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驾驶行为演变与防治对策研究

2015-10-14 02:42巩建国赵琳娜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1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车辆

巩建国 赵琳娜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分心驾驶行为演变与防治对策研究

巩建国 赵琳娜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论文分析了分心驾驶的危险性,探讨了分心驾驶演变过程与特征,从预防和矫治两个角度提出了改善对策,为有效治理分心驾驶行为提供参考。

分心驾驶;演变;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效率

1 引言

驾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多任务活动,需要驾驶人对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高度的认知和反应能力,以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决定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因此极易产生驾驶过程中的注意分散,导致分心驾驶行为,对交通运行产生影响。随着道路交通要素的复杂化,分心驾驶的诱因和方式更加多样化,有必要研究分心驾驶的演变特征,为治理分心驾驶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2 分心驾驶危险性

2.1分心驾驶

目前,分心驾驶并未有广泛接受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分心驾驶是指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澳大利亚道路安全委员会则定义:“分心驾驶是驾驶人自愿或非自愿的转移驾驶任务(不是由于酒精、药物、疲劳等因素),而且转移任务是因为驾驶人执行另外的任务而短暂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驾驶无关的事件、物体和人上,这种转变降低了驾驶员的环境意识、决策水平和操作技能。”

一般而言,驾驶人驾驶过程反应特性分为感知、反应、操作三个过程,驾驶人的分心主要是由于主观故意或客观环境的影响,其行为方式是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物。综合ISO和澳大利亚安全委员会定义,笔者认为,分心驾驶是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环境影响,将注意力由驾驶任务转移至其他事物,导致驾驶人感知、反应和操作能力下降的现象。

2.2分心驾驶危险性

从分心驾驶定义中可知,其对驾驶人直接的影响是感知、反应和操作能力的下降,间接导致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的下降。以使用手机为例,正常驾驶时,驾驶人反应时间约为0.4秒,使用手机时反应时间延迟3倍左右,行车间距会增加12%,驾驶人对车辆的横向控制,包括车道位置变化及产生车道偏离的次数明显增加[1]、[2]。而同时,70%-90%的驾驶人认为较其他司机而言自己技术更好、驾驶更安全,也很少有人意识到驾驶时打手机所引起分心的程度有多大[3]。

2.2.1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和加重

分心驾驶的行为使得驾驶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自身反应和对车辆操控能力下降,难以准确判断道路交通危险的存在,难以及时分析和作出正确的操作,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车祸可能是由使用手机引起的。2013年,21%的车祸涉及到使用手提或免提电话,由手机短信而引发的车祸上升到了 6%。加拿大哥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对连续13个月的车祸资料和699名肇事驾驶人进行分析后发现,开车时打手机遇上交通事故的意外比未使用手机开车的高出4-5倍。日本学者调查分析表明,若将疲劳驾驶、打盹等纳入分心驾驶范围,那么分心驾驶导致的事故占全部事故超过40%。同时,分心驾驶还极易导致事故程度的加重。英国统计数据显示,有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我国疲劳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仅占全部事故的0.7%左右,但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比例超过1%[4]。

2.2.2道路交通运行效率降低

分心驾驶不仅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更是降低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典型因素。行车过程中,驾驶人有使用手机、喝水、抽烟等分心驾驶行为时,为防止由于自身反应能力下降而导致事故发生,通常会采取松开加速踏板的驾驶策略,由此导致车辆速度的降低,行车间距增加。同时,由于交通波的传递效应,会导致整体车流速度下降。一般而言,分心驾驶车辆会比正常驾驶时降低5~10km/h左右。路口停车过程中,分心驾驶行为通常导致驾驶人在绿灯亮起时不能及时启动通过路口,也会降低路口通行效率。

3 分心驾驶演变

3.1分心驾驶需求演变

美国国家公路安全局将分心驾驶分为视觉分心、认知分心、听觉分心和身体分心[5]。实质上,各类分心驾驶均是驾驶人需求的变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驾驶过程也存在此五种需求,分心驾驶的行为则重点在前三类需求中发生。一是生理需求,由为满足生理需求引发的分心驾驶行为主要是饮食、喝水等;二是安全需求,为保护自身或他人而导致的分心驾驶行为,如照顾小孩、宠物等;三是社交需求,与他人交往产生的分心驾驶行为,如聊天,使用手机等。

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此三种需求并非逐个层次推进,而是同时存在。三类需求引发的分心驾驶行为可能同时发生,发生概率的高低则是由需求特性决定的。在同时存在三种需求时,驾驶人一般首先选择满足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最后才是社交需求,其演变过程遵循需求层次基本原则。

3.2分心驾驶方式演变

除引发分心驾驶需求因素的演变外,外界条件对分心驾驶的影响也十分关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分心驾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车辆构造、功能较为简单、通讯技术较为落后时,分心驾驶主要是驾驶人的饮食、喝水、与他人聊天等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并非十分严重。在现代科技推动下,车辆构造、功能日趋复杂,车辆定位已由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交通工具与生活设备融于一体,车载系统更加丰富,车辆导航、视频、语音等功能一应俱全。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社交媒体极大发展,驾驶人社交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驾驶过程中的“低头族”逐年增加。传统分心驾驶行为发生概率退居其次,更多使用科技产品的现代分心驾驶行为呈现高发态势,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更为严重。福特汽车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59%和36%的中国受访者承认曾在开车时查看微信或刷新微博;48%的菲律宾受访者表示曾在开车时登录Facebook;泰国和澳大利亚的比率则分别为45%和16%;27%印度的受访者承认曾在开车时使用各种社交媒体应用程序。

