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一要求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使数学教学活动在生活这一更大的课堂中进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中,新增了《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为了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这一知识,可如下安排:
一、实地感知方位
人的方位感,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表现。个人能力方面它涉及记忆力、空间感和掌握方向判断技巧的熟练程度。能不能正常发挥,还跟情绪有关系。学习方位和学习水的性质一样,都不可能单单通过间接经验学会它,必须自己亲身体会,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学生掌握方位也是如此。
1、利用太阳辨方向
首先,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找出东面在哪里?西面呢?为什么?(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从西面落下的)然后告诉学生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向。再让学生面向东方站立,平举双手,说出左手是什么方向?右手是什么方向?为什么?(一年级儿歌已学过,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左手是北,右手是南)南、北方向是否也和东、西方一样是相对的方向呢?
2、利用游戏找方向
接着,让学生面向东站立,然后依次三次向右转,分别说出每次转后面朝什么方向,这样,让他们明白,从东开始,依次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各占一面,从东开始,转一圈后又回到东面。再将学生分成四组,脸朝外围成一个正方形,依次让每个组的人一起喊:“我们的面朝x方。”再让学生面朝里围成一个正方形,依次让每一组学生找朋友:“朋友,朋友请注意,东面的对面在哪里?”、“朋友,朋友请注意,西面的朋友在这里。”
3、利用景物判方向
实地明确了四个方向后,回到教室,再来讨论,除了可以根据太阳来判断方向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方向呢?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展开讨论。(必要时可告诉学生,可借助北斗星、指南针等)
4、找找各个方向的景物
最后,再带着学生到校园稍中心点的位置,让学生站在那里,依次说说校园的四面分别有什么,这样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认识图上方位
在大量感性积累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将校园内的景物表示到图纸上,画出一张校园示意图呢?在新的需求与旧的知识发生碰撞的时候,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激发出来。
1、认识图上校园
首先,一起去书本上画的小明的学校看看,找出他们的学校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分别有哪些景物,再看看课本上是怎样来画小明他们学校的示意图的。
2、画画自己的校园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我们可直接告诉学生,在纸的左方画上校园东边的景物,这样,在纸靠近自己身体的一方画上校园南边的景物,依次画上其他几个方向上的景物,即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画示意图。开始,只要求能画出校园四周的景物就可以了,中间的可以不画。
3、画稍复杂的示意图
等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将校园四周的景物画到图上去后,就可让他们画比较复杂些的示意图了。再通过画画教室示意图,自己家周围的示意图等巩固图上的方位知识。
通过由观察景物感知方位到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既起到了感性升华的作用,又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三、认识其他方位
在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后,学生们又会碰到有的景物间的位置关系不可以用这四个方位来表示,于是课本里出现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随着方位的增多,学生区别起来就会困难重重。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在教学中可分两步进行:
(一)找出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必须先找出以谁作参照物。如学校在商场的哪个方向,就是将自己站在商场的位置去看学校,这里将商场作为参照物。
(二)找到参照物后,将自己当作站在参照物所在的方向,向另一个景物望去,所望的方向就是另一景物所在的位置。如第一点中的将自己当作站在商场的位置向学校望去,那个是什么方向,学校就在商场的什么方向。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更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当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走出,走向抽象的方位图的时候,他们将不再受学校景物的限制去认识方位,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尤其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