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出版物质量,推动出版业转型

2015-10-21 14:00张蕙
文教资料 2015年17期
关键词:出版物质量

张蕙

摘 要: 在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出版物的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甚至下滑趋势。本文指出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并提出应采取加大力度,强化质量检查;树立意识,提高编辑素质;优化结构,规范编校流程等措施,推动出版产业升级和业务转型。

关键词: 出版物 质量 出版转型

数字时代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纸介质向新兴媒体转移,顺应时代潮流向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而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网络版本。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快速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传统出版数字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冲击,产品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均受到了巨大影响,尤其以图书为主要产品的出版社。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产品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在激烈竞争中出版社如何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无疑,图书品质至关重要。

一、出版物质量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出版物在品种规模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质量并没有随之大幅度提升,低水平重复品种多,精品所占比例小,编校质量不合格产品数量居高不下。既是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还没有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也是出版社经营管理水平问题。

首先,在全国出版系统内部,出版社的出版专业分工被突破。长期以来,各出版社在编辑、校对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基本上是按照本社出版范围运作的。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改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出版社把本单位的出版范围往外扩张,与本出版社出书范围不相吻合的所谓“打擦边球”的出版物越来越多,出版社的专业分工界限越来越模糊。如人民出版社出文艺作品,美术出版社出中小学教辅书籍,文艺出版社出农林理工类书籍,等等。这样必然导致出版社的专业出版编辑校对人员跨学科或跨专业作业,势必影响编校质量。“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凸显目前我国出版物的文字编校差错普遍而严重。

其次,编辑、校对、印制人员队伍构成波动较大。一方面因业务发展急需而补充大量新员工,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陆续退出或转换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队伍各种比例结构失衡。还有一些出版社出于多种“理由”,说是“精简机构”、“减少工作层次”、“降低成本”,等等,撤掉了专业校对机构,把校对人员安排到编辑室或项目组,既校对又编稿。这种“编校合一”的方式使编辑人员与校对人员的职责被混淆,责任编辑与责任校对之间的分工消失了。

最后,编辑出版任务量大,是近年来的普遍现象。以全国上报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度选题计划品种前100名的出版社为例,上报选题计划总量110244种,这100家出版社的图书品种平均超过1000种。根据实际调查,超过100名编辑的大型出版社一年的图书出版量一般在3000种以上,平均一名编辑出版图书20~30种;50名编辑以上的中型出版社,一般出版图书为800种左右,人均年出版图书也在20种左右。全国各出版社年出版图书低于200种、编辑人均出版图书低于10种以下的寥寥无几。这一出版量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编辑人均3~5种的基本标准。出版总量的极大增加,催生出极快的出版节奏,编辑超负荷工作,在出版业内属于普遍现象,编校质量滑坡是自然结果。

二、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具体措施

造成出版物一系列质量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因为出版物的质量水平不仅关系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影响巨大,重要性毋庸置疑,出版人必须高度重视和花大力气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力度,强化质量检查。新闻出版总署等主管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出版物的质量,从2007年起更把抓出版质量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总署直接组织专家对8000多种期刊的15项出版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部署各省、市、自治区和各系统、各部门进行了报刊质量检查或质量评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家先后将2007年、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开展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大力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现在,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界人士所认可和接受。

今后,有必要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出版物的质量检查,要抓紧制订各类出版物的质量检查评价标准、不合格出版物的处罚办法、报刊网站淘汰办法等。建议国家出版总署组织专家建立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质量保障体系”,制订配套的“编校质量差错认定规则”;分类制订出版物淘汰标准,形成常规的出版物淘汰机制;要求地方出版主管部门向先进单位学习,建立常规的出版物审读机制;建议对字符差错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出版物,实行一票否决。

2.树立意识,提高编辑素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人员——编辑,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迎接新的挑战。数字出版下的编辑除了必须具备政治理论水準、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等传统编辑的素质外,还必须在角色定位、能力培养上具备一定的转变,应着重树立和强化以下意识:

(1)责任意识。“责任制”是长期以来在出版工作实践中遵循的一项基本制度。自选题报批开始,就有三审制,审读稿件和编辑加工也有三审制,还有责任编辑、责任设计、责任校对、责任印制等制度,这些编辑制度在出版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贯彻落实,目的就是保证出版产品的导向正确、质量合格。具体到每一本图书,责任编辑就是主要责任人,这是因为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审读工作,并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责任编辑对一本书的出版是“全权负责、全程参与”。因此,责任编辑在书名页上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表明责任编辑在读者心目中就是对整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

