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考

2015-10-15 14:34郭勇
中国经贸 2015年18期

郭勇

【摘 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怎样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如何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已成为摆在商州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落实与发展

一、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认真领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做好金融支持商州实体经济这篇大文章。针对当前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特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实现实体经济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互惠共赢,和谐持续发展。

二、认真领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认识到:

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深化金融创新、加快金融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第二,要搞好农村金融工作,就要正确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找准切入点,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切入点,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要发挥点多面广,机制灵活的优势,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信贷产品、授信流程、审批机制、营销模式、担保模式,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二要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林木使用权,房屋产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三要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加快自助设备的推广力度。首先,要在人口相对密集的镇办和中心社区安装ATM自动取款机,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处偏远的行政村安装POS助农取款机,改善农村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范围;其次,要在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没有信用社营业网点的村组,开展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和服务的便利度,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以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切入点,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积极支持和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按照“做美城市、做强集镇、做好社区、做靓农村”的思路,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社团贷款方式,积极支持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加大“村改居”力度,优化居民点布局,发展中心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拆迁安置和宅基地集中规划,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到小城镇统建、购置房产定居落户。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据地方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要达标”的建设思路,在支持抓好每年新启动村的同时,巩固抓好老点,抓一个成一个。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同时也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融资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责无旁贷。首先,设立专营机构,组建专业团队。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单独考核,单独核算;配备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客户经理队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建立贷款营销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其次,创新金融产品。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细分企业类型和融资渠道,积极推广动产(权利)质押贷款、互保联保贷款、循环自主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范围,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信贷产品,大力拓展供应链、产业链。第三,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信贷工厂”模式,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信贷、结算、代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中小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险控制等方面,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

3.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提质增效促规模,统筹城乡抓特色,扩基地、强龙头、兴中介、重销售、创体制、增效益,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带动相结合,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之路,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支持核桃、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四大优势产业。帮助建成25个药源基地,6个蔬菜基地,5个烤烟基地,36个林果业基地,26个畜禽养殖示范小区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4.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农村”的宗旨,要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发展民生金融。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围绕社会各阶层客户的需求,要针对特定人群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品牌的同时,要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优先发放助学贷款、农民青年贷款、小额扶贫贷款、创业贷款等民生信贷产品,让社会各个阶层享受到农村信用社的优质金融服务。

(1)全力打造农户小额信贷品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坚持以创建信用村镇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户小额信贷品牌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方便广大农民群众,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在信贷服务中,做到“六个力求”,即评级工作上力求“实”、服务对象上力求“宽”、结算方式力求“快”、贷款用途上力求“精”、支持范围上力求“广”、服务方式上力求“特”。

(2)加大创业初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为了激励“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目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和创业促就业社区金融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开立专柜,指定专人负责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受理、审查和调查工作,充分利用担保基金的担保、引导效应,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将创业初就业贷款发放规模扩大到担保基金的10倍,以充分发挥担保基金的担保和放大功能,满足农村青年、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需求,激发了他们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愿望,实现就地就近稳定就业。

(3)积极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是要把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纳入扶贫工作的主要对象。基层信用社和镇扶贫办分别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二是要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办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三是和扶贫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开办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争取国家贴息,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贫困对象生产合理资金需求和有效减轻农民的利息负担。

四、结论

总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以“立足地方,服务农村”为宗旨,围绕社会各阶层客户的需求,在大力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做好优先发放助学贷款、小额扶贫贷款、创业贷款等工作,让农村信用社的优质金融服务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兴中.对县级农信联社转变贷款管理方式的探讨[J].吉林金融研究,2010(8).

[2]郑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创新[J].深圳金融,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