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模式探讨

2015-10-15 22:37:53潘晓红汤晓明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式

潘晓红 汤晓明

【摘 要】阐述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模式的设立意义,对其设计原则和具体实施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专题讨论的组织、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 教学沙龙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52-02

机械类专业课的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掌握问题的纲要,在今后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作中抓住主线,利用规律对需解决的问题树立系统性的认识并完成工作。機械知识中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依靠单一手段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依靠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加工设备等一系列的配合手段才能完成工作目标。因此,全面的思考判断能力和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比单一的机械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我们希望借助于机械教学沙龙相对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将不同的机械类课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实现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效果的质的提升。教学沙龙是指老师和学生约定一个时间和地点,确定一个话题,围绕话题自由地讨论,发表各自对该话题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中交锋、辩论、倾听、诉说,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达到普通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用教学沙龙模式提高机械类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机械类专业课设立教学沙龙模式的意义

首先,教学沙龙的设立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外交流。当前,在高校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短教学内容多,课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少,通过沙龙活动,创建一个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外专业课交流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里,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者,而是沙龙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在沙龙活动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在这个沙龙平台上,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机械动手经验的学生与没经验的学生之间,都有充分的交流机会,这种交流还会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学沙龙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机械教学实践,学以致用。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增加直观印象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厂校合作建立机械类专业实践基地,不定期地将机械专业沙龙安排到实践基地进行,可以帮助缺少直观印象的机械专业低年级学生获得现场观察讨论的机会,弥补专业实习的空缺;同时还可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

再次,教学沙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机械类的学生毕业后即使从事与机械相关的工作,但从业的岗位和行业是多种多样的。在校期间,学生通过不同专题的机械教学沙龙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对机械的不同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最后,教学沙龙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营造和谐氛围。社会上的工作要求往往使得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高校的竞争氛围也使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教学沙龙气氛活跃,讨论过程无细节约束,讨论内容无考试要求,有利于学生轻松交流、缓解压力。通过教学沙龙的接触,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感情更加融洽,学习效果更好。

二、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一)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的设计原则

第一,教学沙龙需要具有针对性。沙龙主题需针对教学难点、着眼学科前沿、立足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兴趣点开展。同时沙龙主题的讨论内容应适合机械类在校学生的接受程度。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灌输式教育,学习依赖性强,当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大一的理科基础课程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时,很多学生都会有茫然感,专业课教学沙龙的主题内容和讨论形式都应针对以上情况进行精心设计。

第二,教学沙龙需要具有真实性。沙龙既要体现严谨的学术研究氛围,又要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内容要引起师生的积极响应和思考,讨论主题要有利于体现本校机械专业特色。例如,由于历史原因,中南大学的机械专业具有浓厚的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与冶金机械的特点,老师的科研工作也主要集中在以上领域。机械专业除学习理论知识外,拥有对专业知识的直观认识同样重要。教学沙龙内容不局限在学校教室中,不局限在专业课书本中,可围绕现场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第三,教学沙龙需要具有层次性。沙龙讨论不是课后闲聊,需要有一定的话题导向和话题深度,整个沙龙讨论过程应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每一个子话题都是沙龙讨论主题更深一步的推进。每个人的讨论都要围绕沙龙主题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要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还可以怎么改变”的思维习惯。

第四,教学沙龙需要具有流畅性。开讲前,主讲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沙龙的学生也应根据预先告知的沙龙主题进行一定的事先思考和资料收集,这样在沙龙进行中才能做到不冷场,讨论话题才能有的放矢。

第五,教学沙龙还需要具有互动性。沙龙是师生间的交流与探讨,既不是平常的单向教学,也不是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正因为机械类课程的理解难度大,攻克知识难点需借助师生间的互动发言和观点碰撞才能达到设想的效果。

(二)开展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聚集对机械抱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形成机械沙龙的核心骨干。沙龙的形式重在讨论,这一批对机械感兴趣且对沙龙内容有所准备的学生就是机械沙龙举办成功的最有力保证。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沙龙核心成员对相关机械课程的学习需求,也可为沙龙的选题提供明确的方向。

其次,确定主题沙龙的讨论方向。机械沙龙不应是机械课程的课外精读,而应是机械类专业课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新内容延伸和各门专业课的综合提高,单次沙龙的讨论方向以及机械类系列沙龙的安排都应符合上述要求。

再次,围绕沙龙主题准备预设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在机械沙龙中老师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讨论中依靠启发性提问,通过预设提问、情景分析、相互讨论等方法掌握知识点,因此准备高水准的沙龙预设问题是机械教学沙龙成功的保障。

最后,配合专业课内容及专题沙龙主题,将学校已有的不同特色的机械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题组合并将部分专题沙龙放到企业里去开展。例如,到与本校建立校外实践合作关系等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开展专题沙龙,将专题沙龙的主题讨论与实践基地的参观相结合,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沙龙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专题讨论的组织

在专题讨论中应明确主题、预设提綱、互动讨论。沙龙讨论中要以对话为导向、思想碰撞为手段、学以致用为目的,让教学沙龙既有气氛又有效果,既有组织讨论又有自由发言,既有经验交流又有观点碰撞。在沙龙活动的策划中就要对主题有充分的准备,在沙龙讨论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活动中要强调沙龙主讲教师的现场调控能力,讨论前精心策划,讨论中收放自如。

以“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专题沙龙为例,可以组织如下预设提问:某机械零件的工作状况与性能要求;该零件的结构设计及注意事项;该零件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零件的加工尺寸公差要求与合理性;该零件应规定的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项目;以上确定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该零件的加工经济性分析;十年后该零件的制造方法会有什么改变。

(四)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的过程控制

一堂成功的主题沙龙课,全过程应该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三个环节。

在问题的提出阶段,主讲教师应根据专题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巧妙地引出一个个问题,每个问题应逐渐递进。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体系,这些体系是经过科学工作者长期研究而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研究”成分,大力突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研究性思维问题,把它们作为重要的知识点,着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习惯。学生通过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师的指导或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通过讨论、探究完成所学知识点的意义构建。机械类知识结合实物图片容易理解,但逻辑推理难,提出的问题要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和提高。

在问题的分析阶段,主讲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有无限的想象力,由此在沙龙讨论中会激发出大量的智力火花,但也会在深入讨论时处处碰壁,此时主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方式,为之后问题的解决铺平道路。

在问题的最终解决阶段,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讨论,通过前期的分析结果自主解决问题。还要利用学生总结一般不太详尽和严谨的特点,对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不足进行点评。解决问题重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永久受益。

三、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沙龙模式的发展方向

专业课教学沙龙是机械类专业课教学的有益补充。笔者所进行的多次机械专题教学沙龙的试讲,已在笔者任教学校机械专业大二、大三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今后的发展中,专业课教学沙龙还需解决完善以下内容:沙龙主讲教师的组织和培养;沙龙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沙龙主题的趣味性与知识深度的合理选择;校外沙龙基地的建设,等等。与之相配合的,还有学校对教学沙龙的设置计划与专题经费的支持。以上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一步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婷.机械教学中现代教学方法趋势的探讨[J].陕西教育,2012(4)

[2]郭昶.教学沙龙 从无序发散走向有效生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5)

[3]杜金萍.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职大学报,2007(4)

【作者简介】潘晓红(1968- ),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专业课教学和特种冶金机械设备研究;汤晓明(1967- ),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专业课教学和冶金机械及材料研究。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模式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07:19
浅析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48:34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06:21
浅议信息化管理对会计的影响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