日常交往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挂钩。当他们在填写问卷的时候,问卷中的问题能够唤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真实填写调查问卷。
2.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够明确区域文化性格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学生而临的人际交往活动主要分为二大方而,分别是宿舍生活、专业学习和社团活动。尽管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价值观念各异,对个人的人际交往活动影响程度不一,但是他们能够意识到,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影响人际关系协调的因素不仅仅包括上述个人因素,同时还有文化因素的潜在影响。比方说,在同民系学生、不同民系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相同民系学生之间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不同民系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3.学生对区域文化性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具有能动性。虽然白出生起,每个人的身上就已经烙上不同区域文化性格的烙印,但是这种影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生活的环境、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和技能的提升而产生变化,即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过来对这种影响施加作用,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利用这种不同区域文化性格差异,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日常交往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宗桂,张造群岭南文化的价值[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2.
[2]陈晓东适庐.潮汕文化精神[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阎耀军论区域文化性格概念[J].理论与现代化,2002(3):57-62;70.
[4]黄淑聘.广东汉族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68-69
[5]韩强.广府民系文化心理述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47-53.
[6]钱伟.浅析潮汕民系的文化性格[J]文教资料,2010(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