分心驾驶的演变是个体需求与现代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基本规律遵循需求层次演进过程,而现代科技则将这一过程的效应更加放大,使得驾驶人的行为特性更为复杂,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更为严重,分心驾驶行为治理难度更加艰巨。

4 分心驾驶防治对策

4.1国外分心驾驶治理经验

鉴于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严重危害,发达国家地区均对其进行了多方位的治理。

一是采取法制手段治理。各国进一步加强对分心驾驶法律的惩处严格程度,提高分心驾驶行为的违法成本。加拿大安大略省出台新交通法规,明确指出驾驶时喝酒、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使用手持电子设备、使用无线通讯设备、化妆、刮须等作为分心驾驶行为,并将罚款额由先前的60至500加元提高到300到1000加元,同时记3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则规定了累积处罚的款项,分心驾驶将被罚167加元,记3分,1年内记分在4分以上还会加重处罚。英国公路法规规定,驾驶人行车过程中禁止有调广播、吸烟、饮食、喝水等行为。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为减少分心驾驶,各国还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美国各州、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驾驶人手册均包括了分心驾驶行为方面的内容,对驾驶人深入认知分心驾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美国今年开展治理分心驾驶的专项工作,在电视台、广播等媒体播放广告提醒公众分心驾驶的致命后果以及各州的法律规定。

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各国对分心驾驶的违法行为也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措施。美国自开展分心驾驶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各州执法部门对驾驶时使用移动设备收发短信加大执法力度。加拿大多伦多市始终严厉查处分心驾驶行为,自2009年开始已发出多达7.5万张分心驾驶的告票。

4.2我国分心驾驶治理对策

基于我国驾驶人分心驾驶演变特征,借鉴国外分心驾驶治理策略,围绕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环境等要素,从“预防”和“矫治”两个层面,重点针对现代分心驾驶行为,建议采取以下策略对分心驾驶进行治理。

4.2.1分心驾驶的预防

分心驾驶的预防对策,核心在于通过对人需求的满足、引导和控制,防止分心驾驶行为的发生。

其一,加强驾驶人培训、考试和宣传,提高驾驶人安全意识。优化完善驾驶人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告知分心驾驶行为类型、成因、后果等相关信息,提高驾驶人对分心驾驶的认知,改善驾驶人对驾驶过程保护他人责任的认识水平。活化驾驶人考试,研究改进考试内容,明确严禁分心驾驶的导向,突出对分心驾驶内在机理认识的考核。广泛开展分心驾驶相关宣传,根据分心驾驶发生群体性特征,制定针对性宣传策略和内容,加强对驾驶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宣传教育。

其二,有效管理驾驶人需求,降低分心驾驶发生概率。驾驶人行车前做好各项准备,避免分心驾驶的发生。一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进水,调节好车辆空调、广播、导航等必要设备,保持自身良好的驾驶状态,保持车辆稳定的行驶性能。另一方面,告知乘客安全乘车必要事项,安抚好需要照顾的儿童、宠物,确保装载的货物固定,避免乘客和货物引起分心驾驶。

其三,严格、细化分心驾驶处罚,提高驾驶人违法成本。针对日渐严峻的分心驾驶态势,加大分心驾驶行为惩处力度,通过加大罚款、增加记分分值等方式,提高分心驾驶行为的违法成本,使驾驶人能够对分心驾驶行为保持警醒。根据分心驾驶行为分类特征和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程度的严重性,细化制定不同类别分心驾驶行为的处罚对策,强化违法治理的针对性。

4.2.2分心驾驶的矫治

分心驾驶的矫治,核心在于对分心驾驶行为发生后的处置,能够及时纠正分心驾驶行为,避免其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其一,强化科技研发应用,及时侦测分心驾驶。深入研究疲劳监测、车道偏离预警等技术,推动成熟技术纳入车辆配置标准,及时发现分心驾驶行为,预防由于分心驾驶行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积极探索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及配套政策,逐步取代驾驶人操作,消除分心驾驶行为的发生。

其二,提高交通设施人性化,有效降低事故发生。大力推进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高路侧安全防护水平,防止分心驾驶驶出道路导致事故的发生。推广宽路肩、立体消能装置、震荡标线等宽容道路设计,及时警示分心驾驶,同时提高车辆驶出路外后的安全水平。

其三,加强道路交通执法,严厉打击分心驾驶。根据分心驾驶行为特征,研究各类分心驾驶行为查处对策,开展综合执法治理。加大分心驾驶行为打击力度,通过现场执法检查、群众举报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5 结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会使得分心驾驶更为复杂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治理要点在于把握“人”的需求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法制、工程、教育、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1] 王炜,过秀成. 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焱琪.手机使用对驾驶行为影响研究综述[J].青年教师,2014,35(9):25-29.

[3] 白玉,何熊,龙力,手机使用对驾驶员行为影响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31(3):136-142.

[4]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R].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014.

[5] Young K, Regan M, Hammer M. Driver Distrac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EB/OL].(2003)[2015-10-29].http://www.monash.edu.au/muarc/ reports/muarc206.PDF.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driving distraction in road traffic

GONG JianguoZHAO Linna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62, China)

In order to govern the driving distraction, the danger of driving distraction was analyzed firstly. And then, th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iving distraction we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six piece of suggestion was put forward from two aspec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Driving Distraction;evolution;road traffic safety;road traffic efficiency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交通事故车辆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预防交通事故
搭乘同事车辆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车辆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