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33-02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全国各地学习“杨思”“杜郎口”“东庐”成风,这几所学校也成为新课改的标志性词汇,于是各地效仿编制“导学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于是课堂热闹了,但我却渐渐感觉语文课堂变了味:学生琅琅的书声听不到了,教师精美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丧失了,语文课渐渐变成了一门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的课程,语文教学质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来改变这一现状,把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韵味来。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的韵味呢?
一、重视学生的朗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边读边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诵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了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要求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地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白杨礼赞》时,引导学生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杨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把它归纳出来。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地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在体会月是空明之月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赏景之人是什么人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全文,然后对照注释自己讲给自己听,最后让学生咬文嚼字再读,读出声调的起伏变化,读出抑扬,读出停顿,读出表情。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赏月之人的率性、欢欣、苦闷。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有了感情朗读,课堂的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贴近文本,摸索到达教学目的的新可能
随着各种教辅书籍的出现,语文教师似乎有了一个误解,那就是好像我们什么都不用教了,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学生总能在教辅书里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而且标准到你无法订正。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现象时,不难找到问题的结症,不是教辅书阻碍了我们的教学,而是我们教师没有贴近文本,没有以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来解读文章,我们也在依靠教辅书备课,因此这样的课堂没有思维的灵动、没有曲径通幽的探索、没有心与心的相通,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变成机械的教与学。
《散步》一文,听过无数,自己也教过多次,近年来,我尝试着丢开教参进行备课,忽然找到了一种新的节奏,当自己深深进入文本时,便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从容与宽大:首先从品味“我们”下手,读出孙子的慧,妻子的贤,母亲的慈,“我”的孝,然后归纳写人的技巧——言可传神。其次,品读“田野”,引导学生读出春天的气息,读出幸福的心情,也读出含蓄的主题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第三,品读“散步”,读出人物慢慢的、稳稳的情怀。最后感悟“散步”,令我们感到了责任、爱、温暖与担当。通过这节课,学生在主题理解和语言学用上都有着扎扎实实的收获,整节课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美读与咀嚼
咀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比,可以是烘托,可以是伏笔,可以是线索。比如我在教《乡愁》时,用的就是多角度的对比,设置如下问题:1.探讨“邮票”这一意象你能不能用其它新的意象来替换?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新奇的意象不断涌现,有的同学说,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有的说,乡愁是一封淡淡的伊妹儿;还有的说,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在探讨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悟出了意象含蓄、新颖、别致,容易引发联想的特点。2.探讨诗歌里“这头”“那头”“外头”能否用“这边”“那边”“外边”来替换?学生反复诵读对比,得出结论,“头”字给人一种距离感、厚重感,能更好地体现诗人内心世界的郁闷与沉痛。3.探讨诗中的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如果删去它们,读读看,味道会如何?孩子们激烈讨论之后,感悟出:小小的邮票里有大大的空间;窄窄的船票里有重重的离愁;矮矮的坟墓里有深深的怀念;浅浅的海峡里有沉沉的压抑与绵长的叹息。孩子们在整节课里,时而低声沉吟,时而高声诵读,时而激动发言,时而面露满足的微笑,令课堂流动着浓浓的语文味。
(责任编辑 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