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2015-10-21 14:59崔浩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现状

崔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网络发展的日益强大也更直接暴露了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日益受到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困扰,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室友事件等等,更加引发了我国现今社会对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极大关注。我国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基地,更加有责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建议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思想认识上的突破

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和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室友事件的出现,这迫使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和正确引导迫在眉睫。以往高校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就等于有了完整的人格和心理。但是事實表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不是思想品德不好。所以,我们并不能把思想品德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还有的片面夸大了心理教育的作用,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的偏差都归结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造成了盲目的错误引导学生。多数高校基本认清了心理教育存在的认识偏差,逐渐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专业人员及师资力量的不足,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现在有一些高校还是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或者是没有设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里咨询、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加强了这方面的师资培训,但是目前仍是供小于求的局面。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难以发挥它正确的作用。目前专业教师仍是很少,多少为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兼任;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师考取心理咨询证书或者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证书。有的学校设置了完整的心里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又硬性的规定了所需的学分。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设置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忽视了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作用。

(三)心理咨询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是纠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在校的全体学生,而不是那些少数心理有问题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都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对心理障碍或者人格缺陷的学生。这些现状表明,我们学校要把传统式“补救型”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转换成“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以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者危机干预为主要的出发点,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父母的教育、亲戚及邻里关系、家庭成分构成等都从小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早年形成的性格特征会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居住环境的改变,现在多数都居住在楼房里;居住环境的独立又导致邻里关系冷漠;爷爷奶奶亲戚的溺爱;这样的环境极容易使个人产生心理问题。据观察,现在的小朋友性格比较独立,在去幼儿园之前,基本上没有玩伴。去幼儿园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这些说明家庭因素影响了孩子的性格个性心理的成长,使孩子产生了胆怯,孤僻等心理问题。有的一些家庭教育不适当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消极现象。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常受家庭暴力的孩子,这些情况中的孩子的性格就有可能是自卑的、孤僻的、不正常的;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生长发展。比如,一个学生因为一点认识上的不同和同宿舍的学生发生了争执,该宿舍的学生一时心气把宿舍门踹坏了并作势要拿板凳砸向该生。虽然没有砸过去,但是该生害怕的发抖。经过辅导员老师的耐心劝解,终于了解到因为小时候父亲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回家后很生气的把他的门踹坏了,破口大骂并且打了该生。该生觉得很委屈,但是也不敢和父亲争执。他看到室友踹门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的事情,并不是因为室友拿板凳砸他而害怕发抖。可见家庭因素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因素

大学生们基本都是从小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到了高中一直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都是以升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9年义务教育和高中的学习。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就是师生们都以重“填鸭式”的教学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缺乏现代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不跟学生沟通,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在心理发展特点,就不能因材施教。很多学校因为此,很容易产生“重分轻德”的消极现象,很多大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最容易暴露自己个性差的一方面。比如有些学生缺少集体意识,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宿舍生活,有些学生在生活上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等等。有些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很难找到能相处的朋友,甚至与同宿舍的人都不能很好的相处。经了解得知,该生没住过校;没有接触过不同地方的人;在学校里就是学习,不经常与同学交流;在家里倍受宠爱,但是来大学里什么都要自己动手。性格和同宿舍的人不来导致时而会发生矛盾,最后导致该生在宿舍都不说话了,宿舍矛盾越发尖锐。

(三)自身因素

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在“危险期”。一方面从高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独立的生活住校,家长的管教起不到直接的作用。一方面要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要独立的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最容易“迷失”自我。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正在努力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会碰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逐渐的认识清楚事情并且能够调整好心理,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但是碰到心理素质差的、情绪易激动的、性格孤僻的学生就会引发一定的心理危机或者是心理疾病,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社会因素

在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前,都生活在家长和学校的羽翼保护之下,基本和社会接触面很狭小;大学生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半个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人际关系的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等一些因素逐渐暴露出更多的诸如腐败、金融危机的爆发、社会治安混乱、贫富差距加大、企业的改革引发下岗、不公平竞争、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随着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社会的一些阴暗面逐渐被大学生看清。这些给学生带来不安全感,以及大学生会对现实感到怀疑,甚至出现消极的状态。网络大众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大学生在获得正常信息知识的同时也受着色情暴力及低级趣味内容影响的威胁。对于那些抵抗能力弱,好奇心强但是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来说是诱惑,这些像陷阱一样毒害着这些大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探讨

(一)加强校园基础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加离不开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形式多样且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也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学校应该更加致力于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和宽松和谐的环境。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文体学术活动、参加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等,对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个人或者团体之间相互竞争意识、以及解决困难面对挫折的能力等会有很大的帮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入认识自我改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多种途径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加强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专题讲座,并着手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等途径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校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建立一支心理健康辅导专职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是与学生接触的最多,最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这些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设相关心理学课程,通过开展必修课和选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和相关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知道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其课程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结合实际问题,组织心理学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开展相关的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保持心理平衡。如:团队训练。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行学校、家庭共同作用机制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领(试行)》的有关精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从认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两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在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尤为重要。在我国,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普及不够,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适时恰当的教育。加之目前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溺爱孩子的情况增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合理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在个性上产生缺陷的根源,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本着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的宗旨,要严防一些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同海,雷歧锁,王波,田新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2]杨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2).

[3]房超,刘凤娥.澳大利亚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0(01).

[4]刘放鸣.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6).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