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飞
摘 要: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由高速回調至中高速增长平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升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深挖其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帮助大学生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把握良好就业心态,从容面对就业心理压力。
关键词: 就业心态 常见就业心态 心理调适指导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由高速回调至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的新变化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化时期,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学业与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处理好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对大学生应对就业挑战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就业心态
(一)认知自我方面。
1.期望值过高
期望值过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盲目自信。某些大学生就业期望比较高,盲目地认为是名牌学校毕业生、成绩排名靠前、专业比较热门不愁找不到工作等。他们非国企不去,非行政单位不去,私营企业不去,工作不是朝九晚五的不去。在高估自己优势的同时又对自己的劣势认识不足,当应聘单位的结果未得到预期,或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巨大差距时,会出现心情沮丧或一蹶不振的情况。
2.自我评价过低
自我评价过低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表现为某种程度的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妄自菲薄,对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不自信。某些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水平,但总认为读的不是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不强,于是临阵退缩,主动放弃很好的就业机会。自我评价过低容易造成无形的压力,对自己的不客观的评价,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缺乏信心。
3.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般表现为一味地怨天尤人。他们和别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总觉得自己的优点比别人多,未能找到期望的工作单位就抱怨招聘程序不合理,别人能力比不上自己。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对于自己的错误,总归错于外部原因。
(二)认知社会方面。
1.爱慕虚荣
爱慕虚荣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为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等。大学生充满活力,虚荣心强,容易与同班同学比较,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就业能力存在的差异,则可能出现盲目攀比心理。某些大学生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自身的不足,找与自身能力水平相匹配的职位,而是一味寻求比同班学生更好的工作单位。
2.随大流
随大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大学生个人容易受到同学行为的影响,找工作时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顺应多数同学的行为方式。当看到学生在热门地区找到热门工作单位时,受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好、有面子等社会观念影响,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跟风向热门地区、热门单位靠拢,只要能进入大城市、大机构就行。
3.犹豫不决
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优柔寡断,机遇临时决策犹豫、不敢决断。许多年轻人在职业的选择上,没有特定的方向,个别人存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在面对多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时,易出现矛盾心理,总想两者兼得,从而出现犹豫不定、思前想后等原因导致不能抓住机遇,当机立断进而丧失工作机会。
(三)矛盾与焦虑方面。
1.矛盾心态
矛盾心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为面对相互矛盾的选择时产生不知作何选择的困惑。一方面期盼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与竞争;一方面考虑依靠自己找工作,另一方面又依赖家庭的安排。
2.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为在求职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对于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来说,走出学校到社会找到心仪的工作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拐点。面临个人职业规划与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就业形势、有限的职位如何平衡问题,对部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这样复杂的状况往往让他们束手无策。
二、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业矛盾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供大于求。而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改变劳动力的供给需求结构。此外,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80万,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49万。逐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调适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高校因素。
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部分学校一定程度上忽略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内容。某些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内容大多是就业环节手续指导,政策制度指导,忽视心理辅导测试、抗压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过于强调就业程序的指导,忽视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调适指导。
(三)个人因素。
大学生依赖性强,对就业未能做好准备。大学生从年龄上已经上讲是成年人,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并未完全独立,学习依赖老师、家长督促、大学生活依赖家长维持、找工作依赖家长托关系,缺乏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的能力。另外,部分学生高中时期努力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但考取大学后却不再刻苦学习,对市场情况很少关注;有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付考试,没有确定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较好地转化为在岗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做好大学生心理调适指导
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态的形成,需要内外因的共同努力。除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外,大学生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己,调适心态,勇于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
(一)从社会层面解决供需矛盾,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紧张情绪。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之间加强联系,确保就业市场信息及时、全面、迅速发布,便于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为之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减轻部分大学生持有的毕业即失业的错误心理,缓解就业焦虑情绪。同时,用人单位应做到人尽其用,避免在岗位要求中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如非博士、研究生不用,非“985”、“211”高校不用,等等。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不顺等情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勇敢地面对压力与挑战。
(二)及时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真正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抗压能力,仅靠学生毕业前的临时教育是不行的,应将心理辅导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让学生主动了解社会,了解就业政策等,使学生真正了解专业特点、就业前景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就业中遇到困难的大学生,要及时跟进,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辩证地看待找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增强自信心。
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熟知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特定要求,努力做到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在就业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避免出现盲目自信、妄自菲薄、犹豫不决等情形。同时,不能一味强求工作单位必须与就业目标一致,相反要做好不匹配后的应对方案,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以沉着冷静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大学生要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多参加职业培训、执业资格考试等,做好就业前的充足准备,以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使就业中的焦虑、困惑和其他心理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张远秀.大学生就业中常见心理问题与就业心理辅导[J].出国与就业,2011(21).
[2]雷娟.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及其调适[J].科教文汇,2006.7.
课题项目:本研究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中的“围城”效应研究(13240041033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