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5-10-21 19:11杨爱东
学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育策略小学数学

杨爱东

摘要:教学策略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

作的主要应用理论,尤其在新课标、新课改的前提下,教师要依据这一理论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更新固有观念,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育 教育策略 教育改进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环境策略

将情景教学利用在课堂上,创造能够刺激学习兴趣的情景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心理倾向的研究是能够推动人们的求知欲望前进的。换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环境策略的主要目的。

(一)卡通故事形式引导

小学生的年纪处于卡通故事的爱好期,利用卡通故事作为环境引导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被吸引之后,才有可能进入训练状态,并为课堂教育奠定一个整体的节奏。卡通故事作为引导目的是体现出趣味性,因此教师要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如卡通形象的动画片,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撰整体的故事情节,把需要讲授的知识融入其中。

例如,当前国内比较著名的卡通形象喜羊羊、灰太狼等,在讲述加法运算的过程中,可以从双方的作战情节中引入果实争夺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在进行卡通故事引导中要注意对整个过程节奏的把握。在开端引入期要减少所设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所有注意力都被故事和卡通任务所吸引,在引入中期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不经意间提出问题,在后期要根据卡通故事的情节提出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二)操作情节体现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唱独角戏,应该与学生产生互动,这样整个环境策略才能够发挥完美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卡通人物,由他们在自己的指挥下完成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并为自己同组的成员加油,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的作用下,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学习热情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除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之间也可以产生互动,连接互动的关键点在于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在课堂上给出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问题,如“计算接龙”游戏,前一个学生给出的答案,将作为后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加数或者减数,两者通过答案实现互动,并由此接连不断地进行下去。

(三)引入分数竞争环节

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分组之后,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哪一组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进行加分。这种竞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为了荣誉而努力学习,从讨厌数学课堂到期盼课堂比赛形式出现,是一种完美的转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小学生在不断面临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将知识的实用性表现出来,让知识接地气,而不是束之高阁,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没有找到其价值。

首先,数学本身是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严密性,对学习者的逻辑能力要求很高,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时,由于不了解其公式原理,导致学生主观上认为,这种公式是脱离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应用功能的策略,可以打消这种疑虑。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农民伯伯种地的例子进行讲解三角形面积的应用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农民伯伯需要测量种地所需要的种子数量,但是他不会计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我们一起帮他好不好?所创设的应用概念前提在于,现实中的土地不可能都是四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很多不规则的图形可以通过矩形和三角形切割的方法实现。

其次,基于課堂方面的应用策略制定。课堂是一个资源有限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容易接触到的材料进行策略开展。同样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知识点为例,可以将三角尺作为应用实例,或者三角形旗帜、积木等道具;在设定应用策略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对教师究竟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而实际情况下,学生都是以能够帮助教师为荣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沟通策略

有效地进行课堂沟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考虑到课堂的时间有限,在语言设计上要做到清晰、准确、精炼,同时富有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尤其是童心未泯的小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语气和表情十分在意,学生受引导的作用很大。

鼓励性的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以卡通故事参与为例,通过反问句类型的:你够勇敢吗?你是个聪明的小战士吗?你真棒!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等等,诸如此类的方式,教师自身要展现出童趣的方面。

实现沟通策略的手段多种多样,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每一个细小的沟通环节都可以促使学生在原本严肃的课堂上体会到教师的信任,这对改进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对应的,如果教师过于严肃,在课堂上的沟通就会演化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质问;咄咄逼人的询问方式和不恰当的表情,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尤其是在做错了题目之后,担心被教师责备而更加胆怯、羞愧,从而不再敢主动参与课堂的沟通。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将有助于其在后期中高等学习任务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举一反三等。作为教育者而言,教学和反思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不断地博弈才能促使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工作。

从实际角度出发,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是对基础理论的奠定,方法和思维培养比获得的分数重要;此外,由于数学教育的特点,小学阶段针对课堂教育的利用十分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这是研究策略应用的关键。综上所述,积极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08-209.

[2]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104.

[3]张文杰.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才智,2012(23):113.

[4]郑艳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32):232+234.

[5]罗东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实践[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Z1):30-32.

[6]冯秀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44.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教育策略小学数学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