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昆 李 广 朱 红
(保山学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探析
——基于保山学院的调查分析
刘荣昆 李 广 朱 红
(保山学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对185名高校青年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状况不容乐观,工作情感、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成效等都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息息相关。要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教师个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高校提供外部支持。
职业幸福感;高校青年教师;提升对策
Abstract:During the research,the authors interviewed 185 young teachers of baoshan univers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bout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Investigating results show that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akes on an ordinary level.Many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evaluating the professional well-being,such as the work emotion,pay,work environment,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d so on.To improve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 sense,need the teacher to the individual's own efforts,alsoneeds the society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external support.
Key words:professional well-being;young teacher ofuniversity;Promotion countermeasure
职业幸福感与教师自身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密切相关,还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甚至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对于高校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探寻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意义深远。
本研究采用人脸量表及自编调查问卷对保山学院的33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其中青年教师的有效问卷185份。人脸量表由Andrews和Withey于1976年编制,国外有研究报道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自编问卷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6]结合保山学院实际情况编制的,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原因等。有效问卷数据采用Excel2003录入,运用SPSS for Windows7.0统计软件包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1.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及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现状
表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情况统计
表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情况统计
由表1、表2可知,在所调查的185名高校青年教师中,有76.7%的青年教师喜欢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的甚至将其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但仅有47.6%的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说明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虽然比较悦纳高校教师这一身份,但却很少从教师职业中体验到幸福,应当引起教师自身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2.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的原因
表3 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幸福的原因
表4 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到不幸福的原因
由表3、表4可知,“有成就感”、“工作中有乐趣”、“学生拥戴”、“同事的认可”、“教师工作比较稳定”、“领导的肯定”和“热爱教师工作”是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的主要原因,而“对管理与制度不满意”、“工作收入低”、“个人发展机会有限”、“工作压力大”、“学生难教、难管理”和“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则是让青年教师感到职业不幸福的主要原因。这些都说明,工作情感、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成效等都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息息相关。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可以看出被调查学校的大部分青年教师幸福感不强,而幸福感是个体感到满意的主观心理状态,需要教师自身、社会和高校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1.教师个体层面
(1)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积累点滴幸福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蔡玲丽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得到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实现了自身和谐发展而获得的持续快乐的体验[7]。张丽红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运用教育智慧,获得教育对象及社会的积极评价,感受到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一种持续的快乐体验[8]。郭亚楠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9]。陈俊霞等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的体验[10]。综合并分析这些专家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论述,不难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获得的。第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持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具体很强的主观性。第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工作需要得到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自我潜能得以发挥、个体获得成长等时刻往往能让教师体验到幸福。因此,在工作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职业理想,明确自己的工作需求并努力去实现它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无限的热爱之情去开展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积累点滴幸福。
(2)加强教育信仰塑造,积极创造幸福
教师能否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与教师个人的思想境界、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11]。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收获的是双倍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12]”站在非功利或超功利的角度将教师职业从谋生手段转变为生活方式这一教育信仰能为教师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能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进行深刻理解和反思,在不断重复的劳动中持续创新,积极创造幸福,提高自我幸福感,为做一位高校教师而感到骄傲、自豪。
(3)合理缓解工作压力,克服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往往使教师难以获得幸福体验,而职业倦怠的产生又与繁重的工作压力有关。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得完成科研工作以应付岗位考核、职称评定以及职务晋升等。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工作时间短、职称较低,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但还要面临着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生活负担,因而负担更重,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当面临工作压力时,教师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压力,将工作压力转换为成长的动力与机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寻求合理的途径减压,如跟家人或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倾诉、进行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听听音乐、逛逛街、阅读一些励志类的书籍等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压力,远离烦恼克服职业倦怠。
(4)不断学习与完善自我,增强幸福能力
英国的詹姆斯·爱伦在《幸福的蹊径》中提出“拥有善良、宽容、有同情心、有奉献精神等高尚品格,具有克服困难、消除困惑的能力,善于自省、自立等是人们通向幸福的蹊径[13]”。丁颖也认为要想真正获得幸福感体验需要对自我能力有信心,甚至欣赏[14]。因此,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但要获得幸福的体验需要具备一些高尚的品格和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在本次调查中,不少青年教师也认为“有成就感”、“学生拥戴”、“同事认可”、“领导肯定”等是工作中能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工作的驾驭能力,增进成效,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和同事更多尊敬和认可,享受专业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获得幸福的能力。
2.学校及社会层面
(1)优化教师工作环境,营造幸福氛围
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为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解除后顾之忧,提高幸福指数。社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不仅为教师提供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更应着力为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如“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积极进取的教学、科研氛围,公平竞争与包容理解的工作氛围等等。
(2)完善高校管理与激励机制,搭建幸福平台
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方式,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改革不科学的、片面的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使高校青年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忠诚度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与否与其专业发展状况相关,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靠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外部的激励机制。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各种表彰和奖励机制,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健康快速成长。
(3)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教师幸福能力
教师也是社会人,也有各种需求和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社会不能只对教师提出高标准,还应设身处地从青年教师的角度思考,给予高校青年教师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关爱,为青年教师减轻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在“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专业发展的(多选)”一题中,被选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过程中的反思”(71.0%)、“上网或阅读专业书籍和论文”(69.4%)、“同事之间的交流”(55.7%)、“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如进修、参观等”(27.9%)、“专家的学术讲座”(27.9%)、“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27.3%)、“其他”(1.1%);在“您认为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有(多选)”这题中,被选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学习”(81.0%)、“参加培训”(71.7%)、“专家引领”(58.7%)、“ 教 研 活 动 ”(56.5)、“ 学 历 提 高 ”(54.3%)、“同伴互助”(44.6%)、“其他”(0.5%),说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存在个体差异性。学校应从青年教师承受工作的能力方面安排工作,让他们有时间自主学习与教育反思。同时,学校也应根据教师的学科特点、专业背景,建立和谐的工作团队,建立老中青三代良好的互动模式,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研讨、科研建设、外出考察等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获得支持。另外,学校应多为青年教师创造成长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适时调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心灵抚慰,增强获得幸福的能力。
[1]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3.
[2]张灿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苏州市高职院校为例[D].苏州大学,2009.
[3]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4]孙衍收.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湘潭大学为例[D].湘潭大学,2009.
[5]张弛.高校新教师职业幸福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0.
[6]陈舒.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X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广州大学,2012.
[7]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39-41.
[8]张丽红.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143-145.
[9]郭亚楠.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基于厦门大学的调研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2):125-127.
[10]陈俊霞,李腾凯.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分析——以衡水学院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1):158-159.
[11]刘洁.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4(2):33.
[12]任春青.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82-83.
[13]詹姆斯·爱伦著,李旭大译.幸福的蹊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94.
[14]丁颖.创设情境构建幸福课堂[J].新课程(教研)2010(12):171-172.
责任编辑:张军
The Countermeasures on Promoting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Happiness Sense——base on Investigation of Baoshan university
LIURong-kun LI Guang ZHU Hong
(Baoshan University,Yunnan Baoshan,678000,China)
1009—0673(2015)03—0091—04
G451.6
A
2015—04—05
保山学院项目“保山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BY020)和“保山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Y006)的阶段性成果。
刘荣昆(1980— ),男,云南富源人,保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及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