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5-10-21 18:31:44王雪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呼兰河园子

王雪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词语,会写“帽、抛”两个易错字,理解“倭瓜、谎话”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第三课时:

1.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学会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年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教學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体会祖父对我的宠爱以及童年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2.齐读课题,谈读书的方式(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表面,一只眼睛要看到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朗读感知,“眼”看祖父的园子

1.引导自由读。第一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看看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一定要看清楚、看全,从头到尾地读,看你能记住什么?(注意表扬读书做记号的学生)

学生交流并板书所“看”到的(注意表扬记忆力好的学生,读书要尽量记住自己读过的内容,要不等于没读)

2.学习方法教学。

(1)引导学生读书时注意归纳总结,让学生观察总结: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了什么?学会用一两个词语概括(预设植物、动物、人物以及他们做的事。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的完整性,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了……)。

(2)学习概括和分别叙述的方法及用词的巧妙。

三、抓住趣事,“心”看祖父的园子

1.要求默读,第二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用心看,思考在这些物、人、事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这次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预设:不能急于表达,要告诉学生用心体会,反复读,仔细想,用心读书,文字背后的情感不是看上几眼就能看到的,要思考,思考很重要。)

2.学会读书做批注,把自己思考的词语和感受及时地记录在书上,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学生交流并板书。

预设:(1)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有趣的童年等。

挖掘“有趣”,体会真情。你认为文中哪一件事写得最有趣就练读那几段。(种地、铲地、浇水、睡觉)

学生交流朗诵,教师指导范读。(表扬学生的朗读要具体恰当,注意朗读时要声情并茂读好人物的语言,甚至加入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祖父的宠爱(不是一般的爱也不仅仅是疼爱)、“我”的调皮。

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宠爱,我才能“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事件中发现宠爱:种地、铲地、浇水、睡觉。学生交流朗诵,教师指导范读。(表扬学生的朗读要具体恰当,注意朗读时要声情并茂读好人物的语言,甚至加入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挖掘:“拔”锄头杆,“笑”等字眼中蕴含的宠爱。

四、总结全文,升华拓展

祖父的宠爱让一切都活了,让园子里充满了生机与快乐,祖父的宠爱让一切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花开了就像花睡醒……(开火车读12、13段)

师: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萧红长大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疾病缠身的生活,只有这幼年的美好是最纯净美好的,在《呼兰河传》中,她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课下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读一读。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23.我和祖父的园子

眼看:(略)

心看:(略)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呼兰河园子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梦游呼兰河(组诗)
岁月(2019年3期)2019-04-28 02:08:26
我和祖母的园子
读《呼兰河传》有感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1期)2016-08-06 10:26:28
园子匠
吐鲁番(2015年3期)2015-12-07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