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耀波
摘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共同使命。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也是野生动植物,尤其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控制污染与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被称为“地球肾脏”、“生命摇篮”、“鸟类乐园”等。吉林西部湿地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沼泽湿地植物的密度是我国植物密度的2倍,高等植物约600余种。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河流断流,草场退化,盐碱化程度加重,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吉林省西部湿地的自然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
关键词:吉林省西部; 湿地保护; 湿地开发利用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能净化环境。湿地的生物种类繁多,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吉林省湿地率在全国各省(区)名列前茅,在山地和平原均有分布。但是,从整体上看,吉林省仍然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由于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致使湿地面积逐年减少,质量持续下降,经济衰退甚至消失,加剧了干燥、转移的沙丘和盐渍化程度,区域生态环境惡化,严重阻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状况的不同,使得吉林省湿地在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持续干旱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尤其是春夏干旱,使西部的地表水、地下水下降。保护湿地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来说意义重大[1]。
1.2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在1992年7月31日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成为湿地保护的成员国之一。我国政府认真执行公约有关规定,相继将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青海鸟岛、海南东寨港及香港米埔等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尽管如此,湿地的现状依然令人堪忧,湿地面积的减少,功能的下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依然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吉林省就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区,通过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保护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破坏等因素,省内一部分湿地已经萎缩和退化,在某些地方还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对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2.吉林省西部湿地概述
2.1 吉林省西部自然状况
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和双辽市。吉林西部地区北部与黑龙江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总面积5099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2%。
吉林省西部地势整体上是中部偏高,南北两侧偏低,北部为松花江水系,南部为辽河水系,中部为北西向的松辽分水岭。该区南部的辽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和吉林东部山地,东、西辽河在双辽附近汇合后,向南流入辽宁省,并最终汇入渤海。北部为嫩江水系,河流自西向北向东南流去。西部为洮儿河水系,该河流发源于西部大兴安岭,自西北向东南流动,在洮南附近转向东北,并在月亮泡附近汇入嫩江。区内湖泊众多,大小湖泊共700多个,著名的有查干湖、月亮泡、大布苏泡、向海等。吉林省西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mm,从平原的东部向西部递减。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份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春季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该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达1500-1900mm为降水量的3.5—4.8倍,干燥度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由于气候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干旱尤为严重,故有“十年九春旱”的农谚。
2.2 吉林省西部湿地概况
2.2.1 湿地的分布
吉林省天然湿地面积74.18万公顷,湿地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湖泊、草木、沼泽为主,其中西部地区有三大天然湿地,面积为27.23万公顷,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37%。位于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的三江交汇处的松嫩平原,湿地面积辽阔,湿地类型以湖、草本沼泽为主。一是位于通榆县境内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10.55万公顷,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国务院确定为国际级森林和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二是位于镇赉县境内的莫莫格国际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14.4万公顷:三是位于前郭、乾安、大安三县(市)境内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2.28万公顷。
2.2.2 吉林省西部代表性湿地
查干湖、莫莫格、月亮泡、向海、大布苏湖等均为吉林省西部的代表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向海和莫莫格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查干湖湿地和大布苏狼牙坝。
(1)向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向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科尔沁草原中部,面积105467公顷,区内主要有河流、湖泊(包括水库)和沼泽等。保护区内有区内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地,北部引洮儿河水注入水库。由于蒸发,河床无明显标志,只在降水充沛的雨季形成季节性河流,河水蔓延蓄成了22个较大的湖泊以及数以百计的小泡沼[2]。
(2)莫莫格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东靠嫩江,南临洮儿河,保护区总面积144000公顷,其中沼泽面积50000公顷,水域面积30000公顷,区内河流纵横,湖泡洼地星罗棋布,生境复杂多样,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莫莫格为,1981年设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0多种,其中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金雕、白尾海雕等8种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鹳、东方白鹳在世界物种保护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世界范围内东方白鹳唯一的秋季集群地,占世界东方白鹳种群数量的三分之一。
(3)查干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及大安市境内,霍林河末端与嫩江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地势东南高、东北低。地势较高的一带位于东川头、西川头和青山头。区域景观根据成因和特征可分为冲积湖积平原与河谷冲积平原,分别位于查干湖湖区低洼处和霍林河河谷及嫩江古河道。
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呈现物种多样性等典型特征。保护区内的鸟类达239种,全省73%的鸟类集中在这里。
2.3 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
2.3.1 湿地保护的概念和内涵
湿地保护是采取人为措施对湿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保护和维护。湿地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能产生丰富的生态效益,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3.2 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虽然吉林省湿地保护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全省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开垦、过度补杀野生动物等。这些不合理的行为使生态系统不能良性循环,环境逐渐恶化,水土流失和耕地鹽渍化加重,湿地面积大量缩减。
