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与课堂效果之我见

2015-10-21 08:25黎超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提问效果艺术

黎超毅

[摘 要]提高课堂效果的教学手段很多,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互动方式和最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方法。课堂提问要明确学习目的,科学地设计提问顺序,注意避开误区,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问 艺术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具体体现,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导学还是课堂互动都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连,因此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讲究课堂提问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妨提出以下几点共同探讨。

一、课堂提问要起到明确学习目的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作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包括“学生被教师问”和“学生主动问教师”两个方面。在这儿,讨论前者。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所以在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把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巧妙地转化成一个个新颖的问题,然后还要把握提问时机,并适可而止。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科学地设计提问顺序,控制好时间

提问顺序和时间不当,提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一点上,新教师容易考虑不周,常出现提问顺序颠倒,时间把控不当的情况。有案例如下。某教师刚上某章节新课,“请××同学回答一个问题”,于是被问的学生由惊愕过度到思考,而其他学生,自觉性好的就跟着思考,自控能力差或缺乏学习方法的则看热闹。如此,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提问顺序换成:“下面我提出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然后教师提议学生抢答,若回答 不全面,便启发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最后才是教师明确答案。这样的提问顺序,课堂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提问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先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经学生充分思考后再请学生回答。这样的提问顺序,既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又照顾了全体学生,留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既鼓舞了学生的学习斗志,又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自然提高了提问效果。

三、课堂问题设计要注意避开误区,利于照顾全体学生和启迪学生思维

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要注意避开误区,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日常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提问设计要避开如下误区。

1.提问设计笼统,学生回答困难

有些教师在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时,提问:“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特点?”由于概念的外延太大,缺乏针对性,学生难以回答。教师如能把这个问题设计成:“地球上不同纬度间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特点?”如此一来,概念的内涵凸显了,外延缩小了而针对性增强了,知识点更容易得到落实。所以,课堂提问要切合课堂和学生实际,概念不可过大,同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选择不同的提问用语,使提问规范化,利于学生思考和回答。

2.提问只重视互动效果,忽略面向全体学生

如个别年轻教师课堂上实施分组讨论时,向各小组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各组学生即便认真思考,讨论热烈,踊跃回答,每组学生也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只掌握本课内容的一部分。如此,课堂气氛表面活跃,实则效果不佳。 可见教师设计问题,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种能使全体学生都活跃起来的氛围,进而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提问缺少创意,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最好能创设情境,形成悬念问题,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又可很好地区分不同的概念。缺少创意的课堂提问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此等提问即使强调了重点,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例如学习《自然资源》这一章内容时,设计“自然资源和能源这两个概念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缺少创意。因为它既不能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又难以产生深化教学内容的效果。这对学习新课程没有明显的帮助,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通过有趣的实例,比较两者异同,效果就好多了。

4.提问只求气氛而舍弃教学需要的根本

地理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而合理设置,切勿为追求教学场面的热闹而盲目使用。我们倡导严谨务实、灵活高效的教学风格,营造气氛只是为了提高互动效果和课堂效率,只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舍弃教学需要的根本,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5.提问语言停顿不够,思维节奏太快

地理课堂提问必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余地。有的教师考虑到课堂容量,往往在提问之后并没有留思考时间,立即叫学生回答,导致学生的思维节奏跟不上,答不上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让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又不给充足的时间思考,显然有悖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过程,这种做法不可取。因此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耐心等待,切勿急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作适当的停顿。对于较难问题,教师理应设计思维阶梯,适时启发点拨,以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6.忽视发挥学生潜能,轻视学生提问

有教师抱怨: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时问题多多,可平时又不见提问呢?其实,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问题,是我们做教师的忽视发挥学生潜能,轻视学生提问,缺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倡导与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担心自己的提问可能不受欢迎甚至招致教师的指责批评。可见教师忽视发挥学生潜能,轻视学生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罪魁祸首。课堂淡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效果当然不理想。

7.课堂提问只注重答案,忽视探究过程

有很多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偏重于“对不对”“是哪个答案”,很少涉及“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呢”“你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殊不知,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来说,给予学生思维过程往往比只给予他们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学生对不少地理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看重结论更要注重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评价,对于思路新颖简洁,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切实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上粗浅见解,仅供参考,但得到多数教师认同的是,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讲究课堂提问艺术,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提问效果艺术
纸的艺术
灵动耳环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