(2)市场意识。所谓市场意识是指产品銷售者对投放到市场当中的产品种类、质量、价格、销售等情况的注重和了解。图书编辑面对图书这一特殊产品,更应具有市场意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价格、销售渠道乃至外观设计,等等。市场经济时代出版社的编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编辑的利益已经与图书创造的效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因此,传统策划、组稿、编稿等工作程序,已经不再是一个图书编辑工作过程的全部。一个合格的图书编辑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有市场调研能力、市场判断和预测能力及营销宣传能力。“编辑应该像导演那样,遴选剧本、物色主演、组织拍摄、后期剪辑制作、推介宣传”。

(3)创作意识。数字出版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加,获取的信息量随之增长。虽然为出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信息量过于泛滥,使得人们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变得困难。这就要求处于数字出版行业中心的编辑人员必须拥有高度的敏感度,能够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读者。编辑人员不能只满足于“编”的阶段,更需要在编辑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再创作,深入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学界动态和读者心理,培养甄选与价值评判能力,保证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数字出版物的选题质量、内容品位。

3.优化结构,规范编校流程。出版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出版单位的领导,在指导思想上要解决发展方式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把产品数量的增长看成“发展”,不能把发行码洋,尤其不能把造货码洋的增长当成“发展”;不能把品种增加、广种薄收当成“繁荣”。优化结构、控制品种数量、提高质量,应是出版界的努力方向。

在发达国家的出版物中,大众类读物、专业类读物、教育类读物三大类品种的比例结构是1∶1∶1。而发展中国家,三类品种的比例很不均衡,大众类读物、专业类读物比例很小,教育类读物的比例(主要是中小学教材、教辅)大约占到出版物总量的80%~90%。越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后者的比例越大。我国情况稍许好一些,教育类读物占出版物总量的比例大约在60%~80%,发行码洋,尤其是利润所占比例可能更高一些。这说明,我国出版业依靠中小学教材、教辅支撑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

在继续做好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的同时,出版主管部门的注意力,出版单位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大众类读物和专业类读物品种和市场开拓上。世界知名的出版集团,如贝塔斯曼集团、施普林格集团、维亚康姆集团、讲谈社等,都是以大众读物、专业类读物闯天下的。这就是所谓核心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很可惜,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在这两类出版读物上,调查研究不到位,选题策划不到位,市场营销不到位,创新努力不到位。没有叫得响的大品牌,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

在各出版社内部,各类出版物的比例结构应当科学、合理,尽量增加走市场这个渠道的大众类读物和专业类读物的比例,凭真本事赢得两个效益。有了科学、合理的出版物结构,出版从业人员就有可能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市场调研和选题策划上,下工夫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转变“广种薄收”的困难局面。

三、结语

转型并非把传统东西统统抛掉,另起炉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提出:“出版产业转型不是突变式的转型,而是扬弃式的转型;转型不是转目标,而是转路径;转型不等于数字化转型,而是全面转型。”“转型的目的是去掉那些束缚出版生产力的种种滞后因素,扫除绊脚石,开辟新天地。”他认为,传统出版对文化的敬畏和担当,对图书品质的追求与守望,对社会责任的强调和重视,都对出版生产力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非但不能摒弃,反而要加以继承、加以发扬光大。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内容质量,是完成出版业务转型的根本保障。出版业的本质是内容产业,出版社的主要社会角色是内容知识的选择者、出版者和提供商,无论技术怎样发展和进步,出版业的这一本质特征都不会改变,出版社的这一主要社会角色也不会改变。在产业升级和业务转型过程中,出版人要正确认识内容与技术的关系,牢记内容是出版业生存壮大的王道,明确建设优质内容是业务转型的基础保障,是实现资源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晓龙.逐小利还是取大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0-18.

[2]孙寿山.数字出版产业的新业绩、新挑战、新举措[J].现代出版,2012(5).

[3]钟健华,王亚非,刘成勇.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共同思考[J].中国编辑,2010(6).

[4]周远成,沈汉炎,李文洁.当代出版物数字化、书刊电子文本化校对质量管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41-46.

[5]欧阳广.图书校对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314-328.

猜你喜欢
出版物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2017年出版物
质量投诉超六成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Two circulation regimes of the wind driven Arctic Ocean
The central role of diminishing sea ice in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