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不管怎样,好好活着

2024-01-11 02:32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签售会福贵踢球

快60岁时,余华在韩国开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全是头发五颜六色的年轻人。甚至有人为了签售会通宵排队。

其实在咱们印象里,作家、学者都挺有距离感的,就算住自己家对门,也不敢过去打招呼的那种。怎么到余华这,反倒一窝蜂地往上扑呢?

63岁的余华成顶流

要说余华签售会现场那么多人,个个都爱看书,谁都不会信的。有点文化、没点文化的年轻人都爱去余华签售会,就是因为余华太有“梗”了。天天给旁边的翻译老师都逗得嘎嘎乐。

读者想要他签个“暴富”,结果他让人家心有“抱负”。人家说自己考上研了想他签个“发财”,结果余华假装只听了前半段,签了个“好好学习”。好不容易顺着读者一回,签了人家想要的“一辈子不上班”,结果又在扉页“夹带私货”,祝人家在家里上班。

余华这小老头往签售桌一坐,看着蔫了吧唧,只是个没有感情的签字机器;敢情脑袋一直飞速运转,把每一个读者都冒犯得恰到好处,相当幽默。

合理怀疑余华是在报复工作,或者是报复读者,毕竟读者也没少冒犯他。上回在韩国的签售会,有人带了加缪的书,还有人带了莫言的书请他签名。给余华乐坏了,提笔就来。在余华的心里,余华从来都不只是余华,他是余·加缪·莫言·专业代签·华。而且网友说他是“专业代签”,估计他本人已经知道;毕竟网上关于余华的梗,他自己是一个没落下。

网友说他长得像一只小狗,他转身把头发剪了:“看你们还说我不!”不过最后还是放弃无效挣扎,接受了这个设定,还调侃自己参加活动穿西装,是潦草小狗穿西装。

有人问他为啥给自己的作品《活着》打9.4分,还以为精确到零点几,有什么讲究呢。结果余华表示:豆瓣抄的,我也不知。

余华跟大家没有距离,还真不是装模作样跟年轻人玩几个网络梗。余华跟年轻人是真彼此共情,双向奔赴。别的不说,你就看签售会上余华那个上班如上坟的表情,满脸写着“不想干活,但又不得不干”,每个打工人看了都深深共情。大雪天去学校里讲座,看着座无虚席的会场,余华上来第一句话:“这么大的雪,我是你们我就不来了。”

其实作为长辈,尤其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长辈,是最爱用出生年代来划分彼此,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为自己的不理解找借口的了。但不管年轻人在余华面前怎么群魔乱舞,也没从余华嘴里听过“你们这一代”“你们90后”之类的话。

年轻人爱找余华玩,是因为余华不端着。而余华愿意和年轻人玩梗,是因为他懂年轻人的累。

最明白“累”的作家

余华是最懂偷懒的作家。咱们都听过余华(据说是编的)换工作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人找工作都找多金的,余华偏偏看上可以天天在路上闲逛的。

余华在做人上也偷懒,能松弛着就绝对不端着。有个外国记者采访他,问他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余华用最严肃的表情说了最“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

余华写作上也不端着,不爱用华丽的辞藻,都是最生活化的比喻。他写福贵的丧子之痛,说:“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余华就好像是对装腔过敏,抗拒文学赋予他任何光环。所以他看得见福贵的痛苦,知道福贵会说,像盐。也看得见年轻人的累,作为一个以奋斗为主旋律年代出生的人,他却能理解年轻人想“躺平”。当别人请他评价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的时候,他说上香也是一种上进。

他知道过去的经验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奏效。年轻人问他自己该看什么书,他说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年轻人问他怎么平衡创作和生活,他没有侃侃而谈自己的经历,只是说累了就休息。

余华什么都知道。他见过那个经济上行的时代,每个个体不管是原地打转,还是努力奔跑,只要乘上了这部时代的电梯,总有一天可以达到顶点。眼看着这部电梯现在速度放缓甚至停滞了,“努力就有回报”的叙事已成过去式,他知道年轻人拼了命向上跳,也跳不出时代电梯的轿厢。

有些学者、专家叫普通人把闲置住房出租,而余华给自己的书起名《活着》。因为他知道“活着”这个词对普通人的重量:活着不是喊叫,不是进攻,是忍受。

余华是清醒的,醒着的人往往最痛苦,每天觉得自己深陷其中,却无力改变;余华的作品看上去也是这样,《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一个比一个致郁;可余华本人,偏偏是最快乐的。

快乐的余华

咱们都知道余华和史铁生是好朋友,史铁生失去双腿后,所有人都避免跟史铁生说“走”和“跑”之类的字眼,生怕刺痛他。

只有余华对他说:“铁生,咱们去踢球啊!”

余华剔掉区别对待的眼光,真的带史铁生去踢球了。让史铁生当守门员,不是因为他跑不動,而是他坐在轮椅上看着病病歪歪的,正好没人敢往他那踢球。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按照这个逻辑,余华对生活爱得实在太深,他的态度就是:命运扼住了我的咽喉,那我就跟命运玩窒息play。

余华的《活着》是公认的致郁大作,多少人看完都怀疑人生,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但余华偏偏说福贵不是悲剧人物,他是个积极的人物。

余华最开始写《活着》是用第三人称去写的,结果根本写不下去。因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福贵除了苦难,他一无所有。换成第一人称,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余华才发现福贵拥有过很多,反而很快就写完了。

“人生的价值是属于自己的感受的,不属于别人的看法。”余华太懂这一点了。

余华接地气,爱玩梗,也是因为他不是那种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而给自己找麻烦的人,所以他活得很轻松。余华看懂了这世上的苦难,又用幽默消解了苦难带来的煎熬。他把一切都看透了,却不卖惨、不放任情绪,也不让别人沉迷痛苦。他只会拿捏着轻松温和的语气,笑笑说:你的痛,我都懂,不管怎样,好好活着。

摘自“ONE文艺生活”

猜你喜欢
签售会福贵踢球
踢球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学习、踢球两不误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放风,我们去哪儿?
活在当下
袅袅要开签售会,主持鸭居然不是我
像梅西那样踢球
两猴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