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形条件对小型住宅建筑的双向适应

2015-10-21 17:52章朦晰
城市地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住宅条件建筑

章朦晰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师初步构思方案都是将分析其基地环境作为设计的开端。其中基地环境涵盖了植被、地形、地貌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内,而这些因素本质上是用以启发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必要条件。但在今天,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随意的窃取和肆意的复制已经成为了一种不约而同的适应市场的方式和手段。同等类型的建筑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僵化的标准发展模式,因此很大程度上使得建在不同基地上的建筑采用的是同类型的平面模式。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悉尼霍曼住宅实例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利用好基地的“地形条件”将决定设计方案成败的观点。

关键词:地形条件;住宅;空间

建筑是随着地域应运而生的,只具备具体属性,很大程度上所谓的抽象建筑并没有占据空间是并不存在的。同时建筑通常处于相对具体的环境之中,并常常被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长期受到明确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甚至城市已存在的建筑地段环境所束缚,与此同时这就是促成建筑的形式风格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一、小型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对地形的要求

为谁造就场所?意向如何?谁来决定将来是什么形式?什么财力物力可供使用?期待什么类型的解决方法?建造在什么位置?这些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都需要被纳入到即将到来的设计过程当中。总的说来自然环境作为建筑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一些具体因素,例如地貌、地质、地势甚至一些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植物和动植物等具体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例如当地的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情况。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是一个从已知条件出发的求解过程,对地形条件的分析如同仔细探讨习题的限定条件,并以之为起点进行演绎和推理,以寻求最佳结果。因此对地形的分析是设计的第一步,它既是限定要素,也为设计与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特定的条件,使每一个设计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本质上具有很大约束力的地貌条件对建筑的产生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另一方面说来一旦建筑达成其一切建筑活动也必然会对地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国内外很多优秀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活动都十分重视考虑当地的地貌特征,同时注重强调场所精神和宣扬场址的特殊性,如此说来设计师们有关建筑和地形相互贯穿的设计思想和构思手段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体现。

二、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

建筑师霍曼由于受到毕加索的一幅油画启发,在位于悉尼附近多佛高地一座70米高悬崖顶端设计出了一座别墅。这个住宅建筑巧妙地运用地形适应建筑的策略,重点描绘出了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重要方面。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强调建筑的特征,还要改变整个建筑在视觉尺度感。并巧妙的处理好地形条件和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营造出一个无基本界限的空间尺度感。

三、受地形条件适应的住宅设计策略和形式

就一般意義而言,在设计小型住宅建筑的过程中一方面建筑需要适应地形条件,因为其基地的地形条件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形态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筑的设计应当足够的尊重基地地形所提供的基本结构、基础轮廓以及植被覆盖等已有要素。另一方面是使地形适应建筑,当我们在改造地形已使其适应建筑开发的时候,应该要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最大程度上地削弱建筑对天然地形的干扰和损坏。因此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自然素材与人工素材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确。

1.建筑从属形式

在权衡建筑与地形两者之间的双向适应关系的时侯存在着不同的设计方位:当建筑处于从属地位,即将地形作为大环境下的场景,这时建筑作为能够体现出和自然截然不同的主体呈现在整个场景之下。类似于这种将建筑作为主题来设计的手段主要表现为建筑地形的背景化控制以及与自然地形在形态、材质、肌理上的差异对比,表现或强调建筑在建成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建筑与地直接结合的方式更深入的突出了建筑的主体性和作为设计师经过理性平衡后的产物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两个对立面。

2.地形从属形式

反之另一种设计方位是把地形置于从属地位,也就是将建筑物尽可能的融入大地地貌。同时防止和解除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人工建筑之间的不对等,主要体现在形态、材料与肌理上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性。同时更进一步的还原人类与大地之间的亲密感。由于地域性的限制,在漫长的建筑与地形互相适应的演变过程中,地形在设计中所表现出的不可替代性使得这种建筑形式的价值观被人们重新认识并积极的应用到设计当中,并将新的建筑空间和原有的自然地形以超自然的模式融合在一起。

现代小型住宅建筑在内部空间上可以不断的适应不同装饰风格上的转换,如果消费者需要更换其装修风格,无须推倒重来,只需清理并拆掉原来的装修样貌,并重新进行粉刷墙壁,且适当的更换的装饰摆件和家具等即可。在过去的室内设计中,过多的结构和造型与繁文缛节的花纹图案,不仅没有打造出一个经典的整体空间效果,反而让人觉得琐碎和凌乱,没有整体的感觉。然而地貌条件对小型住宅建筑设计中外空间的界限也有限定,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同时也取决于一些个人因素。而这些因素就是一个优秀设计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貌条件在小型住宅建筑中起到了不可分割的作用。

四、地形条件对小型住宅建筑的价值体现

从理论上看,地形条件与小型住宅建筑双向适应这一理念的产生是小型住宅建筑走向大众和现实应用的必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小型住宅建筑的设计更加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时社会大众化的消费观念逐渐从物质方面的追求逐步转向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的追求。而在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的追求当中,视觉质感无疑占有主导地位,在另一方面,这些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将视觉质感逐步的融入到更加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广大领域当中,其中地形条件的利用对于提升视觉质感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建筑的技术进步和对自然及地貌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地形主导设计的建筑形式正朝着建立一种建筑与大地之间的更为和谐的关系不断发展演变着。

参考文献:

[1]德卢西奥——迈耶;《视觉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2007.6)

[3]隗研吾;《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隗研吾;《自然的建筑》,计丽屏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住宅条件建筑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