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璧君 顾盈颖
有关法国统治权的归属问题,从1337年到1453年,经历了116年才得以终结,成为英法百年战争中一个重要的争执。在绵长的战争阴影笼罩下,法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
15世纪初,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突然发疯,法国统治阶层出现动荡。1420年签订的《特鲁瓦条约》加剧了法国国情的恶化。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在这个条约中将自己的儿子即未来的亨利六世封为英国和法国的国王。这显然就剥夺了法国王储的继承权。1422年,当英王亨利五世和法王查理六世相继去世,那个在条约中被授予王位的儿子还是个婴孩,但英国贵族仍认为这个小孩比懦弱的法国王太子更有资格成为法王。他们的要求得到了亨利五世的盟友、勃艮第公爵的支持。英法百年战争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就是圣女贞德崭露头角的时代背景。1412年,贞德出生在香槟省东列米村一个笃信宗教的富裕农家。在她十几岁时,英国几乎控制了法国的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法军则连连败退,士气低迷。英国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这是最后一个能够阻挡英军长驱直入法国剩余领土的战略要地。1428年,奥尔良被围困了。这时候贞德听到一个急切的声音,命令她,英国人必须被赶出法国,王太子(未加冕的国王查理七世)必须加冕即位。于是,贞德克服了重重困难见到王太子,甚至还成功劝说查理和他的大臣采纳了她的意见。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于当时法国长时间处在低迷状态,查理也希望出现一个奇迹给他们带来期盼的契机。总之,贞德获得了王太子的任命,得以指挥国家军队前去解救被围攻的奥尔良,并迅速获得胜利。之后法军开始了“胜利之复”。1429年7月,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这两个事件构成了这场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1430年5月23日,在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勃艮第的法国军队逮捕。由于此时的勃艮第是英国的同盟,贞德被以一万法郎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在英国人眼里,贞德最大的罪孽在于激发了行将溃散的法国人的民族激情,使得英国人失去了即将获得的胜利。为此,英国人一心想除掉贞德。他们说服了法国的天主教,将贞德交给教会法庭进行审判,并给她加上了“女巫”的罪名。对于英国人的托付,教会法庭当然欣然接受。英国承担审判所需要的费用,预先安排好判处贞德为异端的裁决,并且向教会法庭保证承担审判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
审判于1431年2月21日在鲁昂城堡开始。在审判过程中,贞德显示了卓越的才智,完全能够为自己进行辩护。贞德拒绝承认法庭有权对她审判,因为她说自己负有神赋予她的使命,参与审判的起诉人则是她的敌人。记录中显示得最为著名的一次质问,如今已成为人们多方引用的题材。起诉人提问道:“你相信你自己已经得到了神的恩典?”这是一个学术上的陷阱,如果贞德声称自己能够洞察上帝的心灵,因为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恩典,贞德就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必须回答不是,那么就承认自己是有罪的,或者必须承认犯了渎神罪,也就证明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她的回答是“如果我没有,希望上帝能够垂赐;如果我获得了,祈求上帝能够永远赐给我”。这一回答使得质问她的人都目瞪口呆只得转而针对别的问题。
到3月3日的审判结束时为止,贞德还是能够成功地为自己进行辩护。在辩护中她经常能回忆起先前的回答,这一点令听众印象深刻。而起诉方则感到自己毫无进展。
3月27日,法官首先向贞德宣读了拟订好的70条指控中的前30条,并要求贞德予以回答,很快,后40条指控也被宣布出来。不久之后,贞德从监狱内高塔上跳下,企图越狱,但是却失败了。这一行为立刻被用来指控她企图自杀,因为在天主教的教义中,自杀被视为是违背上帝旨意的行为,往往也是最可怕、最致命的罪行。对此贞德回应道她听到启示的声音禁止她去跳塔,然后她承认违背了圣灵的旨意。听闻这一供述,那些一直相信贞德是异端的人窃喜不已,因为仅此一条已足以将贞德置于死地。于是,法庭根据贞德这一供认重新拟定了一份12条款的指控状。
