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美术教学中绘画模式化的研究

2015-10-21 17:03肖春玉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范画模式化绘画

肖春玉

美术教育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去影响与感染人,使人们在得到熏陶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美术教学就是要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表现儿童内心的想法与情感,以独特的美术思维导入方式发展儿童智力。

研究发现,儿童画是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在看着那些了无生气的、僵硬的、没有思想的画面,笔者想试着把学生们带出绘画模式化的泥潭。于是,下决心用一年的时间做个课题,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来改变这一普遍现象。

一、追求“形似”与技巧却葬送了美术创作的灵魂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的教育环境。学校里,教师在黑板上画范画,边画边讲解技法,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照抄。不单单是小学美术教学,甚至在学生绘画敏感期,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天马行空的幼儿教育期,都是这样进行美术教学的。这种由于儿童美术教师自身知识方面的欠缺,所以导致了儿童美术教育的重点过多地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仅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而且枯燥无味,对于学生的心理和学生的感受感情的表达很少关注。传统的美术课把精力集中在绘画的技能培养上,美术课变成了模仿和再现,造成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束缚以及个性的缺失,这样的儿童美术教育最终使得学生们走向一个相同的模式。

另一个原因是家庭教育中对美育的误解,现在的家长们重视对学生们艺术素质的培养,但又在生活中完全不尊重和否定学生的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学生自由创作的画常会在家长质疑下就不再出现了。由此笔者意识到: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自由地发挥和表现出来。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如果家长对美术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那么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美术学习,而模式化绘画的立竿见影的画面呈现往往会使他们走入美术学习的误区。

在了解基本原因后,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思考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纠正儿童画模式化的发生的办法了。

二、依据儿童成长规律探索美术教学的本原

儿童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是发展多变的。我们先要了解学生绘画的发展规律,即涂鸦期1.5—3岁、象征期3—5岁、意象表现期5—8岁、视觉写实期8—12岁和写实期12—15岁,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应该遵循这个轨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表现方法和表现能力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具体阶段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激励学生发展。所以在学生美术教育的阶段,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那么就极有可能扼杀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他们只会盲目地模仿,犹如不会思考,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美术语言去说,不会概括自己的想法。只有技术的熟练,那并不是学生生命本体的真实感受。

那么已经养成的模式化绘画习惯要怎么去纠正呢?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地改变固有绘画模式。笔者首先要解决的是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然后再延伸到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去。经过实践探索,笔者整理了几个绘画教学去模式化的要点。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画画的时候,创设情景,增加趣味性会让学生们情绪放轻松,不把注意放在教師怎么画,以更轻松的状态玩中学,学中玩。在情景的创设上,可以用环境的布置来创设,像剪纸课,笔者准备了许多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们把它们贴在窗户上,教室里装扮成过年的样子,学生一下子兴趣就起来了,对课程的专注力也特别强。在上《五彩连环》那一课时快到元旦了,就以迎接元旦装饰教室为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装饰自己的教室,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分任务,小组内自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个是让学生们非常兴奋的一个提议,因为平时总是规规矩矩地坐着上课,这时却是可以正大光明地爬高蹿低,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情景创设上,也可以增加音乐与多媒体等方法,特别是在上欣赏课时音乐常常能增加许多很微妙的气氛,让学生们能体会画中表达的情绪,在兵马俑一课中激昂的音乐让学生的情绪特别激荡,回答的语言也特别有激情,常常说出一些教师没注意的知识点,加上教师的语言创设都能起到增加趣味,吸引学生注意有作用。

2.引导观察,擦亮学生发现的眼睛。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神圣的位置,教师在给他们进行的美术教育时怎么范画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是起着关键的作用。形成模式化绘画习惯的学生最喜欢看教师范画了,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画什么样他们就画什么样。要改变他们固有的画法,需尽量让学生看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图片,让他们画不一样的画,而不是继续原来的统一画法。但是又不能没有范画。于是笔者想先鼓励他们多观察,先少量范画慢慢减少学生们对范画的依赖,然后第二步是没有范画,彻底抹掉想抄袭的想法,最后第三步有选择地范画,这第三步就是对学生们的一个提升了,如何从教师的范画中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完全没有范画也不合适,范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在关于课堂中的范画要把握好一个度,了解清楚学生们的整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时间去运用从少范画到无范画再到有范画,这对摆脱模式化绘画显得尤为重要。

要改变原来传递式的临摹教学,变为研究性绘画学习,就需要引导学生们多多观察、自主提炼、自主发现,自主表现。有一段时间笔者甚至从来不范画,只是用语言表达和引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能较为自主地学会观察并且知道要画自己想画的画面,而不是照搬教师的画,这时笔者就可以放心地把范画小心地带入到课堂,有时是笔者或者笔者和学生合作画,有时是学生自己将自己理解的到黑板上范画,让学生看到差异性并且取其精华而用之。不能禁锢学生的绘画思想,但是示范的时候却要多样化,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图片,这样学生慢慢就不再直接模仿教师,而会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3.多样模式,丰富学生创作的渠道。美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多种类型,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

在上欣赏类课程时,改变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不同的人对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要培养学生敢说、能说,教师要放得开。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先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出示教材让学生观察理解其深意,一起讨论分析教学的重点,以说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一些在自己理解基础上的进行创作,教师基本不做范画,这样可以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设计类课程操作性较强,需要运用适当的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请学生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思考這个作品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遇到综合类材料类的设计课程,还需要思考这个作品需要些什么材料;然后由合作小组的小组长组织讨论,在难点上向教师提问;最后,挑出各个技术难点进行示范与讲解,并且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做小教师教还未掌握技法的同学,这样,课程的效率提高了,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计雷同,还增强了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有的设计课程,可以请每位同学设计图纸,然后由合作小组中进行讨论与选拔,优胜的设计图纸才能得以进行实物制作,这样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进行激烈地思想碰撞,让实践与创新更好地结合。

造型类课程,笔者强调的是实物观察。在低段尽量以实物让学生们观察训练和课堂回忆画训练,在课堂上的语言要童稚化,激发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亲近感,这样学生更能自发地、自主地完成教师的布置并以此为荣。在中年级的造型类课程训练中就以带出去为主了,经常地带着学生们在校园里进行实地的观察、临摹而后创作。

综合探索类课程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所以在这类型课程的教学中,需进行跨学科教学,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结点。

4.多元评价,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评价方向要多维度,由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的评价,且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既保护了学生的画画热情,也激励学生们把自己心中想法画出来。评价方式多样化,笔者将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语言评价,集分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在课堂上笔者经常会用语言来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每一次课堂上有优秀表现,笔者就送出小红旗进行集分,当累积到一定量就送出小奖品。如果作业完成很及时或很棒还可获得小红旗。在期末时,根据小红旗的多少来评出奖项,再次获得礼物。

在经过一年的时间后,慢慢地学生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发现,也更加自主、自动地完成美术学习,模式化的东西慢慢地退出了学生们的画面。手工课中,雷同作品渐渐变少了,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美术的天地中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当学生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大家分享他的快乐,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判了。偶尔也会出现反复,因为教师没有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估记错误,而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有的学生会出现茫然,不知该怎么画,有的就会退回到模式化中去表现。所以在把学生带出模式化绘画这个泥潭时,要小心地不要走回头路,领着学生们一步步,小心地不要摔倒,慢慢走向创作的坦途。多多地带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观察与创作,让他们的创作源泉不再被模式化所截流。(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岭学校)

猜你喜欢
范画模式化绘画
透气感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浅谈对儿童美术教学中“范画”的认识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与实践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美术课堂中范画教学浅探
用范画引领儿童走进审美的世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