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龙
几天的采访下来,两个词时时迸入记者的脑海,一是久久为功,二是百花齐放。
荆门市地处湖北中部,是平原与山区的连接之地。记者从京山、沙洋、钟祥、东宝、掇刀等县(市区)一路跑下来,地形各不相同,农村基层党建却处处风生水起、亮点纷呈,荆门确有不少可学之处。不过这些成绩,绝非一夕之功,没有执着的坚持,没有时间的沉淀,恐怕看不到这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大好局面。
2015年7月,“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第四届年会在荆门彭墩村召开,全国600多名基层带头人和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围绕“互联网+大众创业的乡村治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自2012年起,每年定期在荆门举办的“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一年确定一个主题,成为了中国农村基层党建的新平台,推动了荆门农村的党建创新,以及农村带头人的作风改进和能力提升。
2012年,荆门市委研究决定,以中央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为抓手,长期坚持开展,探索构建出从分类定级到晋位升级的完整体系,每年都有一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现整顿转化、滚动升级。
4年来,荆门坚持“30年不落后,50年还管用”的原则,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求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活动广场不低于1000平方米,同时按照 “五务合一”的标准,健全服务中心的功能。目前,915个村已达标,许多服务中心还建有电商网点,与京东、淘宝、拉卡拉等对接,努力实现“把生活用品搬到农户家门口,把农产品送进城”。
党员先锋“四门”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十问”制度、带头人队伍建设“五个一”工程、“1310”工作法……荆门的许多做法与经验,都体现了久久为功的韧劲。一些村支部书记对记者说,这种坚持,让他们开展党建工作时心里有底,不至于患得患失、阳奉阴违。
与之相得益彰,荆门抓农村基层党建从不一刀切,而是鼓励百花齐放。
如今的农村,在社会结构、治理体系、经营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有的村逐渐演化为城市社区、有的村就是一个工业园区、有的村则是打工村,青壮年长期不在家。针对这些情况,荆门创新“四化一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因势利导盘活各种资源,采用灵活的、贴近实际的党建工作方法,满足多元的利益诉求。
荆门农村地形地貌不一,文化也不尽相同。记者在荆门采访期间,走访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几乎各有特色。比如钟祥市客店镇南庄村,服务中心古色古香。据介绍,建设过程中,该村以文化墙、休闲庄的形式,巧妙地将峰峦俊秀的猴王寨、闻名遐迩的珍珠泉、形态各异的千层石、枝繁叶茂的千年古对节白蜡等当地文化名片融入其中,让这个活动阵地既气派又有韵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荆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不拘一格锐意创新,塑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如京山县永兴镇京源村,推行村党支部与辖区企业党支部联动,探索出“组织共建、产业共创、公益共办、矛盾共调、文明共促”的“村企共建”模式。
换一届班子换一个思路,换一个领导换一套做法,终究半途而废,留下的也多半是“盆景”工程;忽视差异性的一刀切,扼杀积极性和创造力,只会让工作不伦不类。或许,抛开那些具体的创新之法,久久为功与百花齐放,是更值得我们向荆门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