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

2015-10-18 04:55周娟仙施成良凌杨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职专业学校

周娟仙,施成良,凌杨青,李 丹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中职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

周娟仙,施成良,凌杨青,李 丹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目的 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方法 2009—2014年,我校开展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通过建立培养机制、优化培养路径、设置多维度评价要素等方面展开。结果 我校已打造出一支具有“一专多能”教学特征,拥有“双师素质、多元资格”的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我校护理专业被评定为浙江省示范专业、浙江省骨干专业,我校被评定为浙江省护理课程改革责任单位、浙江省护理教研大组理事长单位。结论 我校对中职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具有实效性。

中职;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

关于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2008年我国颁布的《护士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护理工作。“专门训练”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毕业生获得护士执业证书的前提条件是通过每年一次的由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其考试时间、试卷内容及合格分数线全国统一。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获取护士执业证书的难度相对更大[1]。

优质护理人才的培养,急需一支能将多元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融合的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团队。从教育能力的角度来论,这类教师具有传授和示范职业道德的能力,拥有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具有走进行业、走进社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等综合能力;从教学能力来说,具有全盘领悟“核心课程”的能力,精彩呈现“教学项目”的能力,胜任“公共课程”教学的能力。总之,是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具有“一专多能”教学特征,拥有“双师素质、多元资格”的教师。

我校通过建立培养机制、优化培养路径、设置多维度评价要素等策略,开展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实践,完成“双师素质、多元资格”的师资队伍建设[2]。

1 建立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机制

1.1 建立管理机构(见图1)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复合型教师培养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职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好组织、落实、评估考核和总结工作。

组长统领整个培养过程,确定培养目标;护理学科主任、教研组长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培训;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育科研处主任负责制定培养管理制度,联系专家,对护理专业教师培养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1.2 制定管理制度

学校建有《学校护理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计划》《专业课教师下临床(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复合型护理教师培养计划》《护理教师跨学科听课学习制度》《复合型护理教师考核评价和奖励办法》《“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养实施办法》等,初步形成一套符合现代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实际的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培养制度,为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 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路径

2.1 设立“入行、入岗”师德讲堂

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并构建以“奉献、重托、品牌”为三大核心要素的护理专业师德培训特色体系。每学年设立“入行、入岗”师德讲堂。通过专项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具备白衣天使的“四心”品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铭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誓言,传承“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南丁格尔精神。

2.2 外送内练,合力共育

在培养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路径上,学校外送内练,两路并进:一方面外派培训,帮助教师获取多元职业资格证。这是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快复合型培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多元内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我校采用“拔高抓低”“师徒结对”等形式,举办新教师开课周、名优教师示范课、教师说课、“双高课”评比等活动,对教学项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岗位化训练,使我校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融会贯通,尤其是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

2.3 搭建校院“双练”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医院积极参与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使专业技能与临床岗位需求有效对接。

(1)“现代学徒制”,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项培养。我校专门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养实施办法》。近3年,学校选拔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分别与三甲、三乙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师徒结对活动,从而强化了我校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培养,提升了护理专业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专业教师临床制,培养护理专业教师“复合素质”。我校制定了《专业课教师下临床(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组织护理专业教师每年到医院进行不少于5周的临床实践,通过实践,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

2.4 推行研究力培育工程

推进教学问题科研化处理,用课题研究改进教学。搭建以教学项目为教学单元的“同课异构”创新教案设计平台,并将创新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通过研究,启迪智慧,改革行为,推进专业发展。

2.5 设立现代教育技术学习项目

学校制订《护理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设置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Flash MX 2004动画制作等学习项目。采用“实地操作式”“项目任务式”等进行培训。每年组织一次自制多媒体软件评比及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参与的主动性,使护理专业教师具备复合型能力。

2.6 专设“阳光教师”心理研讨班

学校开设了“阳光教师”专研班,聘请心理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及考证等专项研训,使教师成为呵护学生心灵的“阳光教师”。

3 设置多维度评价要素,引领教师复合型成长

“双师素质、多元资格”的培养需要引入社会机构、行业专家、同行及学生进行评价。对护理专业教师的师德、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等设定评价指标,并进行考核。考核达标者方可认定其为复合型教师。

6 年来(尤其是近3年),我校通过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护理专业教师的快速发展,复合型教师比例由2009年的6.02%上升到2014年的63.33%(见图2)。

图1 我校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管理机构

图2 我校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

复合型教师除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外,还积极为本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又为本地区乃至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养老机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提供养老护理、母婴护理、急救等培训,共13 000多人次,技能鉴定8 000多人次。

通过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水平,保证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培养的学生其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我校6届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居95%以上,并逐年提高,2013、2014连续两年突破99%,取得高达99.20%的好成绩,稳居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之首。在全国、全省中职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的好成绩。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趋势。

通过复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我校成功打造出一支品牌护理教师团队。我校护理专业被评定为浙江省示范专业、浙江省骨干专业,我校被评定为浙江省护理课程改革责任单位、浙江省护理教研大组理事长单位,对完成浙江省中职护理课程改革方案制定及课改核心教材编写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我校通过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培养机制,优化了培养路径和多维培养平台,为中职卫生学校教师培养产生了可借鉴的示范效应。

[1]黄春燕.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2013,3 (1):14-15.

[2]王云鹏.高校跨学科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研究[J].应用研发教育信息化,2011,10(13):195-196.

G451.2

A

1671-1246(2015)11-0027-03

猜你喜欢
中职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