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15-10-21 12:44李萌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新常态

李萌

摘 要:立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视角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减速换挡、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国际市场的形成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新常态下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而要想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以抓住机遇,促进经济改革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明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本文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前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直到进入2012年以后,这一下滑趋势才得到有效缓解,而基于GDP增长速度的持续下降,我国经济结构逐渐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升级,进而逐渐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到中高速范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后发国家追赶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而面对这一“新常态”下给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就需要明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挑战

(一)财政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在旧常态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增长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相应资产价格随之迅速上涨,基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所存在的风险隐患被掩盖住;但是,当经济迈入“新常态”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出现下滑趋势,且相应经济增长模式进入了调整与优化阶段,而原有的风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原则下逐渐暴露出来。追根究底,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源则是金融风险隐患因调控政策失力而升级,进而给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阻碍。

(二)后发型优势因受阻碍而无法发挥

基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严重缺乏内驱动力,进而致使后发型优势难以得到发挥,相应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呈现出增长性衰退状态。但是,在整个这一时期内,基于我国整体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大,加上出口产品类型较为丰富,因此,能够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初步控制。但是,如果在此过程中依旧无法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经济发展动力就会因此而缺失,进而就会陷入经济增长衰退的困境。

(三)宏观经济逐渐出现失衡现象,进而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进入调整阶段,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相应的宏观调控难度大,如果调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就会因调控失衡而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物价平衡难度过大,新常态下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消费这一动力,而消费能力与水平的迅速提升会导致相应物价压力增大;第二,收入与GDP增长平衡难度过大。同样基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时期,相应收入增长速度受限,与此同时,对于各行业来讲,劳动报酬不断提升,进而影响到整体投资效益,因此,整个经济增长迅速受到影响;第三,就业与生产率间的矛盾凸显,且在国际竞争力上的提升难度加大。首先,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下,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人工生产,进而促使社会生产率提升,但是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进而引发就业问题。其次,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技术与人才成为提升一国竞争力的根本,而目前我技术水平与人才综合素养都与发达国家间有一定差距,因此给我国综合竞争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

(四)实现社会稳定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

社会的稳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以解决基本问题为根本,能够实现对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对政治、法律、社会环境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而这些矛盾与问题解决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

(一)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位在质量上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以数量的不断增长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进入新常态后,要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上要将经济增长的目标定位在质量上。这就意味着在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要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就需要以效益性指标为基础,针对就业、收入以及利润增长等进行调控,同时要保证物价的稳定,以及时化解矛盾、规避风险。而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下的现状看,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各项效益指标相对稳定且收入水平提升、物价总体水平持稳,在宏观政策上需继续以质量增长为目标,以确保整体经济的稳定运行。

(二)以改革的完善落实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首先,以改革的逐步落实来激活内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间资本较为雄厚,人才质量较高,而要想将这一资本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就需要以改革来创造机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因此,这就需要针对国有经济部门等进行改革,打破传统垄断经济形式,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缩减传统行政审批流程,为民间投资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力度,为其实现健康发展创造环境。其次,实现创新环境的塑造。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只有政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重视对知识产权与人才的尊重与保护并实现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才能够在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上,为创新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最后,为进一步发挥出政府机构宏观监管与调控的职能,就需要针对质量、安全以及环境等进行相应规制的构建,并要以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来提高执法力度。

(三)實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落实

首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合理安排,并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这一难题,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奠定基础;其次,要针对国企改革不彻底这一问题,实现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促使国企实现完善的转型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国企的发展注入活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构建,能够为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了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就要求要抓住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机遇,并明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以应对挑战,解决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所引发的矛盾与风险,通过经济增长目标的明确定位、改革的完善落实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构建,为我国顺利渡过经济“新常态”提供保障。(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2] 祝宝良.2015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发展研究,2015,05:4-9.

[3] 汪同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财贸经济,2008,07:5-10+128.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新常态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