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庆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教学文言文的基本目的。再者,中学教育又是打基础阶段,我们要使学生不但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并通过文言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现代科技和继承历史遗产打下初步基础。
然而,文言文毕竟与现代文存在较大的差别,因而其教学也不应相同。文言文在语言方面通假字多、单音词多、虚词多、词性转变多、省略句多、句式变化多,从而给阅读带来不少困难。再者,文言文反映的时代久远,内容不易理解,所述的人和事,反映的社会意识、伦理观念等,学生都很陌生,且学生自小就习惯于白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及朗读,都感到相当吃力、艰涩拗口,这都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明白,除了要讲清字、词、句,疏通课文,分析评价文章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外,还要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诵读可以增强语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品味辨析,增强语感,才有可能对优美的语言有深入体会,从而才可能受到感染。
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张志公在《语文教学论集》中说道“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评议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学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朗读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对文言文藻丽的文辞、铿锵的音节、朗朗上口的音律,自在读中就能心领神会了。但多读并不是多多益善,让学生无休止地诵读,来个“无师自通”“以读代讲”,这又和古代的私塾教育模式有何区别。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地进行诵读训练,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诵读训练:范读、带读、齐读、背诵、吟读……如在讲述古代诗词时,做好吟读,突出诗词的韵律节奏,读出诗词的意境;在讲述其他古文时把熟读和讲解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如《捕蛇者说》中的“戚”的意思是悲伤,但要把握捕蛇者在对话中悲而不痛的心理及表情,与学生认真讨论与分析捕蛇者的语言,通过范读、齐读,在语音上充分表现出捕蛇者的特殊心理,用自己的表情来表现捕蛇者的面部表情,由于富有表演性,学生学得极有兴趣,也读得津津有味,如临其境。又如《为学》中富僧先后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前者是不明而问,表示惊讶语气;后者是已明故问,表示蔑视语气,分清之后让学生边读边模仿,效果较好。
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方面的具体指导,让学生眼、口、耳、心并用,可逐渐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由于古文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甚远,为了消除时代隔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必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任何一篇文章都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也都能反映出作者某一时期的生活及思想状态。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深层含义。如教《爱莲说》一文时,让学生了解陶渊明与周敦颐的生活经历及他们的处世哲学,及唐人的生活风气,联系菊、莲、牡丹的特点,那么对菊、莲、牡丹象征意义的理解就变得具体形象了,其正衬与反衬的效果也能领会到。课余时还可以带学生认识各种花草的代表意义,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教《出师表》就应该首先向学生介绍诸葛亮其人,还有《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与思想,然后就根据课文的需要,着重讲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蜀国形势与天下形势及刘禅其人,如学生不能了解这些,也就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无限忠君的思想感情,也不能认识到诸葛亮临行前提出三条建议的良苦用心。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总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来进行,可以结合注释,与解题同时进行,也可以放到讲读课文中介绍,该补充介绍什么,内容多少,都要事先进行周密地安排。
三、讲授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古文,除了可以学到文学上的知识,同样可从古文中学到不少有关古代的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如不讲,就失去了学习古文的一种乐趣,讲不清或讲错,常会闹出种种笑话。如古人计时的方式,《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俯朱纯子颖由南麓登”,句中“丁未”牵涉到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就应讲我国古代历法采用干支记法,对于一个月来说,古代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初一称“朔”,月底最后一天称“晦”,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是称“望”等;又如,《鸿门宴》里精彩的描述:“项王、项伯东乡坐,张良西乡侍”就应讲明古人室内坐位置的讲究,学生自然明白项羽自坐东向,正是他自尊自大、目空一切的表现; 《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可让学生认识“水之阴、阳”与“山之阴、阳”的表达意思及区别。古代有许多常识与现代有所不同,教文言文时常会接触到,教师可以多翻阅有关参考书,适当地讲解,既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以上几个方面,虽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学重点,但它的辅助作用常常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能较顺利地理解文言文大意,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学习文言文的。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文言文教学的优势,把文言文教好、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