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摘 要】世界经济一体化让外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接受和掌握这样一种语言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厌学、怕学的情绪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民办院校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提升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幸福感?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外语学习 幸福感 民办院校 厌学 怕学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让外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主要是英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问题总是存在,而且不断翻新。
2012年7月,本人参加了外研社在杭州举办的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在会上,不少来自民办本科院校的老师抱怨,学生的英语底子太差,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很难调动,厌学怕学的情绪极为普遍。事实上,有着类似烦恼的老师不仅仅是民办院校的老师,还有些甚至来自重点公办本科院校(主要是理工和艺术类专业)。
担忧和抱怨不仅仅来自高校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一样痛苦。
一方面,学生对大学英语老师的教学满意度不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做的多次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较低。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蔡基刚教授在2008年曾对全国五个省市的6所大学进行过问卷调查,对象是在大学期间至少已经学习两个学期的学生。结果发现,学生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后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和甚至有所下降的占到64.5%(其中有些下降的占37.7%),对大学英语教学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占54.5%。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也不多。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直言:学英语纯粹是为了过四六级或出国,学习的乐趣无从谈起。更多的同学(民办院校尤为明显)因为英语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得力,简直视英语为洪水猛兽,厌学怕学的情绪严重。一个学生曾亲口对笔者说,看(英语)书看不进去,出去玩又觉得内疚,心情真的很矛盾。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幸福,学习过程也应该是幸福的。可现在,教的不满,学的痛苦,脱离了高考的指挥棒,原本应该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都去哪儿了?
二、什么是幸福?学生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从古至今,人们追求“幸福”的目标始终如一。何谓幸福?东汉许慎的《说文》有云: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根据中国的民俗学,财产富足、身体健康、道德高尚和宁静平安的生活,以及死而无忧的结局都可称之为“幸福”。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
这样的幸福显然满足不了现代人的追求。人们在贫穷、动乱和太平、安康的时候所追求的是不一样的东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了人们的主要追求。什么才是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关于“大学阶段怎样才叫幸福?”笔者曾在所教的大学生中做过一个非正式调查,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不挂科就是幸福”;有的说“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相爱的人就是幸福”;但更多的学生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毕业能找个好工作”,“获得学业上的成就,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就是幸福。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业相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1.能通过所有课程考试,俗称“不挂科”;
2.所有课程考试成绩优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最好能因此得奖学金;
3.对所学课程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并因此而获得相应成就。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把“幸福”划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
笔者认为,在如今功利主义盛行,抑郁症、狂躁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培养大学生们学习的幸福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三、民办院校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幸福指数——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外语教学在中国不过百年的历史,但它确实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因此成了大中小学的必修课。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模仿福代斯的幸福测试,笔者编制了一个简单的外语学习幸福感测试:
你觉得学习外语有多幸福或多不幸福,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你大多数时候的状态:
10. 非常幸福(觉得狂喜)
9. 很幸福(觉得心旷神怡)
8. 幸福(情绪高昂,感觉良好)
7. 中度幸福(觉得还不错,愉悦)
6. 有一点幸福(比一般人幸福一点)
5. 持平(不特别幸福也不特别不幸福)
4. 有一点不幸福(比持平低一点)
3. 中度不幸福(心情低落)
2. 不幸福(心情不好,提不起劲)
1. 很不幸福(抑郁、沉闷)
0. 非常不幸福(非常抑郁,心情跌入谷底)
通过对随机所选的196名广东白云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我们悲哀地发现:60%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5分以下(包含5分),个别学生居然选了0分,选择10分和9分的没有。
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经过与一些学生进行面对面地聊天,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不幸福主要源自厌学和怕学这两种心理状态。
(一)厌学的理由
笔者曾对教过的2011级和正在教的2013级几个非英语专业本科班做过一次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不愿学习英语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
1.没兴趣;
2.上课内容与实际脱节,能力培养不够;
3.就自己所学专业而言,毕业之后用英语的机会不多,中小学的那点就够用,不用学什么大学英语;
4.教材陈旧,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5.老师的人格魅力有限。
(二)怕学的理由
调查中,不少学生承认外语有用,也很想学好,产生怕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1.不友好的师生关系,或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2.平时表现不佳,考试成绩较差,看不到学习的成果;
3.学习的专注力不够,理解能力有限;
4.缺乏自信,容易失望;
5.没有毅力,做不到持之以恒;
6.自控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这些状况能否得到改善?换句话说,教育者能否通过一些策略和技巧来矫正这些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使他们不再把外语学习视为洪水猛兽呢?
