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作品中小人物的大意义

2015-10-21 14:56黄思齐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余华

黄思齐

【摘要】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到了90年代其写作风格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变,和80年代写“暴露”之流的主题不同的是,余华在90年代更倾向于“高尚的文学”这种主题,而形式上也从象征主义的手法转向了回归传统,以叙述故事一样的手法来进行写作。作品的语言一改作者过去夸张奇崛的风格而变为平白质朴,采用对话、重复的叙述模式。无夸张、无议论、无感慨的纯客观冷静的叙事贯穿始终。而《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余华转型后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小人物的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8-02

用余华自己的话来说,《许三观卖血记》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动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一边展示历史,一边诠释生活。与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等人不同,余华关注更多的是小人物,在历史的画卷上看小人物是如何求生,温柔却犀利的文风有时让人觉得残忍却不会绝望,那些原本俏皮荒诞的地方看完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让人揪心。

第一章 《许三观卖血记》的时代背景

1.1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创作出版于1998年,90年代,正是余华试图转变80年代的写作风格的时期,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社会制度也在渐渐的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做出与之相适应的的调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变化也促进了社会领域的变化。90年代文化上的最突出表现,是被称为大众文化的通俗、流行文化。他们有着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这成了文化方面的一大突出表现,和北宋明清时期兴起的世俗文化不同,这些文化产品的主體是个人。因此,90年代,随着中国逐渐变为大众文化社会,集体主义的观念在渐渐弱化,个人比以往任何时代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在文学创作上对于传统道德理想的怀疑,转向对个人生存空间的真正关怀,特别是由此走向了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认同。

而《许三观卖血记》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关注个人在小说里都得到了体现。小说从个人的视野深入表现个人生活的生存意义、从民间的立场表现当时个人的日常生活。

1.2小说情节所处的时代背景

尽管《许三观卖血记》的时代背景是50-70年代,这时期在中国发生了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变革—例如大跃进运动、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等,可是在小说里基本上是寥寥几笔或者一笔带过,并没有浓墨重彩的写当时的生活情境。整个小说的里时代背景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小说叙述的重点并没放在当时重要的时代情节,而仅仅是小说的主人公是当时的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叙述便只是当时民间个人的日常生活。这种特征与50-70年代的时代特征—集体主义,集中力量干大事,形成明显的对比。而这种对比,与上文所提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作品关注个人的风向是息息相关的,突出表现了在当时所忽视的小人物的生存意义。

第二章 《许三观卖血记》的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手法

2.1许三观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许三观是个在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期间的极为普通的民间小人物。可是,这小人物许三观形象不是简单的爱恨能说明的,既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令人发笑,也令人感动,呈现出复杂的人物特征。

作者对许三观所持的基本态度是喜剧性的诙谐一一滑稽、自卑。

许三观初次卖血为了证明自己身强力壮,在听了根龙阿方的“土方”后也毫不怀疑地在卖血前喝了一碗又一碗的水,“这水浸到了血里,人身上的血是不是就淡了?”在现在看来毫无说服力的证据许三观却深信不疑。此后每次卖血的时候许三观一直重视从他们学会的卖血方法—卖血之前尽量多喝水,卖血后一定要吃一盘炒猪肝和二两温的黄酒。这在现在看来让人哭笑不得的民间方法和许三观对此的严肃与注重,在整个卖血的沉重氛围中做出喜剧性的效果,也刻画了许三观的滑稽形象,同时向读者展示了小说在悲剧情况下的喜剧性。

而全文一条比较浅淡的线索是许三观、何小勇、一乐三人复杂的关系,许三观自从知道一乐非亲生后有许许多多的心理活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何小勇车祸后许三观对向邻里宣传“报应论”乐此不疲,许三观叽叽喳喳的背后是他被戴绿帽的不甘与自卑,而直到许玉兰吓唬他再多说自己也会遭天谴许三观才闭的嘴,这不由得让人哑然失笑,一个滑稽自卑的诙谐形象跃然纸上。

但许三观就没有高尚的品格吗?显然并不是,许三观市侩、鸡贼、软弱,但他也是个温情而柔软的人。之后卖血的过程都隐藏着许三观作为父亲的爱或家长的牺牲精神。卖血本身就具有牺牲的意义,因为血在小说中又象征生命,血与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这么滑稽的人物许三观,在小说里通过卖血的过程给读者带来温情与感动。其中最后往上海的卖血旅程是最感人的地方:“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路上要经过林浦、北荡、西塘、百里、通元、松林、大桥、安昌门、靖安、黄店、虎头桥、三环洞、七里堡、黄湾、柳村、长宁、新镇。其中林浦、百里、松林、黄店、七里堡、长宁是县城,他要在这六个地方上岸卖血,他要一路卖血去上海。”

