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2015-10-21 16:40郭瑾杰翟芳会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脑缺血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郭瑾杰 翟芳会

【摘 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患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经过护理后发现,干预组的治愈效率要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病症的发作机率,提高治愈速度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缺血;临床效果

短暂性脑缺血病症是由于患者脑颅内的血管发生病变所导致的部分神经功能出现短暂性缺血,发作时间虽短,但反复发作次数较高,患者可再1小时内恢复状态,因此此疾病不容易受到患者的重视,此病若不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则会逐渐发展成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威胁[1]。为了提高病症的治疗效率,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改善患者后期病症的复发现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患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0例,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患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5例,两组患者年龄范围在30至70岁,经过头颅CT检测,两组患者均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标准,并对这两组患者做了全面的肝脏检测,排除其它肝脏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讲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的专业知识,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病症发展状况,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做好基础护理。

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

(1)观察患者病情发展

当患者正式入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将患者病症的发作状况以及发作次数进行详细记录,若发生异常现象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做好患者因短暂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脑卒预防工作。

(2)疾病引发源护理

引起短暂性脑缺血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为了使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护理人员需注意对患者的疾病引发源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将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

(3)安全护理

由于短暂性脑缺血症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肢体功能下降等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安排患者多进行休息,并在病床侧添加防护栏,尽量减少患者独处的时间,避免患者在病发时走动摔倒,帮助患者定时变动体位,让患者在更好的狀态下休息。

(4)饮食合理安排

根据患者的疾病原理为患者安排科学饮食,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因此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饮食坚持以少量多餐为主,食物以清淡、低糖为主,叮嘱患者忌酒和辛辣食物,多食用维生素、纤维素高的食物。

(5)心理护理

当患者短暂性脑缺血症病发时,患者普遍会产生恐惧感和紧张感,这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让患者能够平静、稳定的度过治疗期,护理人员要注意多与患者耐心沟通,将患者的真实情况告知给患者和家属,让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疾病,减少不良情绪,为患者做好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两组护理对比发现,干预组的治愈效率要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干预组 40 36 3 1 61.46%

参照组 40 9 4 27 31.87%

χ2值 5.91 5.25 5.96 5.8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更为全面,并且护理内容更有针对性,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病情状况来进行对应护理,提高病症的治愈率,为患者提供更周全的护理服务。本文通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发现,干预组的治疗显效有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疗效总有效率为61.46%,参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7例,疗效总有效率为31.87%,干预组的整体疗效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综上所述,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病症的发作机率,提高治愈速度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在接受全面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并让患者的病发源和饮食得到良好的控制和安排,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更为科学,对患者病症的康复十分有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5]。

参考文献:

[1]李小莹.王力红.毛薇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的是是是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12):25-26.

[2]郝其玲.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11-112.

[3]代国兰.责任制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659-660.

[4]齐敬玲.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105-106.

[5]刘欢欢.综合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J].河北大学学报,2015,11(12):125-126.

猜你喜欢
脑缺血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七氟烷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颈动脉重度狭窄脑缺血支架术后CT灌注变化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