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燕
聋哑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这更是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环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聋哑儿童的发声原理出现障碍,导致他们无法感知外界声音,丧失与外界交流的途径,难以模仿与学习发音,失去了语言功能,成为聋哑人。而要使这些弱势全体顺利融入社会,就必须从聋哑儿童抓起,培养他们的交流水平,幫助他们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本文就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略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正确认识小学聋哑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对于小学聋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他们后天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聋哑学生由于其自身原因,不可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学习语言,但是作为生命的个体,时代与社会也需要让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忽视对小学聋哑学生语文的教学,必然会制约他们认知和思维水平的发展,让他们更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渐行渐远。而如果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的基础,掌握相应的语文素养,才会为他们后天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聋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发音,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别人的语言,突破日后育人交往的障碍,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能自主约束自我,自信自尊育人相处,共享平等的社会权利,共尽社会义务。因此,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也必然是一项异常艰巨的重任。
二、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
由于教学主体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诸方面。
1.中高年级仍然归于依赖课本,缺乏必要的拓展提升
我过现阶段的小学聋哑语文教学,部分老师自身态度不端正,自身存在畏难情绪,尤其表现在中高年级,有些老师满足于在低年级时学习的一些词汇和句子,在高年级时“烫馊饭”,缺乏给学生必要的积累,导致学生能力水平举步维艰,层次不高。有的高年级语文老师在课堂时,停留在简单内容讲解,不去认真指导学生理解生词、句义,不去帮助学生领会整篇课文含义。这样在学生没有牢固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就让学生去理解课文,让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不知所云,如坠雾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2.忽视聋哑学生语文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终生发展意识
聋哑学生的语言素养的提高,需要我们教师本着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理念,用教师的爱心去浇灌他们成长。为此,我们教师要突破教材、教法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契合他们实际,创新思路,从而引导他们在人生发展的征途上前行。事实上,现今的教材体系中鲜有对话性质的课文,这本身就对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大为不利;更因为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习惯沿用边打手语边口述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往往更注意的是教师的动作与手势,对教师的发音口型很少兼顾,这实际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并不科学,因为学生运用语言机会的缺乏,他们很容易将刚刚学会的词语和句子淡忘。这些原因都会直接影响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进而制约他们语文交往的能力。
三、突破小学聋哑语文教学的策略
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出现了低效的现象,如果我们听之任之,不去想方设法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笔者经过深入思考,结合平常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想法:
1.重视基础知识培养
奠定基础知识的学习,打好学习基础,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基础。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随着小学聋哑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接触的课程也逐渐增多,课程结构也愈来愈复杂,这时他们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否扎实就能明显的显示出来。作为我们小学聋哑学校的语文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聋哑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这些方面,对于自身条件相对落后,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聋哑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指导,从而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为日后能够冲出困境出好力。
2.重视运用能力发展
聋哑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相对较低,这主要是源于他们的听力的障碍,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而聋哑学生在这些方面感受不到丝毫的优势,他们在刚入学之初,其语文水平与同龄的健全儿童具有较大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语文教学的目标仍是“不以学语文为主,而以语文运用为主”,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聋哑学生潜能,鼓励他们多读,多写,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开展语文实践的机会,将他们置于社会大舞台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实践中培养语言能力,从而弥补自身不足,这将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小学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让聋哑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切实的提高。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也是关乎这些弱势群体今后成长发展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社会各个阶层和学校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为聋哑学生的健康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