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继清
摘 要: 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是落实实践育人的根本要求,又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地方高校应在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改革创新,培育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从而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型 实践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是落实实践育人的根本要求,又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这一模式要求强化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高校要在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何提高”上扎实有效地进行改革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1.是落实实践育人的根本要求
早在2005年1月,教育部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2012年1月教育部又联合七部委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实践育人就是要把大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素质在实践中养成,知识在实践中内化,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可见,实践育人把实践环节上升到了育人理念的高度,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统领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按照这一理念,遵照以往我们习惯于把教学划分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做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成为人才培养的两大引擎,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且要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做到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除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补充的思想,彻底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状况,真正达到知行统一。实践育人理念决定了实践性应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特征,而实践性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就要求强化实践环节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要凸现实践性,学生要在实践平台上提素质、长知识和增才干。
2.是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与一些“985”、“211”高校一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同小异,趋同现象十分突出,从而使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服务社会功能不强,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毕业即失业,反映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思路不明确,由此提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变革的任务。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实行转型,经济转型发展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应把“突出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应用型的地方高校,更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改革创新现有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由之路,通过改革创新,形成“务实”的品格,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通道,对接行业企业的要求,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使学生能够提前介入社会了解社会,提前储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能很快找到工作,适应岗位,学生的价值能够迅速体现,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只有这样,高校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才能给予对高校支持,高校也才能克服自身发展的“瓶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是高校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没有、强不强,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接地气”。因此,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必须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互动中培养人才,着力在实践平台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是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需要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必将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深刻变化。慕课的诞生,给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将引发教师“教学的革命”,将引发学生“学习的革命”。慕课的特點是对传统的课堂实行了翻转,真正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了现实,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成了启发者与引路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和学习的主人。这种以“学”为本的价值导向,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要求,“教学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自己的情境。”①适应慕课这种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浪潮,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氛围,要让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尽情发挥,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必然要对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课堂教学等环节进行重构,拆除学生能力提升的障碍。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网罗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功能的最大化,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探究的一体化,构建体现时代潮流与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理论+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理论+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要解决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模式,实现教学相长。“理论+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定。“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受人指示的听众。在这个模式下,学生的参与感被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被消灭了,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了,结果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受苦。因此,课堂教学模式要变革。构建“理论+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任何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讲理论与讲实务统一起来,要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起来。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教实质上是对学的规范与引导,一是对学的活动进行规范,二是对学的活动进行引导。”②它要求做到两点:第一,教师要少讲精讲,要注重讲练结合。少讲精讲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一个观念,不是讲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而是要讲得恰到好处,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表明,教师讲过度了,其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效果。关于理论“是什么”完全可以少讲,因为教材中有,视频中有,网络中有,无须教师花大量时间去讲,所以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实行互动教学,参与教学。第二,要突出对实务的讲解。即使是理论课,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注重案例教学与情境教学。比如,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的应用导向,理论适用的对象、条件及范围等,也就是说,要突出“为什么”、“怎么样”的教学。把一堂课分解为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强化知识的转化与运用,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传道与授业的统一,把在课堂里很累的教师从45分钟中解放出来,让在课堂里无所事事的学生都参与进去,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实现了双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高涨。
因此,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一定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精心钻研教材,在教法上大胆改革,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结构,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自己对理论运用的诠释能力和情景设置能力。
