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华
一、揭示:常态课下古诗词教学的流弊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渔歌子》教学主要流程为例:
1.朗读——指导读得慢一点。借助标点,读出这首词第三句的停顿和节奏。
2.理解——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到的景物,连起来说说景物组成的画面。
3.概括——介绍张志和生平,归纳词的主题。
4.积累——背诵、默写这首词。
在这个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流程中,在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不求甚解”的境界——不管是朗读、解词析句还是把握主题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粗浅;在教学效果上,开始于“这一首”朗读,止于“这一首”的诵背,以单一积累“这一首”为教学最终目标。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流程常套用于其他古诗词的教学,如此“程式化”和“快餐化”倾向的古诗词教学的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和兴趣都会在一次次重复的 “粗浅”教学中荒芜。
二、分析:这样的古诗词教学缺失了什么
1.缺失了对古诗词本质特点的把握
学诗不仅要学习表面的意思,更要通过理解诗歌蕴含的韵律、意象、情感、精神,进而修养自己的身心和人格。
2.缺失了对古诗词品读涵咏的过程
古诗词言简义丰、跳跃灵动、意蕴深远,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诗词中的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们等着我们发现它们,还原诗人赋予它们的生命,听它们述说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品味古诗词优美的语言,提升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
3.缺失了对学生学习起点的预知
学习起点,是教学的起跳板,找得越准,踩得越响,跳得就越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能否在“这一首”的学习中实现一个“生长过程”,是教学的关键。缺失对学习起点预知的“浅尝辄止”、“粗浅重复”的教学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三、对策:“联比”策略下古诗词教学的回归
(一)“联比”策略的内涵诠释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联”即联系联想,“比”有比照之意。联比是一种把新事物与内心已有事物“原型“进行联系比较的思维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联比”策略,主要是指:在精读一首诗词时,联系比照别的诗词、文字或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把精读的这一首诗词“投放”在广阔的“ 诗海文海”或建立起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对接,让诗与诗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诗人与诗人之间、诗人与时代之间、诗与学生等建立起互联与关照,以更开放更开阔的视角,更符合古诗词本质特点的形式学习古诗词,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二)“联比”策略的运用
以《渔歌子》一课的教学为例:
1.“比”察诗词之韵,吟诗词之独特韵律
“在中国文学中,词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文学样式”(叶嘉莹语),其语言除了讲究平仄、押韵外,还具有不同于诗的独特的节奏感、音韵美。常态课下的《渔歌子》教学中的“读”仅仅停留在“读得慢一点。借助标点,读出这首词第三句的停顿和节奏。” 关于诗词的特殊韵律的知识“缺席”。如果巧妙地运用“联比”的策略,无疑为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豁然开朗之感。教学中,教师呈现诗《题秋江独钓图》和词《渔歌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主发现词在字数、节奏、平仄、语气上与诗的不同,发现“渔歌子”这一词牌的韵律特点。教师顺势介绍词牌名的特殊作用,并引出“词”具有“歌”的特点,带领学生欣赏《渔歌子》的吟唱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成功地把学生初接触的词与熟悉的诗建立联结,进行韵律上的对比,又引入吟唱进行吟诵形式的突破,帮助学生在音韵协律的规则里朦胧感受词的内在情愫,丰富了古诗词诵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创造了古诗词学习的特定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2.“联”想诗中之景,明画面之整体情致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诗词的审美境界就是展开想象,在心中再现诗人通过语言创造的“画境”。常态课下学生对这首词“画境”的感悟停留在“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到的景物,连起来说说景物组成的画面”,学习只是在文字表面滑行,仅仅是文字意思的传递,没有内在生成“画境”的解读和想象,词中景致不可能在学生心中“活”过来,也就无法和诗人张志和产生“共鸣”。如果联结学生鲜活的生活体验融入这首词“画境”的“创作”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因为有“生活”的联结,唤起学生对于词中景物的声、光、色、态的种种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意会到诗人寄予画境中的情韵意趣,使画境充满生机,赋予文字新的生命。
3.“比”照诗中之象,见诗心之别样情怀
《诗薮》指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有意象才有诗的意境。常态课下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止步于对“诗中景”的粗线条再现,缺失对诗的意象意境、对“景中情”的品悟。《渔歌子》这首词中的青山白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不仅仅是自然之景,更是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景。怎样揭示诗词中的意象之美,感受这些意象传递的意境和心意?学生把词中“白鹭”的意象自然而然联结到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郭沫若的散文小品《白鹭》中的“白鹭”,回顾直飞青天白鹭的轻盈自在,乡村田间觅食白鹭的悠闲安适,并在“经验”的“跳板”上顿悟到《渔歌子》中“白鹭”这一物象中特有的“闲适自在”的意蕴,感受到诗中景与诗人出世情怀的相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联结李白《山中问答》中的“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学生触类旁通地发现“桃花流水”这一物象传递的不是单一的春天的美好,还有“世外桃源”的美好。联结张志和哥哥的“和答词”——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再现“和答”的情境,“见”到同一个地方,因为人不同,心里想的不一样,看到的景也不一样。有怎样的心,眼中就有怎样的景。“青山白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三个意象互生的韵味与诗人的心境(归隐山林、逍遥自在)相通,“景语”和“情语”达到了的最佳契合,诗词的主题——“隐居者恬然安适的情趣”也就显现出来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