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仰权
【关键词】教师 倾听 学生 心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46-02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再也无法找到其它更好的办法了。”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倾听学生的心声,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倾听学生的真诚解释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犯错。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的权利,才能在师生间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何况,学生的“错误”往往有许多的隐情,“有时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给学生强制性的批评、处罚,师生间融洽的关系就很难形成。
一次上课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的,津津有味地听讲,而有一名学生却坐在凳子上摇来摇去,注意力很不集中,我用眼神提示了他几次,虽有些好转,但不经意间他又摇来晃去,我有些生气地走近他,正想训斥他时,看到他想要辩解什么:“我……”于是我压住火气问他:“为什么上课时摇来晃去?”他小声说凳子坏了。我又问:“坏了为什么不去换?”这时他低着头怯生生地说:“是老师不让换的。”“为什么不让换?”“换坏了的桌椅,学校要登记,老师怕扣文明班级的分。”经过这一番对话,我才彻底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暗自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一时冲动,立即责骂、处罚学生。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听这名学生的解释,而是严厉地批评呵斥,甚至处罚这名学生,这名学生一定会感到很委屈,甚至会对我心生恨意,又怎能学好我执教的这一门课呢?
二、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提问时往往只重视课前预设的答案,只要学生的回答达到了课前预设的要求,就急忙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而漠视了学生独特的见解,这会极大地抹杀学生上课思考、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一次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文《鱼游到了纸上》,课上教者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位青年画的鱼能游到纸上?”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发言基本围绕“青年观察鱼很认真、细致”“青年经常观察鱼,对鱼的样子了然于胸”“青年画鱼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三方面来说。我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按照我以往的经验,这三方面也应该是这位教师课前预设的答案。这位教师看学生的回答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预设的要求,就不再请学生发言(哪怕还有好几名学生举手等待发言)就进行小结,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一名学生好像不满老师不给他发言的机会,自言自语地说:“还因为很‘静!”然而老师并不理会,在小结完后自顾自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我看到这名学生因为老师未听他的意见而显得很沮丧,在接下来的上课时间里心不在焉。对于这名学生的答案我感到很好奇,下课后,我把他拉到身旁,问他:“为什么老师问‘那位青年画的鱼能游到纸上时,你会回答是因为那位青年很‘静?”他看到有老师愿意听他的说法,高兴得很,滔滔不绝地说:“课文中两次写到青年‘静静地,一次写‘静静地看,一次写‘静静地画,因为青年很‘静,心里没有杂念,一门心思地观鱼、画鱼,所以能把鱼画得逼真,像游到了纸上!”这名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得有理有据,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想就连执教的老师也未曾想得到。
三、倾听学生的负面评价
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面对高年级全班几十名学生时,也不是任何方面都比学生强,有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倾听学生的负面评价,向学生学习,借以表扬学生的优点,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一次,在进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阅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字教学时,我一边给学生讲生字“逝”的书写要领,一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然后请学生琳琳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试写,其他学生在生字本田字格上写,写完后我让学生评议黑板上的字,很多学生都赞赏我与琳琳的字写得很漂亮、工整,我刚想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有一名学生把手举得老高,我心想:“该说的都说过了,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当我再次看这名学生时,只见他的眼神里透着请求的目光,好像急着要发言,不吐不快似的,看到此种情景,我示意他发言。“老师,您写的字不如琳琳写得好,您写的字有点歪,不够有力,走之儿的‘捺写得不够舒展……”听了他的评议,我仔细观察自己写的“逝”字,确实有这些缺点,于是我转而对全班同学说:“这名同学敢于指出老师的不足,精神可贵,值得表扬,而且他观察得很细致,说得也很有道理,老师写的‘逝字是不如琳琳同学写得好,请同学们照着琳琳同学那样把‘逝字再写一遍。”学生们写字的热情高涨,大都写出了不错的“逝”字。由于老师大度,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我班学生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性强,学生也从中学会了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养成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学习理念。我课后也进行了反思,更重视课前研读教材等备课准备,课中注意自己的教学细节,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四、倾听学生的断续表达
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处于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语言组织得还不够完善,发言就不够流利,显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这时,教师不该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其坐下(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发言的积极性),而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学生的陈述,正如一句话所说:“耐心等一会,花儿就要开放了。”耐心等一会儿,也许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现在,每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准确、完善时,我会经常对自己说:“请耐心等待一会儿,花儿就要开了。”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手势,一个“别急,慢慢说”等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和安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护我们充满热情与激情的课堂;保护孩子的激情,就会不断碰擦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倾听是一种个人素养的表现,能够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强化倾听意识,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技能,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倾听中增进师生的情感,在倾听中调控课堂,在倾听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