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姬
[摘 要] 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结构良好、旅游开发价值高。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结构层面的整合、旅游线路层面的整合、旅游产品层面的整合。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科学整合开发需要建立旅游协作制度、建立与周边地区互动体系、人力资源支撑策略等方面的保障。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加强与专业院校、旅游公司、知名景区合作,通过引进、送学、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选拔、储备力度,使旅游人才队伍逐步实现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正规化。
[关键词] 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特点;整合开发策略;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连山旅游目的地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城南8公里处,在会同县连山乡境内。连山乡北连会同县城,南与靖州太阳坪乡、甘棠镇接壤,有会同县“南大门”之称,连山乡境内有建设、连山、联合、大坪、漩水、幸福、高涌、宝照、石板、六黄、桂干、高团12个村委会。连山旅游目的地资源区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本区离怀化市城区、长沙、桂林等地的车程分别是80km、530km、480km。209国道、枝柳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包茂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区的范围,东至火神坡半岛—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一线,西至金猪塘—神农洞—常羊山—天星庙一线,南至风神庙—连山园艺场—天星庙一线,北至火神坡半岛—火神坡—金猪塘一线。本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步,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本区旅游资源条件丰富,这里山水奇特,古迹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深厚,有天然溶洞、水泽、山石等自然奇观;有与神农炎帝相关的八庙一庵、神农九井、神农宅、药王洞、神农洞、茶亭庵、龟坡星象台等众多古迹;有独特而又古老的易文化、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茶文化以及独特的语言和民俗风情等。
一、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且富有特色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连山旅游目的地有121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占全国155中基本类型的78.65%。境内的神农宅、神农洞、神农社、药王洞、狮子洞、莲花塘、杨家先祖大墓等都是富有或较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此外“八庙”景区(“八庙”是指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天星庙、莲花庙)与易学中的八卦图有着惊人的相似,具有较好的神秘性。
(二)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良好
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良好,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部分旅游资源(如神农宅、神农洞、神农社、药王洞等)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的旅游资源。二是有些区域集聚着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如火神坡有果业旅游资源,有火神庙遗址、杨家先祖大墓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有河面较宽阔、沿岸风光秀美的风景河段旅游资源,有古树、古藤群落旅游资源,有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的村落旅游资源,有田园风光旅游资源,还有现代养殖业(高科技养猪场)旅游资源等。
(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高
具有较好的休闲价值。连山旅游目的地文化遗迹大多发现于会同连山乡,区域内有多处天然溶洞、天然水泽,有连通地表的地下阴河,有古庙、古寺、古庵,还有数处千年古树群;景点布局间隔有致,且有绿阴曲道相连。景区内还有火神坡果园观光采摘休闲景区,可进行果园采摘、漂流、避暑度假、体验大自然的奇秀山水,呼吸清新空气,具有较高的休闲度假价值。
具有较好的观光价值。连山旅游目的地境内具有较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如“神农八庙”、神农宅、神农洞、神农社、药王洞等可供观赏的景观;有火神庙遗址、杨家先祖大墓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有河面较宽阔、沿岸风光秀美的风景河段旅游资源,有古树、古藤群落旅游资源,有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的村落旅游资源,有田园风光旅游资源。此外在当地还延传着祈丰收舞,演员身穿用稻草编织的服装,在演绎与众不同的舞蹈的同时,将易学中的八卦融入其中,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得到审美上的满足。
二、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一)旅游资源结构层面的整合
对于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结构层面上的整合,首先应该对现有旅游精品的亮点进行提升。连山盆地八个方位已经发现的古庙或古庙遗址,它们正好与易学中的“艮”、“乾”、“兑”、“坎”、“坤”、“震”、“巽”、“离”这八卦有着惊人的吻合,它们对应的八庙分别是山神庙、天星庙、莲花庙、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此外,还有连山石与炎帝神农“连山氏”的吻合以及当地保留的祈丰收舞蹈和婚嫁习俗,都展现了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因此在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整合过程中重点突出神农文化,这同时需要怀化市以及会同县提升其城市的影响力,充分作好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作好旅游的整合营销,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其次,应该对新兴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配套打造,如火神坡果园观光采摘休闲景区;火神庙遗址、杨家先祖大墓等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的村落旅游景区以及田园风光旅游的打造。这些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是对炎帝文化的补充,这些景区景点与当地绚丽多彩的民间文艺,还有节庆、饮食、名人、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游和购物游。加强新兴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品种多样的地方特产和特色小吃,开发出更多旅游者喜爱的游览内容。