小说通过这种卖血的表现作为父亲的对儿子的爱和献身,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小人物许三观的高尚的形象。与此同时,一乐与许三观的关系—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也向读者揭示了超越血缘关系的父爱,这使许三观的形象高尚更加闪耀。对生身儿子的爱不算什么,对一个非亲生的儿子如此深厚的爱更是难能可贵。

这便是许三观,一个让人发笑却也让人眼眶湿润的小人物。

2.2写作手法—以小说的“重复”为例

小说中有许多重复的情节,比较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老板,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这句话的出血就代表着着许三观又去买了一次血(除去为了救一乐的那次)。许三观接二连三的卖血行为以主导动机的方式构成了整本小说。曾有学者说,重复是先锋小说曾经乐此不疲的叙事策略。重复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重复则又分成主题重复与叙述重复。而许三观卖血记正是通过重复性事件的精心设计将主题重复这种写作手法用的淋漓尽致。

《许三观卖血记》某种意义上和《活着》是非常相似的两部作品。许三观以加速度进行的重复卖血的行为同样有理由使许三观陷入苦难的深渊。如果他最终像《活着》中的有庆那样死于输血,也不会使人感到意外。但是,和《活着》不同,《许三观》更多了一份温暖。许三观在晚年还有一次未遂的卖血,卖血事件的重复发生似乎是踩着命运不可抗拒的脚步,崩溃的前景隐约可见。但是,许三观没有倒在反常的卖血中,甚至最后还有一个安享天年的晚景。所以有评论家說“与以往的冷酷心肠不同,余华这次露出了温情的面目,卖血事件的重复所积累的不动声色的残酷性,经过精心的处理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上。”第一次为了证明身体强健而卖血,最末次是因为长久没卖血想去卖卖。两次意义不充分的卖血构成了许三观卖血生涯的头和尾,而因为两次卖血动机的不明确和琐屑,降低了苦难的卖血生涯本身具有的沉重的悲剧气氛。

第三章 《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

3.1作品本身的意义

《许》是一部以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为题材来创作的作品。这种简单而朴素的题材在小说中通过余华的独特写作方式变为与众人共鸣的故事,深入表现小人物日常生活当中的高尚价值,最终揭示小人物具有的高尚美德。在中国50-70年代这混乱而荒谬的时代,当时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异常难度的,在社会上他们的位置更像是临时演员,宛如一颗颗芥子淹没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但是他们在《许》当中以主人公的角色来复活。小说通过小人物的日常性故事揭示了高尚的人情“父亲之爱”。突出表现小说的主题,即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其生存意义。从“芥子”的角度来刻画人性的纯真与真实。这份真实让人为之动容。

3.2对余华的意义

和80年代的作品不同,《许》与80年代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对立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余华风格转型的特征。与80年代在主题方面它充满着暴露“社会”的意识;在叙述方面不像传统讲故事的形式,采用象征和荒谬的方式,充满着残酷和冷漠的描写有所不同的是,90年代余华试图实现了揭示“人”的高尚的写作转型,即注意力从社会转移到“人”了。不像80年代暴露社会的先锋派风格,余华开始写有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性的故事,表现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性当中的高尚及其意义。而这种立场在读者中也收到了广泛的好评,最能表现这种特征的便是《许》,据调查显示,它是在与读者共鸣的角度上最有感染力的作品。这意味着《许》实现脱离以前先锋派风格的写作转型。余华的90年代长篇小说的写作转型,到了《许》的时候,也形成了余华式喜剧性写作风格。悲剧性的作品被余华以一种轻幽默式的文风所表现,像一位老人在冬日的暖阳下露出身上浅浅深深的沟壑,笑着一一讲述每道伤疤背后的独特故事,让人听着笑着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莫言的作品虽土气却也情怀宏大,角度宽广。贾平凹更关注时代变革下人的转变和迷茫。而漫长历史下人物坎坷变化最好的当属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更多的是关注小人物,在历史的卷轴上看小人物是如何艰难求生,残忍却不绝望,看余华小说的一大特点便是能抓住不放一鼓作气跟着主人公完成故事。余华总是最能让人笑着笑着就眼眶湿润的作家。他笔下的小人物总有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李先宪.《许三观卖血记》的日常性与小人物形象[J].2011

[3]李今.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结构与隐喻意义[J].

[4]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J].1996

作者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14级学生

猜你喜欢
余华
余华:不管怎样,好好活着
余华:不管怎样,好好活着
一颗假糖的温暖
温暖的假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读与写(节选)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