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作文”评改教学中的作文立意探究

2015-10-21 14:00王祥
文教资料 2015年17期

王祥

摘 要: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升,完成向“思辨作文”的逐步推进,教师在实际作文评改中,要结合初中“情感阅读”的要求,以情感作文贯穿教学始终。

关键词: 情感作文 评改教学 作文立意

一直以来,学生考场写作,往往不注意立意,拿着题目,就信手漫笔地写下去,不是平铺直叙无中心,就是杂乱无章多中心,使人读了不知所云。有老师提到考场作文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心不突出,立意不深刻。

细细想来,初中学生刚经过小学六年,写惯了情节性的文章,诸如“?摇?摇?摇的爸爸(妈妈)”、“记一件有趣的事”、“我心爱的?摇?摇?摇”等文题,强调记叙六要素,认为写清楚、记完整即可,哪会想到情感层面的写作需求,自然在立意上会显得含糊而且幼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予以恰当引导,任由孩子在情节作文的老路上走下去,那么哪有不信手漫笔、平铺直叙、杂乱无章下去的呢?

其实,相对于小学的“情节作文”和高中的“思辨作文”而言,初中阶段,“新课标”有明确界定——要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不仅强调了写作的基本知识,更强调了学生对原生态生活的思考和体验。从这点出发,姑且将其概括为“情感作文”。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在学生已有情节作文的基础上,逐渐升格拔高,完成向“思辨作文”的逐步推进,在实际作文评改中,我结合初中“情感阅读”的要求,尝试以情感作文贯穿教学始终。这对学生作文立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老师的“评”中贯穿情感,引导学生抒写“本真”,促成立意。

通过恰当的作文点评,引导孩子们对生活的回忆整理由“有所见”上升至“有所感”。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而言,这意味着率真地抒写对生活的感受,展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传达对社会、人生的个性化思考,促成文章的立意。

以七下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为例。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同时,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中的表达技巧”。这就需要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在成长中的情感定位,体味生命中那曾经的幸福、快乐、纠结、郁闷乃至苦恼等,并以恰当的技巧表达曾经的情感体验。从这点来讲,我专门以“感受”为题安排了专题作文训练。

学生作文中很快暴露出了立意上的共性问题:或散乱,或矫情,或不知所云,存在向哪说哪缺乏逻辑的习惯,语言上自然缺乏典雅精彩的表达。

以一位学生的《感受诗词》为例,全文紧扣李清照的“诗词”,展现了自己的“烦躁、忧伤、无奈、惆怅”,可见小作者的阅读功底。但细看文章的情感逻辑,“黄花”中的愁情和“藕花”中的惊喜交织在一起,怎一个“乱”字了得。原来小作者虽有兴趣,但缺乏整理,只会一味地罗列而忽略了重点。鉴于此,在与孩子充分交流后,引导孩子几经修改,从“巧妙切入”到“一线串珠”再到“首尾照应”;从“烘托铺垫,以景衬情”到“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从而在师生间的互动评改中,有效写成佳作。

这样在老师的“评”中,引导学生以情感逻辑的恰当推进,抒写“本真”,使得文章主题立意自然丰满,不仅避免学生人云亦云、为文造情的病态文风,更符合初中學生生理心理成长的精神需求。这或许才是对小学六年“情节作文”的回顾和承接。

其次,在学生的“改”中贯穿情感,促成文章深层立意的水到渠成。

通过不断的作文修改,引导学生在情感世界中,以一定的“情感逻辑”回忆、整理、思考曾经的生活体验,进而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自然使文章立意深邃起来。这不仅促成了学生思维的提升,更为高中的“思辨作文”打下了基础,长此训练下去,效果可想而知。

以学生作文修改稿为例。

窗前院子里,又一次落满了黄花,我不由得叹口气。

曾几何时,眼前一张张失利的试卷,引得内心纷茫复杂,“剪不断,理还乱”,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不禁满心怅然。

