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娇
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小学生阅读、沟通和理解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目前小学语文的学困生却占很大的比例,其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随便应付,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是讲话影响其他同学。班级学困生的转化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每一个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特征
随着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当前小学生对纸质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而语文却是纸质阅读的学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基础知识较差、理解能力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差、表达理解能力弱
小学语文需要综合具备多种能力,从目前的课堂分析来看,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表现为基础知识较差,表达理解能力弱。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小学生已经逐渐脱离纸质的阅读,他们更多倾向于电子阅读,但是电子阅读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不利于小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加之,脱离了课本阅读,导致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强,很多语文书面语他们不会使用,而更多使用的是“火星语”或者是网络语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学会用书面语进行沟通表达和理解的障碍。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学科上课需要同时具备听、说、读、写、阅读、理解、记忆和表达等多项综合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很难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随着课后以及放学后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学生放学后做作业都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很多小学生低年级放学较早,父母还没下班,会寄在托管班,托管老师代为做作业的现象极为普遍。缺乏独立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准备,导致小学语文学困生成绩不尽理想。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对于书本的旧知识或许他们很久以前就听过,对于新兴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很大的兴趣。小学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消极的归因方式。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没有正面综合的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直接把困难归因为外部因素,比如,不喜欢语文老师,考试试卷太难,自己运气太差等等。(二)意志力不强。当前的小学生由于缺乏锻炼,身体和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在考试中发现自己成绩不理想,则产生悲观的消极心态,没有积极正面进行分析。(三)抵抗学习。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之家里父母亲和学校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小学生不适应学习环境,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
三、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路径
每个学生并非与生俱来就会读书或者就不会读书,也不是一定是某一个学生的语文就好,某一个学生的语文就不好。掌握好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途径,对帮助小学语文学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
在平时的上课课堂上以及课后跟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发现,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家里,父母通过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励志案例来正面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教育是公平的,在学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学困生还是尖子生,学困生只是暂时的学习落后,每个学困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出色的好学生。教师要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多给予学困生积极向上的正面的人文关怀与鼓励,让学困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方式灵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语文学科的人都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趣味性比较低的学科,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语文枯燥无味。其实这应该引起语文教学者的深刻反思,语文教学不是索然无味的,语文教学是充满乐趣的。现在的教学基本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课文的学习上,若是学习故事性的课文,语文老师可以提前准备这个故事,并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理解并掌握这篇课文的知识点以及生字生词。针对班上的语文学困生,还可以为他们制作一张特殊辅导表格,收集他们具体的学习困难,并进行分类,然后有目的有方向地指导他们的功课。
(三)健全家校联系体制机制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也有来自家庭的因素。因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要完善健全家校联系体制机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多与学困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也可以指定相应的赏罚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家长及时跟学校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通过这种家校机制的建立,不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