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真实为文的点滴思考

2015-10-21 10:29:47于海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实践生活

于海芳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如何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真实为文的建议。

关键词:生活;实践;再现;勤奋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作为语文教学一翼的作文教学,更迎来了新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在重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同时,在继承、扬弃、发展、改变的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产生了培养小学生真实为文的一些思考。

真实源于生活,基于实践。学生的习作也是“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它就源于生活,且有高于生活的水准。真实为文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真心倾吐,一是真情流露。也就是说,要用真心真情进行表达和抒写,要从学生一开始写话起,就培养学生这种真实为文的品质,从讲真话开始,真话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语言也就相对贫乏。生活的概念很大,它不仅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而且也有从阅读开始的生活。例如,看影视、上网、阅读书籍等,都是学生生活的范畴。从这些生活中,学生都能汲取到成长的养分,发展的力量,语言的信息以及作文的真实素材,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他们将这些素材“加工”,变成习作。

实践出真知。现在的学生很少参加生产劳动,所以要让学生抒写劳动的艰辛、勤劳的美好,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所云。这时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非常关键,提前酝酿,周末让学生在春耕中与家长一同去田地里劳作,感受劳动,让学生记做家务劳动日记。这样,学生就能写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了。否则,写出来也缺少真实,更不会出彩。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记生活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随时记录下生活的痕迹、成长的足迹,进而鼓励学生从生活感触中抒写感言,让感言闪烁出思想。要培养学生记日记,记成长的日记,留存日记,使日记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库,为学生走向作文成功迈出第一步。

写作精神的培养,是学生作文呈现精彩的原动力。人生需要精、气、神,写作也需要有精、气、神。一旦拥有,它将变成写作的力量,一发而不可收。除此之外,真实为文,还需要培养学生勤奋持恒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勤奋持恒的写作精神。勤奋的写作品质一旦形成,它将使学生的写作内心更加强大,写作心理日臻成熟,如此,學生真实为文的写作个性将形成,并影响孩子人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爱琴.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点滴谈[J].黑河教育,2014(0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实践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