2.构建“看+听+辩+用”的学习模式
构建“看+听+辩+用”的学习模式,主要是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的活动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科学的学习模式是由科学的学习理念,科学的学习制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构成的,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成效。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西方的哲人康德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共同道出了人类的一般学习方法,就是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大学的学习特点是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相当充分的自主支配时间,怎样提高自主时间的学习效率,让大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强在学习中的研讨十分重要。可见构建科学的大学学习模式,是由人类的学习方法与大学的学习特点决定的,它不仅决定着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而且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人生。在“看+听+辩+用”的学习模式里,“看”与“听”是学习的首要环节,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人说,人一生获取的知识与信息84%来源于看,11%来源于听,可见,不看不听就没有知识;“辩”是学习的中间环节,也是知识认同的重要环节,光看光听不能评判其真假,不能内化,也记忆不深,容易遗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辩”。一般说来,看得越多听得越多,疑惑也就越多,这就越需要辩论、讨论与争论。大学生是求知欲、思考力很强的一个群体,在大学这样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更能激发他们的深思与探索,达到真理愈辩愈明的目的;“用”是学习的最终归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根据学用结合,以学促用,以用促学的原则,教师要创设知识运用的载体与活动,让大学生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把学习与在校参加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相结合,為克服自己的“短板”而学,从而激发“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习效果。
“看+听+辩+用”的学习模式对现有学习模式上的超越表现于一是高效,它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突出了学习的主体作用,“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的发展就得失去基础,教育也不能成功”④;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四是强化了实践环节的作用。推进这一学习模式,需要在传统的学习模式里,强化辩论和运用环节,需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需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需要把教学工作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3.构建“练习+见习+实习”的实践能力培育模式
构建“练习+见习+实习”的实践能力培育模式,主要解决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提升”的问题,因而也是全面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途径,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是增强学生适应性,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的关键环节。“练习+见习+实习”笼统地讲都属于实践环节,其具体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作业训练、现场观摩、实践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践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等。作为一个完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强化练习、见习及实习三个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突出各自的地位,明确各自的要求,规定各自相应的学时安排,制定各自的考核内容,真正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践教学环节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不够,一是表现在对练习与见习要求没有作明确规定,被“淡化”、“弱化”与“边缘化”了,二是表现在对实习重视不够,被“形式化”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在实践环节上加大力度,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管理与监督。为什么要在实践能力培育上设置练习、见习与实习这些环节,是由人的实践能力提升的规律所要求的。从练习、见习到实习,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从部分到全面的过程,从浅度融入到深度融入的过程。练习主要是根据实践要求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见习做准备。见习主要是依据职业要求通过观摩掌握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具体操作规范,是介于练习与实习的中间环节;实习就是学生自己根据知识、工作程序与流程在实践中操作落实,练习是专题性的,见习是阶段性的,实习是终结性的,是对练习与见习成果的总检验,是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总体现,也是衡量学生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可以只有一次,但每一门课程都应有练习与见习的要求,至于开展什么样的练习与见习,如何开展练习与见习,则要根据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定。
正如只能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一样,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也只能在实践教学中获取,靠课堂理论讲授是不能实现的,光靠教师指点,自己不亲身实践,是提不高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任何教育行动都必须把重点放在下述两点上,一是‘科学人道主义,二是‘把科学运用于实践和具体工作”⑤。故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明确练习、见习与实习的学时学分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的练习与见习方案,改革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方式及权重,确保练习与见习环节在课程学习中及时到位,避免缺位,确保实习在毕业环节扎实开展,避免流于形式。
4、构建“搞调查+报项目+写体会+发论文”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
构建“搞调查+报项目+写体会+发论文”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如何培养”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理应成为能够担当这一历史使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意识普遍弱化,创新能力普遍不强,正因为如此,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高校是人才集聚的重要阵地,科研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厚,但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就出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环节,既没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导向要求,又没有相应的创新活动平台予以支撑,因此构建一个创新能力培育模式非常迫切与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地方高校,应该构建一个侧重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搞调查。让学生接触企业、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培育问题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2)报项目。让学生参加一些创新活动与创新团队,申报社会与学校各种项目,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去开展研究;(3)写体会。让学生撰写研究心得,撰写调查报告,撰写社会体验报告;(4)发论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与实证研究成果,培育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与满足感。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必须有一定的创新学分要求,作为规定动作,激发学生主动开展调查、申报项目、发表论文;必须有对高质量的创新成果的奖励举措,如在毕业、学位论文授予、组织发展、就业等方面进行激励,形成正确的目标导向,促进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只有构建这样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在这个指挥棒指导下主动作为,让学生在创新文化氛围中不断树立并强化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一系列创新活动及平台上提高创新能力。
构建这一模式,学校层面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与企业等的协同创新,构建创新平台体系,设置一些创新活动项目,在学生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实行创新学分一票否决制;学院层面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切实措施组织落实,为学生安排指导老师,做好创新学分的认定与评定工作。
总之,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之根本。我们应该坚持搞好顶层设计与大胆创新相结合,边探索边总结,逐步形成并完善既符合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又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8.
②③④⑤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32、245、245、159.
课题名称:本课题为湖北省2014年省级教研项目“实践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鄂教高{2015})1号、编号2014389);黄冈师范学院“学校转型发展视域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编号xfg20150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