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河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2015-10-21 17:23吴箐
创新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多媒体

吴箐

[摘 要] 多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方式,媒介环境的变革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模式的根本动力。单一类别的图书馆资源无法满足读者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本文以多媒体环境为背景,分析了河南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时出现的问题,试图合理建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多媒体;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G2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7-88-2

Research on Henan University Libraries Multimedia Resource Sharing Model

Wu Jing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has changed the speed and way of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to achieve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 sharing mode is the innovation in the media environment. A single category of library resources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readers to get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resource sharing in Henan were analyzed under multimedia environment,making efforts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ode, so as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Keywords:Multimedia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 Sharing.

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传播的方式朝着多样化发展,多种媒介相互融合促使人类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特别像手机这样的自媒体出现之后,河南高校图书馆在多媒体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龚尚猛在《高校资源共享新模式》中将资源共享这样描述:“资源共享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能的一种理念”[1]。为了满足学生对图书馆大量信息的需求,河南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传统的信息服务上大胆创新,在多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资源相互利用,改革信息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 多媒体环境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媒介环境的多样化促使高校图书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将从以馆址为主体向以电子信息资源为主体方向发展,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强大的管理和检索工具,提供各类信息为社会组织或个体所利用”[2]。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于多种媒介技术,逐步完善图书馆的开发、整合、研究,以确保其朝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成熟也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图书馆可以利用媒介客户端相互之间开展信息资源的交流与服务。而作为读者而言,如果高校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随时随地获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信息。比如有些高校开设了微博、微信客户端,读者只要关注,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该图书馆发布的信息资源,这种多元的、互动的信息流通形式,不仅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储备量,也使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快捷便利。

2 河南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现状分析

2.1 信息服务以传统媒介为主

图书资料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标志,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之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因此,只有信息服务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南高校图书馆大多仍以网络作为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未能很好地利用“手机”这种自媒体的优势,学生大部分只能通过网络去获取信息资源。图书馆自身也只是利用网站去宣传自身开设的服务项目,如在河南高校图书馆中,设立微信服务平台的高校就很少,读者不能随时随地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新的媒介技术可以拓宽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改变传统媒介为主的信息资源发布是河南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当重视和改善的。

2.2 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性

对于高校而言,丰富的信息资源在适应学校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单一的图书馆资源并不能满足读者对各类学科信息的需求。河南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并针对专业类别的设置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如河南大学图书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文献资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馆藏优势:河南地方史志较为丰富;大型古籍丛书基本齐全。河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馆藏体系。而河南中医学院则是以中、西医学、药学类文献为主体,以中医药古籍为馆藏特色。河南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大都富有自身的特色,但是,相比较综合性资源并不丰富,如果建立资源共享模式,则可以提高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 河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構建

3.1 运用联合电子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

部分河南高校图书馆已经对校园学生之外的读者开放,如河南大学就主动开放馆藏,积极服务社会。但许多高校仍旧主要采取手工借还的方法,这对于许多外地的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建立了联合电子图书馆,就可以避免地域限制,联合电子图书馆可以将各大高校图书资源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源库,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联合电子图书馆的建立,也可以变相的为图书馆做宣传。目前河南高校有不少图书馆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联合之后,各个图书馆都可以将自身的特色宣传出去。除此之外,电子图书馆的建立能够促使高校的电子化建设,并适时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如郑州大学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命名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Calis河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Halis)的管理中心均设在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生阅读委员会和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图书馆,以方便读者查询和运用各种图书资源。由此可见,联合电子图书馆可以将不同特色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使得单一的图书资源变得更为丰富和多样化,有利于各种图书资源的整合利用,联合电子图书馆的建立必须以各高校之间的信任为前提,认识到资源整合是未来高校图书館发展的主要方式,愿意将自身的图书资源与他人分享,发挥各自高校的资源优势,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馆际互借,进而保证各高校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学习。

3.2 利用专业特色促使图书馆和相关单位联合

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的聚集处,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媒介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河南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许多独特的数据库。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先后完成的“小麦专题特色数据库”、“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和“鸡研究特色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建立了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兼顾其他学科的文献配套与收藏体系。这些有着自己专业特色的高校,可以积极地同相关单位相结合,如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可以和省内的医院单位进行联合,一方面可以将自身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分享给医院;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医院获得重要的实践课题,保证学校学术研究的顺利开展。

利用学科专业特色与相关单位的联合,不仅可以保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的顺利实施,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推荐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促进该专业的长足发展,也能够保证我省特色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3.3 保证资源共享模式的网络安全

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高校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成为可能,想要保证高校资源共享模式的顺利开展,网络安全的问题就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等都成为资源共享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实现了联合电子图书馆,就对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一所高校出现了网络管理漏洞,就会波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以共享技术平台为支撑,也势必要真正保障高校的图书馆资源不被黑客入侵,被无故损坏,因此也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3]。同时,还应当聘用一些高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优化网络环境,保证资源共享模式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龚尚猛,董孙元.高校资源共享的新模式[J].学理论,2011(36):23.

[2] 王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2008(4):92-94.

[3] 边丽君.关于构建河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探析[J].社会经纬,2014(3):149.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多媒体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