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及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2015-10-15 20:27:25杨添瑞夏晓旭吴熙瑶张迪雅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高等学校

杨添瑞 夏晓旭 吴熙瑶 张迪雅

【摘 要】分析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原则,并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14-02

教学质量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各大高校永恒的话题。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存在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但目前教学监控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基本状态数据库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反馈起着重要作用。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分析目前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所存在的问题,就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开发和应用进行一定的思考。

一、本科教学监控现状

(一)评价主体对象方面存在欠缺

我国各大高校的评价主体对象已由原来单一的专家评价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目前大致存在以下三种评价模式:

一是教学督导专家采取随机进入课堂的听课的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作出评价并反映给教务单位。专家评价的历史由来已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教学督导专家基本是由退休的老教师组成,他们以前所认可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当前的学生不一定适用。因此,这当中就存在一个因年代不同,致使教学观念不同的较大差异。

二是同一个教研室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在教研室内部交流、讨论。这种方式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是最大的,同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对于专业领域知识水平也相差无几,通过课堂听课,给予同一教研室教师中肯的建议,既不会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又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由于教师时间安排不一,听课多半是临时、松散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或各教研室的独立行为,无法形成一个有秩序的体系。

三是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对象的主体,对于教师教学有最直观的感受,但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学生由于在心智成熟不够,在评教是过多的参入主观意识,对于上课点名、作业多、课堂要求严格、挂科率高的教师给予低分,而对于迎合学生、减少教学任务,成绩给高分的教师则给予高分。这难免会在教师中间形成一种降低考试难度、成绩打高分,迎合学生的不良教学风气。此外学生评教参与性不高,评价梯度拉不开。不少学生对于教学质量高和中规中矩的教师,一般都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在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教师和墨守成规教师之间就形不成差距。

(二)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

现在的教学指标更多的是一个共性的指标,检查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责任心等,对于共性下面的个性指标很少能够涉及,而往往个性的指标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一个教师能不能教好学生,关键看教师水平够不够,能力够不够。而不是只要教学态度端正、有责任心,但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也能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好成绩。此外,在一所综合性大学中,一套评价指标能否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科,工科类和艺术类评价指标截然不同,政治课和实验课评价指标也大相径庭,如果所有学科专业都是一套评价指标,必然会造成评价的失效。

(三)监控机制不合理

在大部分高校中,教学质量监控是归属于教务部门下属的一个科室来进行管理,但教学质量监控仅仅是作为该科室大量工作中的一项来进行,由于其他工作的冲击,教学监控的质量难免会大打折扣。教学监控虽然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如果相关人员存在看人办事,也会让教学监控的功能流于形式,失去了意义。

(四)教学监控不全面

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加上教学原始数据收集数量多、数据大,仅通过人力来进行分类、整理、汇总,难度非常之大,因此,在数据分析和对比方面,仅靠人力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同时,以往的教学监控更多的是对于某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无法将以往多年的数据进行大量的对比,但多年不同数据的对比往往是体现一所高校改革、创新、发展结果的最直接表现。而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则可实现数据的大量录入和分析,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在数据库系统内部可以将原始数据通过分析对比,直接形成柱状图,使原始数据实现真正的价值。

二、完善教学質量监控的原则

(一)应构建多层次、自下而上、循环往复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的机构应该有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务教学管理部门对师资建设信息,课程教材教学辅助手段信息、实验实践活动信息、学生学习结果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二是教学督导小组专家进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反馈;三是各院系统计、分析、跟踪各自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毕业生信息等。

(二)应进行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不是仅仅只为了得到一个结果,而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监控,及时地发现教学当中的问题,通过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反馈给下级单位,及时地进行整改,达到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质量评价不应只采取定点定期的评价模式,还应不定点不定期的,随机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监控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评价不能一评定终身,而要长期不断的多次评价。对于学生信息采集除注重在校生信息外,对于毕业生也要进行信息跟踪,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

一个完善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包含了一个学校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通过查看该数据库信息,可以得出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检验出一所高校的办学和教学能力。

(一)数据库建立的技术研究

图1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及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二)校级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的要求

校级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运用范畴仅局限于某一所高校,其目的是在于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反馈来反映学校的教学请况,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一是具备服务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学校、专家、教师、学生。数据库的资源采集后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分层次、分权限反馈到相应的下级单位,让各级单位及时整改,免去中间琐碎的环节,同时便于各级单位及时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部分信息,从中找出差距,取长补短,相互促進。

二是具备便捷性,教学状态数据库里具有相应的模板,每次填写时,各级单位根据模板要求,在网上进行填写,完成后提交即可,方便快捷。对于每年都需提交的数据,但是改动又不大的,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复制以往的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改。对比以往纸质档的数据填写,不仅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具备科学性,数据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用户权限,对于校领导可以设置全校的数据查看权,而对于院系则设置院级填写权限和院级查看权限,各个院系又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设定院系内部的填写权限和查看权限。这样分层次的权限设置,可以减轻填报数据的压力,同时方便各级单位查看进度和内容。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需要新增用户、增加数据、修改数据、修改用户权限等,都可以在该数据库中实现。

【参考文献】

[1]汪旭辉.高校教学教师质量评价与监控保障机制优化[J].高等教育,2009(3)

[2]刘恩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韩伏兵,董建梅.教育部基本状态数据库的特征与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6)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第十四期(2014-2015年度)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重点项目(KSZ14152);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项目(15SB0039);西南石油大学2014-2016年校级教改项目(X15021301097)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高等学校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大学教育(2017年1期)2017-02-13 19:25:16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46:58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07:38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6:18
基于SPC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1:04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8:40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32期)2016-05-28 21:08:22
菲律宾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