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在高职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2015-10-18 04:55许晓惠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岗位阶段康复

郑 蕾,许晓惠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重庆 401331)

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在高职康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郑 蕾,许晓惠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重庆 401331)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使高职康复专业教育适应就业岗位实际需要,我们以工作岗位职业综合能力需求为核心,将工学结合贯穿教学全程,培养行业需要的、具有过硬专业能力及良好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通过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我们认为该模式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

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高职教育;康复专业

康复医学概念传入我国已有三十余年,但直到200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才启动了医学相关类学科人才培养专题研究,发布了《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白皮书》《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准入标准》等一系列文件[1]。卫生部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康复医学行业从业人员中,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水平者占60%~70%,大专或相当于大专学历水平者占25%~30%,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5%[2]。经过10年发展,目前我国的康复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次。

1 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概述

为使高职康复专业教育适应就业岗位实际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应当以工作岗位职业综合能力需求为核心,将工学结合贯穿教学全程,培养行业需要的、具有过硬专业能力及良好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1.1 职业综合能力分析

专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其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适应的知识。我们参照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WCPT)和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所制定的标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3]。

核心能力是指职业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如康复工作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团结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律能力、搜索整理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1.2 分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感知认知阶段(循环见习)。入学后进行4周行业见习,了解未来实际工作环境,增强从业信心。

第二阶段:基本职业能力培养阶段(“4+1”循环教学)。入学后的第一和第二年,校内4周、行业1周循环教学,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三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循环实习)。实施横向和纵向循环实习。横向是指根据同一行业不同就业方向进行不同岗位实习,纵向是指同一就业方向不同科室实习。

2 设计与实践

我们选取2011级康复治疗技术三年制高职生实施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

第一阶段:通过见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各个就业方向的真实工作环境,明确康复专业就业岗位、胜任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通过接触真实病例完成人体解剖和人体运动课程的学习。该阶段为期两周,主要见习科室包括水疗室、PT室、OT室、引导式教育室、针灸室、语言训练室等,见习内容为康复技术应用、了解康复对象情况等。

第二阶段:即专业能力及核心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根据社区康复中心具体岗位要求和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众多能力元素分解嵌合在各主干课程教学之中,实施循环教学,即“4+1”循环教学,校内学习4周,然后实习1周。主要在社区康复、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临床疾病概论、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评定、社区心理康复课程教学中实施循环教学。

第三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要想胜任未来康复工作要求,必须进行两大板块实习:(1)在相关科室(如内科、外科、儿科等)实习;(2)在康复专科(如运动疗法科、理疗技能科、作业疗法科、康复评定科等)实习。该阶段为期一年,通过在这些科室的实习,不但使学生胜任目前康复工作要求,而且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效果分析

我们进行了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三方问卷调查,并与2010级学生进行对比,在每个年级发放三方问卷30份,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通过表1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实施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使我校毕业生无论在自身能力提升还是就业市场竞争力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就业率由91.18%上升到100.00%,对口就业率由34.80%上升为73.50%。

通过访谈,三方普遍认为,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使学生加深了对行业的了解,对知识的掌握从抽象记忆变为实际运用,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表1 我校康复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4 不足

4.1 校内课程结构体系失衡

课程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4]。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国家规定,设置了大量的文化基础课,但是这些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没有联系。文化基础课应该为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服务,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两者严重剥离开来。如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多地把康复专业英语引入教学之中,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日常会话和扩充单词量。

4.2 校外实践规模局限

医学教育以实践为主。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一个班级有30~40人,但是康复病人往往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一所医院能够分组接待的学生数量有限,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师资数量更少,这就使得每一到两周开展短期实践活动存在一定局限性。

5 结语

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模式是围绕康复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将众多能力元素分解嵌合在3个教学阶段之中,与行业专家共同构建的、紧贴行业需求的、能满足多方向岗位要求的康复专业教学组织模式。

该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大幅度提升了我校康复专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学生就业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应该被积极推广。同时,应该更多地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大实习基地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包括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在内的三级实习基地建设。

[1]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2]卓大宏.康复医学现状及专业教育[A].第三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论文集[C].2006.

[3]王玉龙,陈惠德,除斌铨.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康复治疗师教育[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3):184-185.

[4]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D].厦门:厦门大学,2004.

G420

A

1671-1246(2015)11-0045-02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13-ZJ-101)

猜你喜欢
岗位阶段康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