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华明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18-01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它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质疑和解决疑难的过程。提倡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应对每一个知识点秉持怀疑的态度,以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主动探索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质疑。由此可见,问题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能问”
思维的运转是如何引发的?除开思维个体的因素,关键在于问题的情境。一个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能不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生发各种各样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那么,何为“好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导向,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能问”。
案例1:关于平方差公式,教师可提出以下类似的问题。
(1)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式子,并谈谈你的想法:
①(x+5)(x-5)= .
②(n+3m)(n-3m)= .
③(5a+b)(5a-b)= .
(2)透过计算上述式子,观察数字间的关联,让学生主动生成疑问。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能感知到数字间的共同特征,但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规律之所在,由此,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算式除了表面形式一致,究竟它还蕴藏着怎样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与其相符的运算题?疑问的产生正是学习的源头,带着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们更愿意主动探索其中的奥妙。
(3)一个数学规律的诞生,除了需要特殊的例证,更重要的是经过理论的验证。如何验证,这也正是由问题产生的另一问题。透过这种连锁反应,促使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从而解决疑难,最终总结归纳出平方差公式:(a+b)(a-b)=a2-b2。
(4)乘法公式的得出,并非是目的,而是思考问题的诱因。结合本节的标题“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教师可适时提出:“教材中的图形对平方差公式的论证又起着怎样的作用?”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在无形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
(5)引导学生感悟完整的思维过程,使他们主动产生问题:“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感受了哪一种数学思想?”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问”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让学生主动沟通交流的氛围以及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不仅要让他们愿意且主动地提出问题,要使其明白:提问比结果更有意义。
案例2:在正比例函数y=kx与二次函数y=ax2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会对图象结果产生疑问,当学生对现有现象与过往认知产生冲突时,则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为什么你会觉得图象奇怪,你想不想知道这个现象是怎么解释的呢?”让学生参与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敢于提出问题。
三、引导学生的提问方向,使学生“会问”
相信不少教师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不是学生不想问、不敢问,而是不会问,不知从何问起。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向,让学生懂得提问、会提问。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三步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其次,讲究策略。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提出其认为矛盾的地方,或通过逆向假设发问,从问题的答案出发进行有目的性地发问。
案例3:在几何证明中,从已知条件到辩证结论的成立,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结论的成立需要何种条件的证明?由已知的条件如何得出所需的条件?除了已知的条件,是否还需其他隐形条件?一系列的发问,正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而它们的提出都具有目的性,与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
例如,(如下图)要使△ACD∽△ABC,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此时,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哪些?图中能获取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引导及教会学生提问。如何引导?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有意义及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教师的提问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从提出简单的问题,逐步过渡到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非常关键的一环,引导学生一步步从能问、敢问,到学会提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