答案是肯定的。
四、如何改善和提升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幸福感
下面本文将就厌学和怕学这两种现象分别进行论述。
(一)厌学心理的矫正
对于那些讨厌学习外语的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尝试“有为”与“无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其外语学习的态度:
1.打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有意无意地渲染外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进大学之前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大学生,他们对英语的好恶态度早已形成,简单正面直接地说服效用不大,弄不好还会起反作用。教师们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些文章,例如选些学生感兴趣的,与现实社会相关的,或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关的材料作为切入口,找到共同的话题,以此为基础的师生关系才能深入,教学才有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一味地取悦学生,降低教学要求。学生不是傻瓜,过低的要求打造不出真实的自尊。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活动或课外活动平台,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邀请名家和成功人士来校谈外语学习体会和语言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与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竞赛;定期展示优秀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类外语学习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创造外语实践机会,让外语学习更接地气。
2.不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注重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会考试的学生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外语能力的表现有很多种渠道”,一定要在学生入学时让他们明白这一点。考试成绩的高低由很多因素决定,没有考好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如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预习复习的效率、竞赛和外语实践活动的表现等等。
3.善用奖励与惩罚
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评教的分数高些,常常通过毫无原则地降低教学目标的难度和轻率的鼓励来迎合学生,这样做的后果,极有可能是造成学生盲目的乐观,自信心过度膨胀,一旦受到打击则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这种廉价的鼓励并不可取。
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会善用奖励和惩罚相当必要。基本上,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会这么做:奖励优秀和进步,惩罚坏的习惯而不是坏的成绩。但同时也要记住:奖励要及时、适度,惩罚要慎重、公正;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惩罚要注意场合,讲究方式方法,决不可打骂。
厌学的矫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智慧,更多时候是在考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耐心和恒心。
(二)怕学心理的矫正
在目前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形势下,相对于厌学者来说,大学,尤其是民办大学里害怕学英语的学生要更多些。对外语存在先天或后天的惧怕心理是外语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因此,能否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了检验民办高校外语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马丁·塞利格曼发现并证明了“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存在之后,这一概念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事实上,经过调查,我们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害怕学习外语的,那么,对于那些外语学习的“习得性无助者”来说,怎样才能有效改变他们的无助心理,提升他们外语学习的幸福感呢?
外语教师可尝试以下策略:
1.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的人善用听觉,有的善用视觉,有的喜欢视听结合;有的学生早上起来脑袋清醒,记忆力好,有的孩子则习惯晚上作业,因为这时的他/她思维顺畅;有的学生视野广、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加感性,口语表达能力强……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所以学生们没必要因此沾沾自喜或妄自菲薄。善用自己的优势,趋利避害是高情商者的一大表现。“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马丁·塞利格曼,2010)教师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白这一点。
2.积极的心理暗示
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
有个著名的实验:给一群随机抽取的学生标上“高智商”的标签,让不知情的优秀老师教一年。结果一年后这些学生的表现比其他学生要好得多。
这个实验说明了两点: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既然认为这些孩子是“高智商”的学生,那么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对这些孩子势必与其他孩子不同;二、学生得到老师的重视或特别对待,自信心会增强。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前者来源于自己,后者主要来自于教师。
一次考试失败,悲观的学习者也许会认为自己“我就不是学英语的料”,“我真笨”,而乐观的学习者则会认为,“这次没考好是因为最近忙别的事去了,没好好复习”,“只要我花功夫,下次一定会考好”,“这次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我英语差,事实上,上周我还拿了学校英语写作大赛的二等奖呢”。
掌握积极的心理暗示技巧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备的技能。
例如,对于一个不爱写英语作文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上次你写的那篇作文不错哦,尤其是那个......句子,很形象(很有哲理,很特别等),要是层次感再强点,字数再多点就好了。”
教师切忌用普遍或概括性的话去批评学生,如“你听力太差了”,“你总是犯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你写的作文从来没有逻辑”……批评应该就当前的事说事,比如,“你这次的作文没写好,我记得上次的作文你写得很精彩。”
积极心理学的诸多实验表明,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能,教师们可以在这方面花点功夫。
3.好习惯的培养
自信来源于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很多方面,考试成绩好、竞赛获奖、教师和同学的夸奖、好习惯的养成等等。
养成了外语学习的好习惯,就如同学会了钓鱼的技能,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鱼吃了。外语学习的好习惯主要有及时地复习预习,定期地听、读、看、写等。
虽然“习惯成自然”,但坏习惯的戒掉和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时间。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改变的过程会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继续重复,但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小心,你还会回复到从前,所以你需要毅力和恒心,刻意提醒自己坚持下去。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这就是习惯了。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好习惯的养成也要注意:一段固定的时间内专心培养1-2个好习惯,不要太多,因为太多不容易做到。
4.给自己适当的缓冲期或恢复期
Permission to be human,人不是机器,累了需要休息是一种本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会分配和管理自己的精力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课。学习需要耗费脑力和体力,一个人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神经紧绷,或做了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后,他需要做点喜欢的事情,或者说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来放松自己,以达到生理和心理的一个平衡。
五、结语
民办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专家们关注的重点。因为生源的关系,民办院校学生的外语水平总体偏低,大多数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也有待提升。秉承中医学上“治标先治本”的原则,笔者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厌学和怕学情绪的矫正,培养他们的外语学习能力,提升他们外语学习的幸福感,是实施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美)洛尔. 付涛译. 精力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范基公.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为”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0(12).
[3]饶尚宽译注.老子(又名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沈春松.教育的“无言之美”[J].现代教育论丛, 2007(7).
[5](美) 马丁·塞利格曼. Learned Optimism(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
[6](美) 马丁·塞利格曼 Authentic Happiness(真实的幸福) [M].沈 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