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015-10-21 17:52黄晶晶孙明元张越
城市地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径流降水

黄晶晶 孙明元 张越

摘要:本文介绍了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松电站以上流域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初步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特性。通过对暴雨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流域内暴雨洪水形成的规律,为预报方案编制及进一步了解该流域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伊洛瓦底江;降水;径流;暴雨洪水特性

1.自然地理概况

伊洛瓦底江流域位于东经15°30′~28°50′、北纬93°16′~98°42′之间,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察隅县境内的伯舒拉岭山脉西南麓,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两江在密支那城以北约45km处的密松相会后始称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全长2714km,流域面积约41万km2,密松电站以上干流河长529.5km,流域面积48782km2

2.降水特性

伊洛瓦底江流域位于亚洲西南季风区,受西南季风支配,及特殊的地形条件影响,分属亚热带和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分为3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其中尤以7月降雨最多,11~2月为凉季。1月气温最低,平均20~25℃;4月最热,平均气温25~30℃。

流域内降雨量充沛,三角洲和北部年降雨量为2000~4000mm;中游平原雨量少,為600~1000mm。每逢雨季,西南季风盛行,雨量丰沛,江水猛涨,经常泛滥成灾。

密松电站以上流域降雨地区分布不均,降雨量差异大。中国境内吉太曲流域年降水量约为790mm,独龙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大于3200mm;缅甸境内莫强波、葡萄一带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000mm。2001年7月,葡萄站单月降水量就达1767mm。

3.降雨径流特性

3.1 产流规律

据近2年观测资料分析,密松站以上流域年平均径流量为1440亿m3,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补给,降水过程集中在4~10月,其中以6月份雨强最大。水量主要集中于洪水过程中,河川径流的变化与降水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流域出口控制站密松站年平均降雨量达2000mm以上,年平均径流系数大于0.4,湿润系数大于1,该流域以蓄满产流为主。

3.2 汇流规律

根据现有的站网布设,简要分析恩卡嘎~腊撒、腊撒~密松、其培~密松区间的汇流特性。

3.2.1 恩卡嘎~腊撒区间

恩卡嘎~腊撒区间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均在2000mm以上。选取区间控制上站恩卡嘎、下站腊撒,区间支流23号、25号雨量站,摘录2010年上站洪峰传至下站时该区间无降雨的8次洪水过程,恩卡嘎~腊撒区间的洪水传播时间约为12~19小时,平均传播时间约14小时。

3.2.2 腊撒~密松区间

腊撒~密松区间降雨范围广,年降水量在1700mm~2700mm之间,雨量充沛。将现有资料的区间支流雨量站新那河20站、塔拉卡河33站、钦马卡河17站、塔汝河18站、英江河16站5个雨量站列入分析洪水传播时间。选取3次符合要求的洪水过程,初步统计腊撒~密松水文站的洪水传播时间约为10小时。

3.2.3 其培~密松区间

其培至密松区间现设有站点支流其培河其培河水文站、恩梅开江干流雨量站2站、南木泥河1站。选取洪水传播过程中该区间上、下游控制站及区间控制站无降雨的洪水过程,分析洪水传播时间。从2010年资料中挑选15场洪水分析,其培~密松区间的传播时间约为9~16.5小时,平均传播时间约13小时。

4.暴雨洪水特性

伊江上游密松以上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暴雨洪水频繁,以2009、2010年两年水文资料分析,其暴雨洪水特性为:

4.1 暴雨强度大

统计恩卡嘎、腊撒、密松、其培时段最大降水量,1小时最大降水量一般在40~80 mm,其中,恩卡嘎最大为82.5mm;3小时最大降水量为60~130mm,其中,恩卡嘎最大为129.5mm。

4.2 暴雨洪水频繁

点绘腊撒、其培、密松水文站2010年流量过程,统计其洪水涨落过程可见自3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下旬止,各站来水涨落频繁,涨落过程达20次以上。

4.3 汇流时间短,洪水涨率大

采用其培、密松、腊撒站流量资料,选取典型洪水过程,统计其涨水历时、总涨幅、时段涨率可见,密松水文站一般自起涨到出现洪峰约为24~120小时,总涨幅约为9700~12000m3/s,小时涨幅约为100~400m3/s,涨落迅速。其培水文站起涨至出现洪峰时间约为24~120小时,总涨幅约5000~8000m3/s,小时涨幅约70~220m3/s。腊撒水文站起涨至出现洪峰时间为48~96小时,总涨幅约为2900~3400m3/s,小时涨幅约40~70m3/s。

5.结语

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松以上资料系列较短,但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能够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有一个宏观认识。流域降雨产流以蓄满产流为主、部分强降雨时段为超渗产流。目前现有雨量站点缺乏,河网密集区域,降雨量丰富,增设新的测站,可以更好的满足资料收集及施工期预报方案的编制需要。

猜你喜欢
径流降水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1961—2017年铜仁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西南岔河径流特性实例分析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西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闽东北鹫峰山不同迹地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径流的影响
陷落柱的成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