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挺
摘 要: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它提倡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框架条件的作用。新自由主义曾在中国大行其道,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本文浅析了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新自由主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中国经济;市场经济
一、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但不同于经典自由主义,它提倡社会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框架条件的作用。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开放国际市场,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认为这会妨碍个人自由。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它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是分配资源的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集中决策体制下不可能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政府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
新自由主义者还认为应该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了经济自由,消灭了“经济人”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效率,只有让市场自发行为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经济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政府不要过多干预,他们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
二、中国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目前,中国理论界与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讨论颇为激烈,分歧也很大。
(一)极力鼓吹新自由主义理论
目前许多学者不顾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狂热鼓吹全面私有化,贸易自由化,自由市场化等新自由主义理论,大肆吹捧和推销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政策主张,传播新自由主义观点的,在我国理论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全面否定新自由主义理论
有的学者则对于新自由主义持坚决否定态度,认为它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应该在中国传播,同时坚决反对我国借鉴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认为它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学者大部分是受苏联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对中国政治经济学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
(三)客观介绍新自由主义理论
还有些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国际政治学和西方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理论持客观的态度,但他们只是将新自由主义的学术理论和政策主张引入中国,并没有深入考察新自由主义本质及其代表者的政治倾向等内容,因此虽然客观,但是很片面。
(四)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合理的内容
我国还有一批对新自由主义本着科学的态度的学者在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中正确的一面的同时,也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本质,他们通过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究,为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利用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的合理的内容,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持第四种观点的人数相对较多,影响也比较大,说明大部分人对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对于其他三种对于新自由主义的态度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要继续钻研总结,寻找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理论,决不能让新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占误导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
三、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建立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主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领导人借鉴了新自由理论中“发挥市场主导性”的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创造性的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控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从而我国经济取得重大进步,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功。而后,我们学者和政府官员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要计划经济,而在于该怎么计划,怎么计划才能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国家的干预如何把握好一个度。
(二)灵活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我国借鉴了新自由主义中关于现代货币学派的部分理论,新自由主义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主张压缩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也不完全认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我国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并且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控制了宏观经济总量,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三)政府職能的转换
面对我国的政府机构过于繁琐,行政人员过度增长的状况,我们借鉴了新自由主义关于转换和优化政府职能的理念,精简政府机构的理论。最近几年,我国政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了在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效、廉洁的政府。其次,我国借鉴了新自由主义关于放松政府管制的理念。我国提出了建立“有限政府”的政府改革目标,通过放松对有关国计民生经济领域的政府管制,既做到有限政府又做到有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再次,我国借鉴了新自由主义关于加强法制和使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的观点。我国在改革中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完善制度法规,配套政策规定,进一步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行政审批和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逐渐进入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的法治时代。
四、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在借鉴和吸收新自由主义理论中适合我国的合理理论的同时,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我们要看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它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主张私有化,认为市场机制是唯一能够高效率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种自发机制,忽视了市场本身在调节经济活动时的缺陷。
(一)国企改革出现的问题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一直是我国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私有化理论的影响下,20世纪末,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以深化我国国企改革为名,陷入了只要卖掉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误区,而将部分国有企业引入私有化的歧途,造成国企改革中的很大的难题。所幸的是,近几年我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认真对待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事实证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公有制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支撑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总量。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决不能出售国有产权搞私有化,我国的社会部制度决定了国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应保持绝对主体的地位。
(二)严重依赖外资
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全球一体化,我国为了加快跟上全球化步伐,为了在全球制造业中分的一席之地,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相对于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我国民族本土企业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限制;因此,民族本土企业在和外资企业竞争时,民族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同时抵抗市场危机的力量也相当脆弱。如果未来有一天,外国投资者减少或撤走投资,离开中国,中国的外资投资率将直线下降,GDP增长率也将随之下降。有学者非常担忧地指出,我国现行的对国外资本的优惠政策在不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也使中国国内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内企业陷入了与外资企业直接竞争的局面,其激烈程度将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将来再不调整内外有别的优惠政策,中国企业将明显处于劣势,国内企业的发展将更加困难。长此以往,国内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三)国内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激进派极力向我国推荐进行市场全面自由化改革路线。而市场是不讲人情的,它會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自由的市场虽然能够促进商品的交换和迅速积累起财富,但它却不能公平地分配财富,这样就极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的现象。另外,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初,一些国家干部借着国家改制、企业转轨的机会,非法占有国有资产,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加剧了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我国目前的改革也正在极力解决这个问题,不断的出台政府政策来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来减少贫富差距问题。
(四)失业人口猛增
在吸收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理论后,我国开启了国企改革的大幕,在国有企业实施产权改革之前,国企被硬性要求落实下岗指标,但与此同时却没有制定明确的下岗分流指导原则和操作方案,下岗即失业,失业无法再就业,一时间造成了大量员工下岗,再加上有些国企领导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视党纪国法,滥用权力,大幅裁减职工,使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越来越沉重,失业人口愈来愈多。据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国企改革至今,全国共帮助2000多万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但每年新增下岗职工超过了实际再就业的人数。再就业率逐年降低,如此庞大的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国家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缓解,很可能引发广泛而尖锐的社会问题。
四、结束语
我们要承认,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些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吸纳的,比如说关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政府应减少干预提高效率以及尊重保护个人的自由发展等观点;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它的目的是在全球推广市场经济和扩张全球自由化进程的工具。它片面的强调绝对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极力主张私有化,这既不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黎映桃:《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第26卷第138期,2005年11月。
[2] 潘帅:《浅析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11期
[3] 王超: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评析[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08.
[4]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5]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6] 郭萌萌.新自由主义与保守自由主义国家观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济南: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