风吹过树梢落下几瓣飘零的残花,萎靡的香味伴随着黄昏时的宁静弥散了开来,将忧伤漫过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我愈发烦躁起来,静不下心来做事,再没有了平日里“一灯一书”的闲情。

是啊,整个人只一心扑在学习上,哪还会有时间看书呢?左不过埋头于题海中罢了,可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恍惚间,仿佛看到那在黄花中比瘦的女子。

怎样的女子啊,曾经藕花丛中争渡,惊起了一滩鸥鹭;也曾卖花担上比俏,买得一枝春欲放。她可曾想到一生寻寻觅觅后,结果却是冷冷清清、天涯沦落,终究是迷失了归路。

唉,她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吗?既有荒城蔓草的空芜,更有“曲终人不见”的落寞。她能想到吗,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终究载不动满腔的哀怨悲愁。

西窗外,雨滴划破了寂静的夜,打落了更多的花。花落在积了水的地面上,残瓣飘零,一地黄花破碎,却在“满地黄花堆积”中成就了那文坛上贯古今、串未来,盈盈光无尽的奇女子。这又是谁能想得到的结果呢!

这,或许才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轨迹。毕竟,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又岂能以暂时的结果论英雄呢!

花开自有花落时,生命中的得失又岂是眼前简单的分数能证明得了的!

静下心,好好品味花的生命吧。它的美,总能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心感受,美丽的黄花旁,我对忧伤一笑而过。

——《感受黄花》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可谓是一篇成功的文章。结构上由“黄花”切入,首尾照应;内容上,小作者以景衬情,黄花飘零之际,更显自己学业难成的愁情,再进一步联想诗人李清照,巧妙借鉴了“人比黄花瘦”的名句,引起诗人一生的概括:惊喜——比俏——迷失。

文章如果到此结束,则左不过“愁情”罢了,人云亦云,无甚妙处。文章奇在“西窗外……这又是谁能想得到的结果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之中,作者华丽转身,从“愁情”中顿悟曾经的起落浮沉才是“生命完整的轨迹”,这意想不到的收获,最终使小作者“在美丽的黄花旁,对忧伤一笑而过”。

行文至此,卒章显志,方才明白前文诸多的怅然、忧伤、烦躁、愁情等,不过是情感上的铺垫罢了。在不断的“情感修改”中,因为巧妙的逻辑推进,文章从“整体成文”到“细节完善”再到“发掘主旨”,于“黄花”之中体悟“生命完整的轨迹”,小中见大,最终促成学生以思辨的方式寻求主旨的升格突破。

这样以情感体验为前提,在情感逻辑由低到高的层级发展的推进中,使作文主旨得以深层发掘。对大多数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意味着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修改实践中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到了发展的快乐,从而使其写作能力在有序进行中得到了螺旋式的有效提高,更促成了学生作文创作的情感认同。

前苏联教育家契诃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感作文”教学思路下的作文立意探究,通过触及学生“情感意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使写作真正成为一种愉快的“心路之旅”。

当然,一棵树上不会有相同的树叶。学生个性有别,體验丰富多彩,表达不拘格套,缺失因人而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立意及情感表达的指导,要因人而异。有计划、有安排地对大多数学生在面批面评中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予以个性化的精细解剖和悉心指导。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孩子们在情感逻辑的世界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时,某一天蓦然回首,会欣喜地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了很长一段距离了。虽然前路还很漫长,但“文章的林园为我打开。伴着古琴悠悠,余音绕梁,先生传授的经验铺设为道道绵延小径,一直消失到林园深处。……小路那头,依稀看见曙光点点。”(摘自学生作文《身边的惊喜》)

此时此刻,身为老师,我们或许也会由衷地为孩子们“天生的细腻情感”而感叹——原来,好的情感作文,并不只是少数学生的专利。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9.

[2]于漪.千万不能冷落文字.语文教学通讯,2005(11):18.

[3]郑金洲.教育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