对于这场审判的结果,反对者最为期盼的是贞德宣布放弃自己原来的信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向她展示了各种刑具,并用处以火刑相威胁。但贞德平静地回答道:“如果我将被定罪,如果我看到烈火被点燃,用作燃烧的火柴已经准备好,而刽子手或者负责点火的人正准备烧我的身体,而即使我自己被火烧着,我仍然不会说出违背我信念的话,我仍然会坚持我在审判中所说的一切,直至我死去。”
于是,审判结束,贞德被教会法庭宣布为异端分子。5月24日,在圣·沃思教堂的庭院里这一裁决被当众宣读,就在这最后的时刻,听到判决后的贞德却被动摇了。她似乎再也无法承受许多天来的压力,并且表示屈服并愿意放弃自己的信念。在发誓弃绝自己的信仰后,贞德被判处终身监禁。
贞德是个出色的运动员和超级骑手,通常装扮得像一个优雅富有的贵族青年男子。也许,就像贞德自己说的,穿男装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但是,在当时贞德女扮男装不仅显得样貌怪诞,更成了诬陷者称其与魔鬼结交的佐证。但是,回到牢房后,贞德被剪去头发,重又穿上女人的衣服,完全处于监狱看守的摆布之中。这样的处境使她不能忍受,于是她又换上了男装。这一行为破坏了她宣布放弃原来信仰的誓言,无异于是对之前认罪的翻案。
很快,法庭作出了将贞德处以火刑的裁决。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带到鲁昂市场,她将在这里被执行火刑。他们在她头上戴了一顶“笨蛋高帽”,上面写着“异端”,用来作为对她最后的羞辱。贞德被高高地绑在火刑柱上,以防止刽子手出于同情,在她被火烧死之前将她杀死。最后,贞德在烈火中痛苦地缓缓死去,情形极为惨烈。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终于结束。贞德的案件被重新调查。1456年,法庭重新审判了这个案件,之前的审判被废除,贞德的名誉得以恢复。1920年5月,贞德被追封为圣徒,成为圣女,并将5月30日定为她的纪念日。
栏目主持人: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链接
兰斯的圣女贞德节
如今,在每年六月初的一个周末,法国东北部香槟地区的兰斯城,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来纪念贞德这位民族英雄。人们装扮成各种各样中古时期法兰克王国的人们的形象来缅怀历史上这位英雄,缅怀自己的祖先。据说,每年参加这种扮妆游行活动的人员都有2000多。
圣女贞德节也成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民间艺术节。期间,主办者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来到这里,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民间歌舞,进一步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
中世纪的宗教法庭
在中世纪,教会与世俗国家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并且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并不遗余力地捍卫着教会的尊严。11世纪在保加利亚产生了名为“卡瑟里”的异端教派并在欧洲各地广泛传播,在法国的阿尔比形成了“阿尔比教派”,并对罗马教会的宗教统治权提出质疑。罗马教皇凭借着世俗的武装力量镇压了这次异端。教皇英纳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意识到教会是如此的脆弱,并且由此而处在危险之中,于是决定发起一场由教会直接掌握的镇压运动。
到教皇格列高利九世(1227~1241年在位)时期,设立起了“异端裁判所”或称为“宗教裁判所”的宗教法庭,并制定了审理异端的特别审判程序。其中,被告不能获知被怀疑的原因,也不知道控告者的姓名,因而也不可能为被告进行辩护。此外对异端的审判也不依据通常的规则,而是规定被起诉的异端在被证明清白之前都是被视为有罪的。再者,被告可以不经过审判就被处以死刑,如果承认异端行为,表示悔改,则判处终身监禁。但是如果认罪之后“翻案”的,就不再审讯,予以烧死。而那些坚持声称自己无罪的人常常会受到反复用刑拷打,酷刑折磨,直到最后不得不“忏悔”。
如此一来,通过宗教法庭,在“搜寻”、“辨认”异教徒的问题上天主教具有了世俗司法机关无可比拟的权力。当时的宗教法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到达一个新的城市时,就会为这个独立的法庭指定一个陪审团。一般有20到50个品行优良且有丰富经验的男子组成,他们可以在案件的审理中帮助教士做出判决。只要有两名证人的证词就可以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