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情感,浓缩鲜明人文特质的学科,它对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心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恰当渗透情感,是引领学生踏入语文殿堂的金钥匙。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很多教师仅仅关注对考点及双基的训练,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却鲜有问津,导致语文课堂成为生硬机械、毫无生命活力的训练场,语文教学也因此丧失了应有的“语文味”,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丝毫快乐可言,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那么,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发挥情感因素的润滑作用,还语文课堂以快乐、愉悦,让语文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就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发挥情感功能,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谈点浅薄的看法。
一、博大师爱,点亮学生情感天空
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是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渗透的基石。如果教师对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了无兴趣,情感渗透则成了空中楼阁。尤其是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敏感多疑,渴望教师的理解与关爱。沐浴在教师如春风般的关爱中,他们会变得自信而执着。
作为情感载体的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间的课外或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散发着真理的光芒,或流淌着美好的人性,或浓缩着人间至爱……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时,如果不以自己丰富的情感作为铺垫,仅仅凭借苍白无力的语言,怎么可能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共鸣?实践表明,教师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感而发,以心施教,以情激情,才能挖掘出文本的内在精神,真正吸引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境界,敲打自己的灵魂,撞击自己的心扉,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巧妙引入,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新颖独特的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环节。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必然有一个成功的新课引入。教师精心设计,灵活导入,悬念迭起,激情朗读,课堂沉浸在既疑虑重重、又情智飞扬的氛围中,学生探求热情高涨,既“想知”、更“乐知”。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新课:“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生机盎然的美景;一提到春,大家就会自己充满了力量,内心洋溢着浓浓的喜悦。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了无数描绘春天景色的千古名篇。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我们今天再来感受一些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语,既大致介绍了文章的内容,又将自己对春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示给了学生。精彩的导语,犹如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将学生引入神秘的语文殿堂,进入学习情境,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真情诵读,开启学生情感闸门
真情诵读是实现以情传情的最佳途径,它能将无声的文字瞬间转变为激荡学生心灵情感的浪潮,引发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
同样对于《春》的教学,我与学生运用轻快、欣喜的语调,瞬间让学生感知出充满生机的春草、温柔绵绵的春风、浸润心灵的春雨等形象,感受到春意盎然的美好春光,带给人心灵的放松与舒展。教学《最后一课》时,则在深沉、悲愤、富有感召力的朗读中体会爱国的情怀。
语文教材中像《春》《最后一课》这样的佳作可谓俯拾皆是,通过朗读体会充分体会内在情感,感悟人生的哲理。在语文教学中,以情悟文,以情达理,以情引智,情知合一,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激情讲解,点燃学生情感火花
教师的语言,对于课堂的成败,对于课堂是否精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语文课堂,如果我们教师老气横秋,课堂语言一成不变,必然不会激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他们也必然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课堂之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语言不仅要准确精炼,逻辑性强,更应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尤其是在课文中的动情点,要充分运用课堂导语,巧妙过渡,以情导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在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借用宋代俞文豹《吹剑录》中对“豪放派”与“婉约派”不同风格的比喻,婉约词恰如“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豪放词犹如“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我在讲解中,模仿两种不同流派诗词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诠释,学生的情绪完全被我引入了对古诗词的探究中,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也被极大的点燃。
五、优化手段,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在展现多姿多彩生活画卷的同时,也必然渗入了作者的喜怒爱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文佳作,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之前,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将学生引入美不胜收的阅读情境。
例如《春》一课的教学,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山朗润起来了” “ 草绵软软的”“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并配之以轻快的乐曲。学生边聆听,边遐想,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引发他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整个身心都被这充满生机的春景所感染。即便是那些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也被吸引到课堂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优化了教学效果。
总之,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失去了情感的润泽,语文课堂将变得毫无生机与活力。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因素,将其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感受美丽,这样,才能不仅促进课堂教學的高效,更培养出心智健全,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