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芹
“养”是规模养猪的技术核心,“防”是规模养猪的基础技术,“治”是规模养猪的无奈之举。因此,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和“养重于防”的原则。
1“养”
“养”的内涵包括饲养方式的创新,在规模饲养继续发展的同时,应当大力探索“山地放养”、“林地放养”、“分阶段饲养”、“农户专业化散养”和“农户间断饲养”等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饲养方式。建设猪场时,更加注重适度规模,适量集中,适宜环境。
改进猪场设计,做到主体建筑、病死猪和粪便处理工程、废水废气处理工程三者“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启用”,并使其内部结构和布局更加完整、完善、合理,更加合乎猪的天性,更加便于管理,同外部周围环境更协调。使用的饲料应货真价实、营养全面、经济实惠。饲养过程尽可能满足猪在生长发育中对饲料、水、空气、空间、场地和睡眠、运动、嬉戏的需要,为猪创造生存生活的必需环境。
要通过经营模式的完善、饲养环境的改进、饲料质量的控制、饲养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用尽量满足、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的办法养猪,使猪的体质更加健壮,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实现人类同猪和谐共存,养猪业同环境协调发展。
2“防”
“防”的重心在于防线前移,将疫病预防控制贯穿于整个养猪过程,做到防患于未然。
确立隔离意识。在规模饲养和散养还将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情况下,隔离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猪群染疫的概率。饲养人员必须确立牢固的隔离意识,重视隔离工作,落实隔离制度和措施。如做到病猪隔离治疗;新引进猪隔离饲养,观察期不到1月不下结论,没有明确结论的猪不得进入主产区混群;外部人员和车辆不消毒不得进场,更不得擅自进入生产区。
养成自觉消毒习惯。饲养人员要认真落实消毒制度,并注意开展消毒效果评价。在工作中通过不断比较,筛选、引进新的更加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药品和器械,将不同的消毒方法巧妙结合,提高消毒效率,努力避免外部细菌、病毒传入本场。
選址建场开始考虑疫病防控。猪场场址选择在向阳并接近水源、地势高燥、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地基坚实的地段,并同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村庄保持一定距离,与附近的村庄、学校、居民区、饲养场保持足够距离。最好同村庄、学校、居民区在主风向的垂线上平行摆布,如能形成相对封闭的小环境更佳。当然,水、电、路、电话、网络“五通”是必须的。鉴于局部区域猪群密度较大,养猪区域空气质量差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猪场选址应改变观念,不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坳,而是选择通风向阳的山麓、半山腰,以保证猪场内长时间处于通风良好状态,改进圈舍结构的重点在于改进通风条件。改造房顶意在扩大猪舍容积和提高隔热性能,即使改造过的猪舍,也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加强巡视观察,保证饲料质量。通常讲饲养管理时,人们注意了水的供应、饲料的添加、通风、卫生、消毒、转群并群等,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了对猪群的巡视。事实上对于现阶段我国规模饲养猪群不论是管理水平较低的专业户猪群,还是管理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饲养场猪群,加强对猪群的巡视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因为现在许多猪群只是形式上的集中喂养,对规模饲养状态下猪的生理影响、行为影响、习性的改变等研究严重滞后,哪些行为是正常的集群反应,哪些行为是对环境条件不适的应激反应,哪些行为是群养状态下猪群难以存活的极限反应等。保证饲料质量尤为重要,饲料质量的控制应看实际饲喂的效果。一要通过制度建设,严格管理,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二要严格把握重点环节(如预混料、微量元素原料进场后的质量检验),杜绝重点环节责任事故的发生;三要采用从饲养车间依据饲养效果反向追溯的办法,查找、分析饲料质量事故的原因或源头。
开展“处方化”免疫。预防接种应当“处方化”。即使是一个企业集团,也应做到并坚持“一场一方”,并把免疫效果评价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实行脉冲式交替给药。预防用药(保健用药)实行间断性轮换脉冲给药法。如控制血源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病毒病的三种药物(单一种类或复合制剂),按照治疗量用药,每月的上、中、下旬按照治疗量各给药3天,每天1次,集中投药,用药期间可根据药物特性在饮水中添加相应的辅助药品,如电解多维、补液盐、保肝通肾药、中成药等。避免长期用药对肝脏和肾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