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5-10-21 09:05周雯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古诗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周雯芳

摘 要:在教学古诗时,学生往往会步入学诗的误区。以《观书有感》一诗的教学为例,从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解,解决字词,理解诗句;悟,感受诗景,悟出诗志;拓,拓展阅读,活学活用这几方面谈谈小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观书有感;古诗;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过去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操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会步入以下几个学诗的误区:(1)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2)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3)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4)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我将以《观书有感》一诗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能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展开想象,体会诗歌蕴藏的美感,感悟诗歌要表达的道理,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古诗学习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

《观书有感》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中的一首。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自学的方法,比如认识生字词,用工具书查阅疑难字词的意思。因此在学习之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古诗,自读古诗,把诗中生字的读音掌握,一些不明白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懂,并在书上对仍然不懂的地方做一些標注。

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回顾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加以总结并板书,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是先读一读,再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懂,然后对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志向进行感悟,最后拓展与本诗有联系的诗歌,并加以背诵记忆。当学生明白学习古诗原来是有“法”可循时,对于学习古诗也就不再有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观书有感》。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这部分的学习,只要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加以点拨,如“徘徊”“渠”这两个词语的读音常常会读错,必须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读音,并且读准,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让学生读出韵味这一部分,通过出示已经画好停顿的句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脚以及合适的声调,如:“问渠哪得清如许?”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当然,这里的韵味还只是浅薄地读出了诗歌的“抑扬顿挫”,还需要通过第三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景色,想象画面,读出诗中的画面,领悟诗歌的道理,才能进一步读出韵味。

二、解。解决字词,理解诗句

有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可以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在理解字词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给生字组词等。在本诗中,“鉴”是镜子的意思,大多数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了这个词语,但是字典上对于“鉴”有四种解释,这里就要告诉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生字,不仅要查字典,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渠”在诗中是代词“它”,指代诗中的方塘。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常常有学生把渠理解成“水渠”。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给“渠”组词,学生会组词“水渠”“渠道”“沟渠”等,这时告诉他们这些词语中的“渠”意思是“人工水道”,而我们诗中讲的是一块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并不是“水渠”,由此告诉学生“渠”在诗中的意思是代词“它”,同时联系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第二人称代词,指代“你,你的”。“吾家洗砚池头”中的“吾”是第一人称代词,指代“我,我的”。通过对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回顾,加深“渠”的意思的印象。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说一说,在学生说之前,教给学生“连词成句,调换词序,添加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用完整通顺的句子表达出诗意。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诗句的大概意思说清楚了。

三、悟。感受诗景,悟出诗志

《观书有感》一诗,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寓理。感受诗中的景色,悟出诗人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志向是学习古诗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流于形式,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强加于学生,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全盘照收,以能回答作业中的问题为目标,死记硬背,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感悟。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展开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在理解了诗句意思后,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观书有感》前两行,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学生一般都会想象到“有一块不大的方形池塘,池中的水清澈明净,好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倒映着天上的云朵,水面波光粼粼,天空的倒影在随波移动。”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有了想象,再来指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诵读诗句,这时学生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于是,朗读时的情感就能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真正做到读出诗歌的韵味。

诗歌中的情感要靠“意象”去显现,《观书有感》借半亩方塘中清澈明净的“水”这一意象,引发诗人的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继而诗人通过思考得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去想象“源头活水”从何而来,思考怎样的水才是“源头活水”?没有了“源头活水”方塘里的水会怎样?通过想象和思考,让学生明白“源头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诗句中简单的一问一答,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让自己的心智保持如水般的明净。道理很浅显,要让学生明白,却非易事。常言道“学贵有疑”,在学生领悟了诗歌的意象以后,让学生联系诗歌的题目提出问题,善于发现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全诗一字未提‘书,题目却是《观书有感》?”再让学生通过对整首诗歌的理解来明白“方塘”就好像是人的心智,“源头活水”就是让心智保持明净的源源不断的知识。最后加以总结,让学生知道要想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志向、道理,需要在阅读时,多提几个“为什么”,将“学”与“问”切实结合起来。

四、拓。拓展阅读,活学活用

古诗词语言凝练,用词精妙,讲究音乐美、意象美、建筑美。将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字埋藏在记忆里,既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感,又能提高人的内在修养。这也是古往今来,人们阅读、记忆古诗的主要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完一首古诗,不仅要把这一首古诗记住,还需要延伸该诗人的作品,延伸同类型的作品,这样做不仅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以《观书有感》为例,在学完这首诗后,教师出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让学生用课堂一开始所提出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古诗,学生很快就能通过合作交流,将第二首诗中的疑难问题弄懂,如“艨艟”一词的读音和意思,“向来”“中流”的意思。接着用连词成句、调换词序、添加词语的方法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观书有感(其二)》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表达的道理,则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加以学习,让学生比较这两首古诗,说说这两首诗歌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相同之处很多,题目、作者是相同的,读音上都有押韵的特点,都运用了比喻等修辞,同样都是通过景物来表达一个关于读书的道理等等。不同之處在于诗歌借助的景物是不同的,一个是“方塘”,一个是“艨艟巨舰”;还有表达的道理也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要多读书,多汲取知识,才能保持心智的明净”,另一首则表达了“要多积累,当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功扎实了,艺术的创作自然能水到渠成、流畅自如。

有了两首诗的比较学习,学生也自然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也是一个善于借助一般景物来阐述深刻道理的诗人,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对朱熹,对说理诗的兴趣,从而在课后对朱熹的其他古诗文、说理诗进行诵读与积累。

当今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纲要的精神,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而且也必须改变,这里所说的改变并不是说将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在分析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恰当调整,将那些不适用的学习方式调整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使学生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内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参考文献:

[1]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古诗词教学.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2]吴文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高效策略.新一代:下半月,2014.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古诗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