二是湿地污染严重。大量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废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对水质造成了污染,破坏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三是法制建设滞后,缺乏协调管理机制。湿地保护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宣传部门等多个部门互相协调,目前还未形成有秩序的协调管理机制[3]。
3.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据全省湿地生态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末,我省湿地面积中天然湿地面积已由1986年的90.09万公顷缩减到74.15完公顷,14年间减少了15.94万公顷,下降17.69%,平均每年减少1.14万公顷。吉林省松嫩平原湿地面积1950年是5354.18平方千米,2000年仅有1276.72平方千米,减少4077.46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81.55平方千米。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控制,人类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4]。
3.1 吉林西部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3.1.1 城市化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城市化是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5]。随着人口增长,松嫩平原农业开发不断向低河漫滩湿地逼近,城市和工业用水进一步减少了湿地的水源供应,湿地丧失和退化速度十分惊人。
3.1.2 公众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
湿地保护属于新兴的保护项目,对公众来说还较为陌生,公众目前对湿地的重视还不够。国家和地方还需要加强对湿地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自觉保护湿地。
3.1.3 人为活动造成湿地污染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环境污染。许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口与湿地相连,大量污水流入湿地,造成了人为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以洮南市为例,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共有泡沼409个,多集中在西南和东南部,其中面积较大的泡沼14个。在市区东南部19千米处张家甸泡附近有近1400公顷的盐碱荒地[6]。
3.2 吉林省西部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 湿地污染加剧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湖中,造成水污染,以及湖面旅游垃圾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都对湿地造成严重的威胁。
3.2.2 湿地水资源缺少
向海湿地十年十旱,年降水量紧3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缺高达1870毫米。十年来,向海湿地面积由36平方公里急剧缩减到3.6平方公里,向海水库需水量仅为5200万立方米,已低于死容6350万立方米以下,向海作为吉林西部生态屏障,补水已迫在眉睫。
3.2.3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向海有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蒙古黄榆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区沙丘岗上特有的树种。然而,近些年来,蒙古黄榆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资源过度利用。
4.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4.1 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对策
4.1.1 加强湿地保护法制建设
目前,对于湿地保护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和政策法规,湿地的保护管理、恢复改造、开发利用、执法监督等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8]。我国迫切需要设立法律法规,统一管理湿地,规范湿地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区的物种名录,通过法律途径,让湿地的保护工作走向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
4.1.2 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进一步加强湿地的功能、价值、利益方面的宣传。要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世界水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让社会公众了解湿地、认识湿地、爱护湿地、提高湿地保护意识,使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7]。
4.2 吉林省西部湿地开发利用对策
4.2.1 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是1983年墨西哥学者Dr.H.Ceballos_Lascurain 提出的,湿地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10]。以湿地为游览对象,观察湿地景观、生态环境和系统,并保护其原貌的旅游活动,我们称之为湿地生态旅游。我国的湿地旅游开发尚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湿地的种类和数量而言,我国湿地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松原市前郭县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可欣赏400多平方公里海一样开阔的大水面、绿海如涛的芦苇荡,还可以参观藏传佛教寺院妙音寺,全国第三处成吉思汗纪念馆成吉思汗召。
通榆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沼泽湖泊、沙丘黄榆、蒲草苇荡、茫茫草原和以丹顶鹤为代表的珍禽异兽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资源。
4.2.2 湿地植物种植开发利用
我国湿地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湿地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作为食品、药品的原材料,为轻工业和手工业提供原材料,还可制作观赏花卉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项重要科研课题就是造纸原料——芦苇,以期通过研究能够改良品种,提高产量,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4.2.3 湿地养殖业开发利用
合理的湿地养殖也是湿地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池塘养殖是以多种水生、陆生动物和经济作物混养为基础的池塘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小面积湿地的池塘养殖和大面积湿地的局部地段的围网与网箱养殖。小面积的池塘养殖是我国精养食用鱼类的主要形式,全国淡水养鱼总量的75%以上都是通过小面积池塘养殖的,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显著提高。
结论
湿地是地球的重要生态系统,而吉林省濕地资源分布广泛,但水资源比较贫乏,所以对吉林西部的湿地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做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吉林西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要加强法制意识,健全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湿地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玉文.吉林向海湿地水环境调查与评价[D]
[2]俞穆清,田卫,刘景双,朱颜明,孙道玮.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析[J]地理科学 2000.4
[3]王明哲,刘伟红,刘哲.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刍议——以吉林省湿地保护为例[J]甘肃科技2011,9吉林向海湿地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4]滕飞.浅析吉林省西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OL]http://www.chinacitywater.org/zwdt/dfsw/67147.shtml
[5]王国平,刘景双,张玉霞.吉林向海湿地保护的战略意义[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3):279-280
[6]张虎成,俞穆清,贾春明.吉林西部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M]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7-1
[7]章光新,邓伟,宋新山.吉林省西部湿地可持续利用方略探讨[J]生态与自然保护2001.1
[8]宋玉萍,宋志利,田大永,赵翩翩,周鹏万.我国湿地保护现状及措施[J]绿色科技2010.11.01 25-03
[9]刘洋,鲁齐.中国湿地保护初探[J]生态经济2003
[10]贾萍,龚辉力,赵文吉,李小娟.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