(二)旅游线路层面的整合
旅游线路整合是利用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上的联系,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组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根据连山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格局实际情况,分别从原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休闲度假旅游线路这两条路线进行整合。
原生态文化旅游路线:会同连山旅游目的地——永州舜帝陵——新化蚩尤故里——炎帝陵。路线主要景点有:会同连山旅游目的地、神农八庙、新化蚩尤故里、神农城广场等景点。路线特色:这条路线主要以炎帝文化为导线,进行炎帝踪迹探秘、炎帝文化体验、祭祀朝圣、炎帝文化研讨等活动。endprint
休闲度假旅游线路:火神坡果园观光采摘休闲景区—鹰嘴界生态旅游区—通道万佛山及龙底河漂流。路线主要景点有:火神坡果园、鹰嘴界、万佛山、龙底河。路线特色:此路线以休闲为主,可进行果园采摘、漂流、避暑度假、体验大自然的奇秀山水,呼吸清新空气。
(三)旅游产品层面的整合
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层面的整合,一是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整合,采取原生态型开发和现代高科技型开发相结合的途径来建设连山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景区。一方面要原汁原味地展现连山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景物和人文景观景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炎帝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远古文化的神秘性与科学性。
二是旅游产品要素结构的整合,旅游活动是建立在以游为中心的食、住、行、游、购、娱六类旅游者行为之上的。旅游产品的要素结构整合需要这六要素协调发展,来提高整体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如旅游交通方面:不仅要对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区道路的公路、牛车道、毛驴道、停车场进行改造,更要改善旅游交通服务;旅游餐饮住宿方面:度假村的建设应以渠水为依托,依山面水,依山就势,建设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水平高超的侗族木楼,形成以特色饭店为主体,以农家旅馆和树屋村寨为补充,提供有乡土特色的绿色旅游餐饮住宿网络。
三、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保障
(一)建立旅游协作制度
在整合开发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区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不同的旅游开发主体和旅游组织,如何协调这些角色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必需要建立一种协调开发机制。
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抓住当前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的有利时机,在会同县旅游规范的基础上,做好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使旅游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维护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能健康、顺利地推动旅游业的联合与协作发展。二是建立合作机构,可由怀化市级、会同县级、以及相关镇级政府领导组成一个能有决策权的组织,并赋予这个组织一定的职能。组织在广泛吸收各类专家建议的基础上,调查研究连山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制订整体协调开发的总体政策,搞好总体规划布局,重大开发项目及线路的设计,定位好区域整体形象等。三是规划好与开发有关各部门的管理权限,以及协调好各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建立与周边地区互动体系
首先,要加强地区间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快捷、经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多形式立体通道。如改善从会同县、周边县城以及旅游景区至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其次,是与周边地区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多边信息沟通。旅游业是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服务行业,旅游饭店、旅游购物点、旅游交通、旅游活动的开发等需要周边地区的支持与合作,客源市场的形成与扩充也需要与周边地区信息网络建立。最后,旅游产品开发的互动,连山旅游目的地旅游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单一分散,开发力度不够等特点,因而在整合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加强与粟裕故里红色旅游区、高椅古村民俗旅游区、鹰嘴界生态旅游区等邻边地区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合作。通过与周边地区建立互动体系,整合营销,使区域内的旅游业真正“上规模、成体系、出品牌”,最终达到共赢的效果。
(三)人力资源支撑策略
作为劳动较为密集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连山旅游目的地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是相对比较严峻的,如旅游规划人才、景区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专业导游人才等优秀的人才难以引进和留用。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建立人力资源发展与稳定策略很有必要。
连山旅游目的地应积极加强与专业院校、旅游公司、知名景区合作,通过引进、送学、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选拔、储备力度,使旅游人才队伍逐步实现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正规化。
[参 考 文 献]
[1]王欣,吴殿廷,方修琦,肖敏.旅游资源整合新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29-33
[2]郑胜华,张芳.浙江省旅游产业整合的现状及其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73-76
[3]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08:251-289
[4]蔡琴.湖南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瞿春林,阳国胜.炎帝出生地新说——炎帝故里在会同[J].船山学刊,2006(4):76-78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