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计科系,四川 遂宁 629000)
城市信息化服务在四川省的实践研究
周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计科系,四川 遂宁629000)
城市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的核心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基础地位和整体应用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信息化的概念、总体框架和影响因素;然后以四川省遂宁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为例,介绍其建设规划、技术思路和平台架构;并通过该案例总结了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社区信息化;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一项全球性的战略工程,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城市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的核心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基础地位和整体应用水平.城市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1)信息化是一个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信息化可以带动城市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3)信息化平台系统可以提高城市基本职能的实现. (4)信息化可以促进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5)城市信息可以促进一个更大区域或国家的信息化的实现,从而带动了区域和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1].
1.1 城市信息化的概念
“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城市”两个概念是等同的,学者对它们的概念有两种相应的解读[2]:一种是基于《国家信息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国家信息化”定义,进而将城市信息化简要归纳为:“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过程,其中数字化是基础,城市网络化是核心,城市智能化是目的[1]”.另一种则是根据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所提出的“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结点,只有实现数字城市才能完成数字地球的建设”.该观点的典型代表是从哲学、技术、应用三个层面进行阐述的“数字城市”的定义[3].
事实上,上述两种观点没有本质区别.图1直观地呈现了三者的逻辑关系: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家信息化又是数字地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简单传递,数字城市显然也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以上两种观点的区别仅在于是从哪一个层次来分析问题.
1.3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图1 城市信息化层次关系图
1.2 城市信息化的总体框架
图2显示了城市信息化的总体框架,该框架用语言描述如下:通过支撑体系、应用体系和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发挥信息化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解决城市现实问题、创新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管理效果、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凸显城市发展特色等方面的作用,逐步使城市发展成为具备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和服务型政府四大特征的信息化城市[4].
城市信息化支撑体系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和共性平台建设等.应用体系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可以具体分解落实为针对人、企业、政府、城市等不同方面的具体任务.保障体系由人才与组织、规划与制度、标准与法规等要素构成,不断完善各要素才能最终实现城市信息化.
图2 城市信息化总体框架图
1.3.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断提高着城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预测信息技术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以迎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于城市化建设的高效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1.3.2 城市发展定位
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将有力地影响城市的整体魅力和竞争力,因此,了解城市的未来的发展定位,对于明确城市信息化的建设需求与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1.3.3 信息化建设现状
对城市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估,是制定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方向与策略的重要先决条件.通过对目标城市和国内外其他相似城市城市化水平的定量和定性评估比较,包括建设过程中的得与失,优势与劣势等,可以为下一阶段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1.3.4 外部社会经济环境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包括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宏观趋势,国家相关政策,人才、文化、科技等,都将直接影响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施工时间,技术的选择、资源的投入等.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城市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进而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面对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新形势下对社区工作的要求,四川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省内全面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为了响应国家信息化政策的号召,2012年9月17日,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率先正式提出了《遂宁智慧城市规划》初稿,要求遂宁市所辖区、市直有关单位在全市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整体推进建设的前提下,提出对本行业信息化规划的修改建议,重点补充完善本行业本部门可实施的智慧化项目.总体规划中将“社区服务平台”和“智慧社区工程”作为民政局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计划在2015年和2020年完成规划建设,并切实投入使用.本文将以遂宁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工程为例,介绍四川省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
2.1 建设规划
以“建设基础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充分共享;建设统一服务平台,提供便民利民工具;提高全市应用水平,促进遂宁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遂宁市将建设集社区信息管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高度资源整合及数据共享,服务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平台——遂宁市社区信息化平台.平台建设共包含三大子系统:社区信息发布及收集平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和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
社区信息发布及收集平台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各层级各项工作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全面、准确、可靠、及时地记录和处理社区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规范社区工作,提高管理部门工作效率.本平台不但能够收集、整理各种业务信息,提供各种信息的查询和统计结果,还能够通过对来自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各项工作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完整的工作档案数据库,最终做到计算机网络管理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工作机制还可以对内部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现代化管理.通过其流程调度和监控,有利于人员考核等工作向真实、高效和公平性方向发展.
目前传统的行政审批程序非常繁琐,经常百姓为了一个审批要跑很多部门,盖很多章,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如果能在网上提供一站式服务,就不会有那么麻烦.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在线办事功能即可实现这些要求,它不仅整合了全市的各项行政审批及非行政审批服务,也整合了全市各项职能的政务公开资源.由此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政府和阳光政府。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属于社区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该平台整合、利用和共享社区综合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电子阅览、远程教育、社区信息搜集发布、社区电子商务、安防中控、水电气在线支付、车位调度管理等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实现社区公益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满足社区居民各类生活服务的需求,并且推动了广大社区采用基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应用.
2.2 技术思路
基于总体原则,平台建设在技术上重点考虑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三个方向.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是交互辉映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是相辅相成的.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利用并行技术、分布式技术、网格计算等多项复杂技术提供服务.简单来说,云计算由SOA构建层、管理中间件、资源池和物理资源4部分组成.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备和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物体的位置、特性数据等相关信息采集,并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达到物体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的目的.物联网在体系架构上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进行结合,为资讯服务、及时沟通、娱乐、手机上网、移动电子商务等提供广阔的应用平台.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和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了民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社区信息化建设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信息发布和反馈形式多样化和及时性、政务服务办理的高效性和社区生活的便利性.
2.3 平台架构
系统技术架构采用基于WCF的SOA架构.SOA架构设计目标以统一性、简洁性和透明性为集成,力求达到统一服务调用,统一服务发布和统一服务配置.WCF具有开发的统一性、能够实现多方互操作、提供高效的安全与可信赖度和支持多支消息交换模式等优点。使用WCF实现SOA,可以利用WCF的灵活性,把业务层封装,发布为Web服务.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加大对未知业务的扩展性。如图3所示:其中,各层具体功能如下:
图3 遂宁市社区信息化平台架构
用户层:前后台系统支持目前各种主流浏览器访问.
WCF服务层:WCF服务以接口方式提供,为了使系统更易于管理。在开发期间,Service是不断更改的,如果在UI层上直接调用服务层,那更改成本比较高,所以增加ServiceInterface层目的是为了把WSDL集成在同一个DLL程序集里面,进行统一修改.
业务层:主要实现各种业务功能,比如信息管理相关教育、保障、医疗、科普等,并通过WCF服务层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系统的用户层.
数据层:采用LinqToSql的数据访问模式,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据库层:用于存储系统使用的数据信息,支持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Oracle等多种大型数据库.
遂宁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案例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1)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足;(2)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不强;(3)信息化建设人才短缺;(4)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缺口大,投资主体过于单一;(5)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法规制定相对滞后.
针对以上问题,为保障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良性发展,我们需要增强信息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统一标准,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最终调动社会各方投入建设的积极性,组织开发资源,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事业.
[1]承继成,王浒.城市信息化的基本框架[J].测绘科学,2000,25(4):17-20.
[2]薛海林.城市信息化研究之反思[J].情报科学,2006,23(12):1798-1802.
[3]《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编辑部.数字城市总论[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4):9-11.
[4]张新红,于凤霞,刘厉兵,等.信息化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J].电子政务,2012,(Z1).
[5]吴伟萍.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路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J].情报科学,2007,25(1):21-24.
[6]窦淑庆,刘玥.唐山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2,24(6):54-56.
责任编辑:张隆辉
F49
A
1672-2094(2015)01-0026-04
2014-09-25
本文系四川省级科研项目《城市社区信息化系统研究》(编号:13ZA0035)研究成果之一.
周蓉(1969-),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