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 徐洁
“教学相长”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奉持的传统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教学的实践运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必须客观作出肯定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们思维方式的转换,以及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加深入地认识后,自我的价值观、认识观等的转变,老的教育实施理念已经明显落后了,甚至成了我们现在教育的桎梏,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会事倍功半。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又将如何通过新的教学实施来实现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呢?下面就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
这里所说的观念,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思想认识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把理解、把握了新课程目标作为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教学思维的创新,虽说在这上面已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现实中“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现状还是存在的。教师主体地位在很多的教学中还是很难撼动的。我们只有彻底抛弃这种“师本位”思想,我们才能容易接受当今的新课程理念!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快乐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随着教学手段的进步,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已经走向没落,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了,多媒体已经走进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一味地拒绝,不愿把守了近一辈子的教学思想放下来,这是危险的。教学上是不珍藏“古董”的,不能与时俱进,只能被现实淘汰。当然,也有的老师表面上接受了教学理念,在实际中也能做出一手好的课件,也能利用它上出一堂精彩的示范课,甚至以此还收获了众多荣誉,可一回到日常教学中又恢复原样了,这种表面工夫秀,就是浮萍,在实际教学中不扎根,最终还会退回到老路上去,最多也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认识我们的教学,改进我们的教学,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经历的考验,也许过程很艰难,很挣扎,但我们除此别无他途!
至于教学手段,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的方方面面,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说得完的,传统的、现代的、单一的、多样的……我们到底要怎么样面对和选择?正确的态度是我们不能一尘不变地生搬硬套,也不能一下子把以前的全都推翻在地,并嗤之以鼻。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把其中精髓加以继承和发扬。没有旧的就没有新的。我们只有在旧的手段中寻找不足,才能慢慢发现新的奥妙。所有的新手段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终都是要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根本目标。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反作用于教学手段的选择。学生不可能都是一个层次,他们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的表现更是千差万别。教师的教学就要针对这些差异,来不断地改进。因而我们也要采用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的。这种差异性就是利用学生差异加以引导,分出层次,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目的明确的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这种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老师要清楚:我们教学,不是培养多少个大学生,而是看能造就多少个社会有用的人才。
当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施远不止于这两方面,也远不止这么简单,更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論上的说道。它的活力在于我们的探寻,我们的发现,我们的立而行之!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再用所学的理论来检验,这样的教学实施,也许刚开始很青涩,但只要坚持我们的教学实施就能丰富、就能完善。让我们一起来在我们的教学中摸索前行,携手共进吧,相信在教学的世界里将会有无数的惊喜等着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会开出更多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